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29-01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的是一个中学生的故事。16岁的霍尔顿因学习成绩太差而被学校开除,在家长没有得到学校正式通知以前不敢回家,流荡在纽约街头。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在纽约城游荡的经历和心灵感受。这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奇男怪女使他感到惊悸不已。深夜,他在旅馆里惨遭妓女等人的暗算和毒打,神经险些失常。他在酒馆里闷坐独酌,在极端痛苦中以冷水浇头,险些患病丧生。他感到孤苦不堪,于是半夜摸回家去看望心爱的妹妹,同时又时刻担心父母自外归来“要他的命”。他感到凄凉寂寞,害怕患病死去。他厌恶成人世界的堕落,决心隐遁到西部去寻求解脱,后来还是靠着深厚而纯真的兄妹情谊才温暖了他的冰冷的心。他大病一场,在精神病院里叙述了这一段凄惨的经历。
本书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比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他感到孤独和绝望。在纽约短短的48小时里,他发自肺腑地呼叫:“我真他妈的孤独低沉极啦!” 这种呼叫多达30余次。在最黑暗的时刻,他前后有5次表达出死的愿望。有一次他还想自尽以结束生活的痛苦。在他东奔西撞的过程中,竟然只有博物馆里埃及木乃伊的坟墓令他感到“美好和平静”。他觉得解脱自己的方法是离开这个可恨的地方,决定搭车到西部,在那里装聋作哑,以便达到“这一辈子再也不和人谈话”的目的。 成人世界的颓废和堕落在霍尔顿少年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成年人的性反常行为使他感到在他栖身的旅馆里他可能是“里里外外唯一一个正常的龟儿子”。妹妹学习的小学墙壁上出现的脏词秽语令他恶心。他难过地醒悟到,“你就是能活一百万年专来涂掉这些东西,世上有那么多,你连一半也干不完,没法干完。”人生使他感到沮丧和厌恶,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他舒心适意。他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切身体验到生活的空虚和无聊。他认识到,这个世界已丧失了天真和纯洁,世道不对头,生活不对头,人只要活着就会不可避免地“假里假气”起来,就注定要与世沉浮。
在他沉沦纽约的时间里,也有几次短暂的快乐时刻:这些倏忽即逝的时刻多和孩子及他们的天真烂漫相关。他的妹妹菲比仿佛是他阴郁生活中唯一光明的火花。她淳朴率真,洁白无瑕,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一面,他感到“美好和平静”。他的幼小心灵又似枯木萌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阳春。可是他又痛苦地认识到,成长和变化是不可抗拒的,他和妹妹必然要长大成人,到那令人窒息的成人世界里去生活。于是他产生了拯救天真的孩子使之免受堕落之苦的念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应当说是本书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寓意所在。
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从而造成两代人的隔阂。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的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即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淳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争论。有人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的是一个中学生的故事。16岁的霍尔顿因学习成绩太差而被学校开除,在家长没有得到学校正式通知以前不敢回家,流荡在纽约街头。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在纽约城游荡的经历和心灵感受。这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奇男怪女使他感到惊悸不已。深夜,他在旅馆里惨遭妓女等人的暗算和毒打,神经险些失常。他在酒馆里闷坐独酌,在极端痛苦中以冷水浇头,险些患病丧生。他感到孤苦不堪,于是半夜摸回家去看望心爱的妹妹,同时又时刻担心父母自外归来“要他的命”。他感到凄凉寂寞,害怕患病死去。他厌恶成人世界的堕落,决心隐遁到西部去寻求解脱,后来还是靠着深厚而纯真的兄妹情谊才温暖了他的冰冷的心。他大病一场,在精神病院里叙述了这一段凄惨的经历。
本书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比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他感到孤独和绝望。在纽约短短的48小时里,他发自肺腑地呼叫:“我真他妈的孤独低沉极啦!” 这种呼叫多达30余次。在最黑暗的时刻,他前后有5次表达出死的愿望。有一次他还想自尽以结束生活的痛苦。在他东奔西撞的过程中,竟然只有博物馆里埃及木乃伊的坟墓令他感到“美好和平静”。他觉得解脱自己的方法是离开这个可恨的地方,决定搭车到西部,在那里装聋作哑,以便达到“这一辈子再也不和人谈话”的目的。 成人世界的颓废和堕落在霍尔顿少年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成年人的性反常行为使他感到在他栖身的旅馆里他可能是“里里外外唯一一个正常的龟儿子”。妹妹学习的小学墙壁上出现的脏词秽语令他恶心。他难过地醒悟到,“你就是能活一百万年专来涂掉这些东西,世上有那么多,你连一半也干不完,没法干完。”人生使他感到沮丧和厌恶,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他舒心适意。他对周围一切都不感兴趣,切身体验到生活的空虚和无聊。他认识到,这个世界已丧失了天真和纯洁,世道不对头,生活不对头,人只要活着就会不可避免地“假里假气”起来,就注定要与世沉浮。
在他沉沦纽约的时间里,也有几次短暂的快乐时刻:这些倏忽即逝的时刻多和孩子及他们的天真烂漫相关。他的妹妹菲比仿佛是他阴郁生活中唯一光明的火花。她淳朴率真,洁白无瑕,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一面,他感到“美好和平静”。他的幼小心灵又似枯木萌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阳春。可是他又痛苦地认识到,成长和变化是不可抗拒的,他和妹妹必然要长大成人,到那令人窒息的成人世界里去生活。于是他产生了拯救天真的孩子使之免受堕落之苦的念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应当说是本书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寓意所在。
本书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从而造成两代人的隔阂。本书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的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即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淳朴、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乎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争论。有人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