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年的乡下,干农活除耕田用牛外,其余全是人工,那是“人定胜天”的火红年代,有句典话“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咱农民虽然没有这般本事,不过也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那时候的农具大多是农民自制,观其简单却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那些陪伴农民的农具早已完成使命,几乎彻底消声灭迹终成记忆。像打稻机、掼斗、风箱、犁、耙、还有水车等等,这些简单却十分实用的农具已很难看到,唯有农趣馆还可以一见。
  “水车”是农村最著名、最重要的农具,其技术含量也高的很,田里栽秧所用的水都是由水车完成的,“水车”顾名思义就是车水的农具。说起车水挺有意思,而且也好玩,只要人工用脚踩踩,就能把水从塘里车到田里,小时候觉得好生奇怪,总是坐在塘边看大人们车水。有好几次趁大人们不在,便偷偷溜上去使劲脚踩,想过把瘾再看看水为什么能上来?无奈水车欺我龄小纹丝没动。气愤不过找来伙伴帮忙,总算让横杆转起来,由于力小速度慢,无法车上水来,就是缺少那把劲,水车被我们弄得忽动忽停,最终酿出纰漏,把横杆上的带水片给弄滑掉,急得我是捣过来摔过去,不但没弄好,反而把带水片弄得四分五裂全散了架,吓得我落荒而逃,在暗处窥视,大人们骂骂咧咧盘弄半天才成事,我却有点幸灾乐祸,事过几十年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叫水车其实不能称之为车,因为没有车轮,不可以滚动,操作都是人工而为,水车在农具里是最复杂、最繁琐的东西,别看是个木疙瘩,其技术含量挺高,光是安装一下,没有两个小时别想车出水。各个部件的运输都是分散而行,靠肩扛人抬,耗时耗力。主要部件有竖杆两根、横杆一根,底坐支架一对,滚杆一个,滚杆笨重不说,还没有个正样,运输非要两人肩扛才行。水槽一条,此物既长且重也得两人才能弄的动,水槽里面有很多用木插销连接的分水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水中支杆、绳子若干。
  运到现场后开始组装,虽说安装不难但费时不短,先要固定水槽,再把支架整平放稳,把滚杆安上,再把分水板的齿轮和滚杆的齿轮对接,然后在支架的两边埋立竖杆,再绑上横杆便大功告成。水车有两种:一种三人的,一种五人的,主要是看车水的高低而定,车水的时候,人就趴在横杆上,两只脚踏在滚杆上像榔头一样的踏脚上,跟走路一样一脚后蹲,一脚前引,滚杆随着脚动而转起来,便带动分水板,分水板带着水顺着水槽流向田里。
  车水没有什么技术,要的是力气,注意配合就行,人心要齐、劲往一处使,且步調一致才能省力气,不然会感到吃劲,而且横杆端部的轴承就会发出响声。车水也是个力气活,时间一长难免疲劳,何况又是在烈日之下骄阳似火,所以中间也会休息,车水的农民一般都穿着很少,头上戴着凉帽,上身短衬衫,有的干脆披着块粗纱布,既凉快又方便擦汗,下边自然就是个大裤衩了。为了保证动作一致和鼓足干劲,农民们在车水的时候还会唱“车水歌”。
  “车水歌”不是流行歌曲,也不是革命歌曲,而是民间小调和民间号子,有的是现场编的,也有传统的小调,没有音乐伴奏,但有锣鼓家伙捧场,一般是一人主唱,其他人边敲锣鼓边接腔,好听、耐听,别具一格。这也是农民从丰富的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民间文化,当疲劳的时候就会用喊号子来鼓舞士气,从而抛弃疲劳,当寂寞无聊的时候,用流传的民间小调来开心陶冶,这也是我为什么常常坐在塘边的原因。不知哪位哲家有句话:“高手在民间”,真的是典在经中。那辰光一到插秧天,随处可见此等奇葩景,车水让空旷寂静的田野失去往常的宁静,锣声和鼓声还有歌声响彻田野,随风飘荡,乡村的水车还有那粗犷的车水歌,永存记忆之中,仿佛就是昨天。
  ——选自《花溪》2019年7月号
其他文献
这世间总有一种愁绪如影随形,尤其是孤独的时候,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远方、故土和亲人,这便是乡愁。而这种乡愁更成为了千百年来,游子们一个永恒的主题。  依稀记得三十年前离开时,大约是春天。硕大的朝阳一直紧紧跟随在我的身后,春日的田野,泥土深处的梦正在复苏,一棵小草悄悄探出了头。年少的我没有离愁,眼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来不及与故乡敦厚的背影作别,汽车便晃晃悠悠驶出了颠簸的小路,那条古老的西河也渐渐消失在
期刊
我所住的房子的旁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京杭大运河,它一路向北经过镇江、扬州时将与中国最长的河——长江交汇,我的思绪沿着长江溯游而上,到达一座城市,它的名字叫武汉,两个多月前,我和它有过一日的缘分。这个缘分并没有如那车窗外迅速后退的山岭、农舍、田地、沟渠一样消逝。  固步封门的日子里,白天和黑夜发生了颠倒,这种颠倒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因为在这寂静的黑夜里,我们的思绪无比活跃。我打开冰箱看
期刊
这两天的微信是出奇地安静,可是我不觉得奇怪。  那么,平日里的热闹,喧闹非凡的人们到哪里去了,抑或没有活动?  周六的夜晚是如此的寂静。座座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泛黄色的灯光,悄无声息。城市到处都是出奇的宁静,就连流动着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起来了,寂静的等待让人窒息。因为气象台预报,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有大雪,预报不是报告,带有一定的预见性,过去预报不准的事多着呢,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把预报当成回事儿。我渴
期刊
我的家乡座落在古长城脚下。古长城用它坚实、宽厚的两臂阻挡着席卷而来的黄沙和东撞西碰的西北风。  我永远深爱着家乡的那古长城。那古长城脚下缠绕着我童年的欢乐,留下了我儿时的欢声笑语。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大多都是在古长城下度过的……  我也永远深爱着绵延几百里的大沙漠。每个小沙丘都会泛起我心中的涟漪。大漠时常在梦中向我悄悄地涌来,用它那慈母的温情,抚摸着我的脸颊。  那时,我八岁。  八岁的年龄是无忧无
期刊
世界安静了下来,连手表上的秒针也似乎踮起了脚尖。嘀嗒、嘀嗒,不管它走得多么小心,反正我是听见了。  这是一天最沉静的时刻,电脑屏幕右下方显示的时间是1:05分。准确来说,这已经是25日的凌晨。我所没有看见的风景是美丽的,但是现在我要允许它们安睡——飞鸟倦了归巢酣睡,晚风吹起一丝丝细毛,就像一首流畅的乡愁诗;月亮悬在故乡山冈之上,两山藏一溪,夜晚它的流动也是无精打采的,只把一道道浅浅的白光拉长拉长…
期刊
某个暮春的周日上午,我前去老母亲那里问安。每个礼拜如此,倒像是例行公事了。  上周回来的时候,单元楼门口的梓树打起了白朵,现在应该开了吧?进了院,我看到的却是更加“惊艳”的场面:三辆警车把原已满当的小区挤得快要喘不过气来。车与车的缝隙间插满了人,人们的表情紧绷着几丝惶恐,许多人的面孔陌生。  前一栋楼的阳台窗户打开了不少,有人探出脑壳又缩了回去,接着又探出来。一打听,原来是老唐,死了,自绝。  老
期刊
今年夏天,回到阔别三年多的环县。每天早早起床,洗把脸,就急切地走向环江边。夏日的环江,辞去一个冬春的蛰伏,像个刚睡醒的孩子,欢笑着、跳跃着奔向远方。河水在朝阳的照射下,披着一身鳞光,早炼的人们也是一脸阳光。走在江边上,天空是那样的湛蓝而高远,晨风是那样的轻柔而多情。在多雨的南方,早晨总是云遮雾障,你很少能见到这么清爽而辽远的蓝天。能看出,晨炼的人们正感受着一种清新、活泼和奋发的气息。这气息透过大家
期刊
庚子岁首,一种名曰新冠病毒悄然袭击武汉,转眼,疫情向全国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打响。车辆停运,商铺停业,学校停课;封路,封城,封门;村自为战,庄自为战,人自为战,结成了人类抗“疫”史上最强大的阵线。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三弟一家从省城来老家给母亲拜年,吃完午饭即返回单位投入战斗。他们夫妇都是从医30多年的老同志,深知情况紧急,救死扶伤,大任在肩。尤其是三弟,去
期刊
秋始白露。从此,风轻、云淡、天高、水长。  这个时节,有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味道,总会不时地侵扰着我的嗅觉神经,以致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那便是三婆酿的白露米酒。  三婆是三爷在江苏做生意时带回来的女人。三婆来的那天,村子里围了好多人。她看起来约莫三十来岁,大眼睛,皮肤白润,穿着淡雅但却灵气盈盈。可是,村民们对三婆的江南气息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的眼睛却是死死地盯着三婆跟前的那几个大袋子。有一个村民实在忍
期刊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我,我生在黄河畔长在黄河畔,将来也会像我的父老乡亲们一样埋在黄河畔上。  我爱吃枣,爱吃黄河畔子上种的滩枣,我经常不吃饭光吃枣,我们这里有一句俚语叫:枣树底下埋死人。但是我不以为意,死命地吃枣。我是陕西人,因为爱吃枣,我找了黄河对岸的一个山西姑娘做女朋友,她不仅爱吃黄河滩枣,她爸爸还販枣,真是冥冥之中自是天注定,缘分就是这么神奇。我常和她打趣道爱吃枣的找了个販枣的,她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