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特点,它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学习语文,必须掌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同时还要认识文体、文化、社会等知识,通过知识的丰富积淀来促进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提高。语文作为听、说、读、写等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的符号载体,还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表述载体,由语言的有机组合而形成思维成果的展现,蕴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思想或感情。特别是优秀的语文篇章,可以扩充人们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对文化的认识,提高人们的思维境界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学生研读这些语文篇章,会受到思想、感情、道德的感染和熏陶,并能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语文在具有工具性、知识性特质的同时,还具有思想与艺术性的属性。从更广的范围讲,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于人类自身的和谐相处。需要人类群体及个人进行频繁的交际,即思想、感情、观点、概念等的互相交流,这又是建立在语文基本技能的运用基础上。语文的思想性主要就在于通过对语文篇章的研读,学习者可从中获取、认知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到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促进自我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个体的道德信念、公民意识、人生目的等。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需要出现个体精神价值体系的趋向,形成和弘扬正确的社会思想,这就赋予语文教学以提高学习者的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的作用。语言艺术性的特质也决定语文教学应该达到和完成提高学习者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完整科学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时,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色彩的部分;新课标颁布后,很多学者则将研究的矛头过多的指向了语文的人文性,去探索人文性的重要及如何在教学中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挖掘其人文底蕴。其实,笔者认为对于语文的这两重性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不能过分着重强调字、词、句的练习,即强调其“工具性”;也不能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其工具作用,语文知识點不能落到实处,而应将这两者和谐统一在一起。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工具性,学生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那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由此可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突显人文性,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
  我认为,要真正突显语文的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最关键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人来对待,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住课本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辨证统一,有机融合,追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之美。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文本的阅读,让学生达到熟悉、把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我们实现语文教学任务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我们要学会“在阅读中阅读”。要强化阅读教学凸显语文学科特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共生,我认为必须围绕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紧扣阅读教学的两个过程:从语言表达到概括出来的内容,就是了解整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从概括出来的内容返回语言表达。非凡是后一过程,由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形式传达的内容中,品味语言,使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讲究。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①利用教材的范本阅读,进行人文教育。②从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中感受人文熏陶。③在生活阅读中明辨是非,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培养。④在写作中感受多彩的语言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美。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主观性最明显的一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观点、对事物的熟悉,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绝对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生活与实践是写作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源头。在对自然万象的观察中,学生不仅能领略无限风光,探索自然奥秘,更能捕捉丰富的写作素材,,某一触动就有可能让学生清理淤积已久的心灵之溪,或打开尘封已久的情感闸门,激发出写作的冲动。有了真切的感受去写作,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好文章,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在创作中升华、人格在创作中净化。
  “情”是写作的第一要素,但是再深的情还是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词不达意、心中无限感慨却读来干瘪如树枝也是常有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将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从记忆中翻出来恰当地运用,要考虑遣词造句的问题了。好的内容配以好的形式才能更显迷人风采。
  当然,用什么样的词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最恰倒好处,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词汇积累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不断进行自创美丽片段练习。
  一篇好作文,一定是多彩语言与真实情感最佳配合的产物,可见作文教学中,也需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就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综合性实践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生活资料、观察生活,积极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知识的生产与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适应力。
  实践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让他们更好珍惜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还要练习他们用确切的词句将实践的结果展示给大家,与大家分享。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具有的双重性质,二者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清楚两者的关系,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让其和谐统一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效益得到更大提高。文中的观点有些许不完善处,敬请指教。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幅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但是中考不考地理,高考理科不考地理,所以许多学生还有领导都把地理学科看成是副科。刚上初一的学生也
期刊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材不能正确使用、教学理念落后、方法陈旧,效果不理想。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地使用教材,即“三强调三落实”法: 强调整体、强调突破口、强调读;落实感悟、落实积累、落实创新。以取得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ural Chinese rea
期刊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也就无法进行地理学习。课文是地理课本的主体,地理插图也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记图、填图的习惯,而且要培养学生自己动
期刊
摘要:每位语文教师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对此,许多专家学者都作过深入浅出的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日,笔者看了一堂观摩课的光盘(李天芳的《种下一片太阳》),对此,想就这次观摩课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课;多媒体;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each language teachers wa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部分。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控制一般是由监理方控制,建设单位主要负责造价控制。虽然实施阶段造价控制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远不如项目前期对投资控制的力度,但为了避免“结算超预算”,很有必要强调此阶段的造价控制。以下主要浅谈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   一、工程结算造价的结算额必
期刊
[摘要]在城市节约型社会及城市的过程中,资源配置市场化是远比循环经济更为基础性的保障措施和更加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因此,城市规划要想在其中做出贡献,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循环经济的兴起,尽快寻求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在将循环经济先进理念落实于规划的同时,力求避免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对城市规划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的必然趋势,强化规划方案在经济效益方面的比较,将“经济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物流成本新的界定,再度燃起了人们对于物流成本问题研究的热情。本文主要首先介绍物流成本核算的不同的界定,而后接着阐述在不同领域下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最后总结不同领域企业需要相互借鉴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对策。  关键词: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 总结   Abstract:as the definition of new national logistics costs, once again
期刊
摘要:孔子在《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自觉的运用物理学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受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训练,逐步地开了学习物理的“窍”。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约会学。但是对初中学生来说,还需要精心启发引导才行。在初中物理课堂
期刊
摘要:水工混凝土常年经受着自然环境的考验,基础约束、气温变化、气候骤变、水质污染、酸碱腐蚀、泥沙冲磨、相邻混凝土块体制约等都会使它产生缺陷。但外因是通过内因引起作用的,如果混凝土品质优良、抗御外来侵扰的能力很强,那么出现缺陷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反之,若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本身存在薄弱环节,那么在自然力作用下就容易形成缺陷。  关键词:混凝土缺陷,主要原因,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h
期刊
提要: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如果还要问属性来源于什么,就画蛇添足了。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hen we've got things properties (essence or instinct) know (the exact know), was the end r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