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偷渡的阿拉伯人从车上下来,迷途于丛林。其中的两个人: Narada和他年迈的老主人,走着走着就与众人失散了。主人感到非常渴,他靠着一棵树坐下,让年轻人去找点水来。
庄稼地里美貌的女郎骑着摩托车经过,载着一箱啤酒,在不远之处停下来。她的车坏了,Narada上前帮忙,修好之后跟随她来到小酒店。两人很快相爱、结婚、生子,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一日一家人开着新买的轿车出游,却不慎掉入河里。不过情况尚好,车废了,人都在。从水中逃生的Narada和妻女们一起站在桥上看着牵引车打捞,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向树林走去。主人还在原地坐着,看见小伙子,生气地问道:你上哪儿去了?我等你一上午了。
伯纳多·贝托鲁奇可说是一位东方情结相当之重的意大利导演,他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应该是1986年的《末代皇帝》,以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为主线的这部电影,使他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桂冠。在一套名为《十分钟,年华老去》的短片集中,贝托鲁奇出现在下篇《大提琴》的首位。他所塑造的这个主人公颇让我们想起成语故事“南柯一梦”中的淳于棼和“黄粱美梦”中的卢生,甚或某段蒲松龄小品:同样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幻像,让穷小子们权作一时之欢,尝一尝美女财富地位的滋味,聊以自慰。还记得有一条古印度谚语,大致意思说的是一根针刺穿玫瑰层层花瓣的瞬间,永恒便被穿越。花以其盛开的表象之美,涵盖着“时间”二字的虚无,也可做一回这个故事的注脚。
2001年英国TENMINUTESOLDER公司斥资上亿开拍由全世界15位顶级导演联袂拼接的《十分钟,年华老去》,规定以“时光”为主题,每人限时10分钟,无论以何种风格、技巧或手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释,合成一部对人类永恒之谜的探讨集。
这几位导演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当今电影15人:法国有新浪潮的戈达尔和克莱尔·丹尼斯(她是15人中唯一的女性);德国新电影四杰来了仨,包括施隆多夫、赫尔佐格和文德斯;美国的贾木许和斯派克·李;英国本土代表为《离开拉斯维加斯》的迈克·菲吉斯;芬兰的阿基·考利斯马基;匈牙利的伊斯特凡·萨伯;西班牙的维多·埃利斯;捷克的伊利·曼佐;意大利的就是贝托鲁奇了;而中国陈凯歌也是当中一员。
放眼过去,一片大师。
TENMINUTESOLDER早先的邀请名单中,伊朗阿巴斯、和戈达尔同属新浪潮的贾克·希维特以及香港王家卫均在阵容,但影片在2002年5月于嘎纳开幕式中上映时,人们见到的和当初的预想有了一点偏差。其中原因无从细究,然而无论如何,作品所呈现的无疑已经是当代艺术电影集大成的最高水准。分为91分钟的《小号篇》(七个短片)和106分钟的《大提琴篇》(八个短片)上下两部,串接所用音乐如题目所示,端的轻盈缭绕。据说小号还是Miles Davis,真要倾倒一批爵士迷(小布尔乔亚有理由抓住Miles不放,这是比早八百年Kenny G之流要高明许多的选择)。配合音乐的画面则显示为潺动的水波纹,各个有所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一律色泽黯淡节奏缓慢,缥缈之间带来一段哲思,然后又让它随恍惚而去。
施隆多夫也许是15人中最直面主题的一位。《大提琴篇》第六个出场的他毫不犹疑向观众问道:时间是什么?谁能作出回答?谁能以任何方式解释关于它的想法?什么能代表它?——一连串压迫式的提问几乎目不暇给。
既然过去已不存在,现在无法延续,将来还未到来,则时间到底匿身于何处?
一个海德格尔“此在如何为其所是”式的哲学命题,它有多么真实,就有多么不真实。在影片中,每个人循此展开了看似徒劳的寻找:迈克·菲吉斯用了四帧同时出现的影像,分别对应着1950年、1960年、2001年和2040年;伊利·曼佐让一位明星深情地回忆了生命中辉煌的银屏瞬间;克莱尔·丹尼斯的《面对南希》里面,哲学教授和他的学生在对话;赫尔佐格把镜头对准正在被“文明进化”所摧毁着的土著文化;优秀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追溯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如果不是因为某个出乎意料近乎无耻的十分钟,小布什绝不可能淘汰戈尔取得最终胜算(同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此一来,则伊拉克战争是否还有契机打响?),短片的名字叫做《我们将被掠夺》……
关于十分钟的陈述全都美妙得叫人窒息,严肃得令人伤感,却又晦涩得使人沮丧——在迟了将近两年之后,我终于观看到思慕已久的《十分钟,年华老去》。一个静谧的晚上,有那么一点无聊和衰弱,整整二十个十分钟,就仿佛泥土流沙般从情感的荒漠中消失,结束一刻视野被全盘架空,空白到了极点。空白得近乎虚妄。也许,任何人想从这个异常复杂和艰苦的体系中脱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庞大而丰富的一堆时间意象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自身之渺小,从而无比焦虑:确立一种存在尚且困难,遑论对其作出阐释。
我还小
小白
号称李连杰师弟的吴京,拍古装武侠片成名,习惯于跟媒体有一说一的他,近来也开始防贼似地防着媒体。
原因是去年有位本地记者打他手机,劈头就问,你和宣萱的恋爱到底是不是真的?吴京那时早被媒体问烦了,没好气地说,你说有,我说没有,反正随你怎么写吧。
结果就出来一条消息:吴京对宣萱恋爱一事闪烁其辞。吴京气不打一处来,身手再好,拳头也挥不到千里之外。从此以后,吴京看见媒体就真的闪烁其辞。
其实吴京挺喜欢在媒体面前说话,因为他感觉不设防的状态下有什么说什么很舒服,现在不行了,老远看见媒体,就感觉记者们目露凶光在那儿等着。
吴京大概很明白现在的处境,对付媒体,就好像是在一张网里面打拳,动作越大越沮丧,索性死不开口,像他的同行张铁林、黄健中和张国立,媒体的拳就像打在了棉花堆里。
这功夫吴京还没学到位,所以,他还是忍不住对上海媒体发了这通牢骚,大家在对他的坦率给予了掌声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问了句:那,你的感情问题到底怎么样了呢?
吴京憋不住笑了出来:敢情刚才的话白说了。不过他赶紧装蒜:什么个人问题呀,我还是个孩子呢!我现在还没定性,要等到稳定了以后才好说。
吴京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反过来解释娱乐媒体为什么突然从去年起发生了报道风格上的重大变化。
因为我们还小,还没有定性,少不更事,难免贪玩,难免用长镜头拍你们从灯红酒绿里男男女女进进出出的画面,难免在你的话里添油加醋或者移花接木,让你看了如鲠在喉。
孩子小嘛,听到外面有小孩玩耍的声音,你叫他静下心来做功课,怎么可能?
你大人喜欢小孩认真学习从小懂事,可真要是你家小孩回家就爱做作业看辅导书,不爱玩玩具不爱上动物园不吃零食不爱蹦不爱跳说话一个脏字没有出口成章滴水不漏,这样的小孩,你难道不想把他掐死?
这下吴京理解了吧,扛着吧,权当你家孩子调皮捣蛋,那是聪明智慧的前兆,过些年,你就是求他玩,他也不会理你。
二胡
吕玫
最凄凉的乐器应该是二胡,几根弦,无力地拉着,发出咿咿呜呜的声音,像一个迟暮的美人在秋日的黄昏倚在有一棵老梧桐树的窗前,想起豆蔻年华。
我的父亲很喜欢二胡,姐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去学拉二胡,由于拉得不好常受到父亲的斥责,一次还因此挨了打,外婆心疼了,从此不许去学,那把父亲托人做的二胡便寂寞地斜挂在墙上,在搬家时不知所终。
十几岁时去南通上学,第一次认真地听完一首二胡曲是在学校的操场,大喇叭放着“二泉映月”,风凉,人少,夜色深蓝。
那时还很喜欢箫,一根竹管,在手指的安排下随意地吹,心情也会呜咽起来。
总觉得箫和二胡是珠联璧合的两个,低调、落寞、黄昏。那种心境工作以后就没机会好好体会了。
在一个阴着天的下午,我从太平洋百货门口下地铁,人不太多,在地道口我听到了二胡。一个盲人盘膝坐着,眼珠向上睨着的样子,嘴角还有一点笑意,投入地演奏着。
我从他身边经过,赶去见一个朋友,心里犹豫着是否该停下来给他一个硬币,脚步却匆匆地停不下来。
分着心向前走着,二胡的声音在身后,继而充满了整个地道,象一张水织的网,柔而韧,无法摆脱。
后来,上海的地道里拉二胡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下雨的天气,从湿乎乎的大街上穿入地道,那纠缠的旋律就缠绕上来,他们似乎很钟爱那首“真的好想你”,总在平淡地拉着,日子长了,竟有一点烦。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几乎都是盲人斜睨着的表情,有点公式化的恐怖。
这样的乐器原本是很有一点古典的想象力的,在长长的江南小巷里,深深的院落后面,一个不曾谋面的人闲闲地拉着一曲“病中吟”,你从门前走过,不经意地向里看一眼,只看见院子里种的月季、芭蕉。
里面的人感叹着自己的心绪,外面的人体会着别样的忧愁。
而今,在行色匆忙的地铁通道里,它成了一只乞讨的手,拽住你的心情,有时,还有盲女的伴唱,锉着你的神经。日复一日,重复同一个曲调。
于是,我只有逃。
庄稼地里美貌的女郎骑着摩托车经过,载着一箱啤酒,在不远之处停下来。她的车坏了,Narada上前帮忙,修好之后跟随她来到小酒店。两人很快相爱、结婚、生子,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一日一家人开着新买的轿车出游,却不慎掉入河里。不过情况尚好,车废了,人都在。从水中逃生的Narada和妻女们一起站在桥上看着牵引车打捞,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向树林走去。主人还在原地坐着,看见小伙子,生气地问道:你上哪儿去了?我等你一上午了。
伯纳多·贝托鲁奇可说是一位东方情结相当之重的意大利导演,他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应该是1986年的《末代皇帝》,以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为主线的这部电影,使他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桂冠。在一套名为《十分钟,年华老去》的短片集中,贝托鲁奇出现在下篇《大提琴》的首位。他所塑造的这个主人公颇让我们想起成语故事“南柯一梦”中的淳于棼和“黄粱美梦”中的卢生,甚或某段蒲松龄小品:同样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幻像,让穷小子们权作一时之欢,尝一尝美女财富地位的滋味,聊以自慰。还记得有一条古印度谚语,大致意思说的是一根针刺穿玫瑰层层花瓣的瞬间,永恒便被穿越。花以其盛开的表象之美,涵盖着“时间”二字的虚无,也可做一回这个故事的注脚。
2001年英国TENMINUTESOLDER公司斥资上亿开拍由全世界15位顶级导演联袂拼接的《十分钟,年华老去》,规定以“时光”为主题,每人限时10分钟,无论以何种风格、技巧或手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释,合成一部对人类永恒之谜的探讨集。
这几位导演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当今电影15人:法国有新浪潮的戈达尔和克莱尔·丹尼斯(她是15人中唯一的女性);德国新电影四杰来了仨,包括施隆多夫、赫尔佐格和文德斯;美国的贾木许和斯派克·李;英国本土代表为《离开拉斯维加斯》的迈克·菲吉斯;芬兰的阿基·考利斯马基;匈牙利的伊斯特凡·萨伯;西班牙的维多·埃利斯;捷克的伊利·曼佐;意大利的就是贝托鲁奇了;而中国陈凯歌也是当中一员。
放眼过去,一片大师。
TENMINUTESOLDER早先的邀请名单中,伊朗阿巴斯、和戈达尔同属新浪潮的贾克·希维特以及香港王家卫均在阵容,但影片在2002年5月于嘎纳开幕式中上映时,人们见到的和当初的预想有了一点偏差。其中原因无从细究,然而无论如何,作品所呈现的无疑已经是当代艺术电影集大成的最高水准。分为91分钟的《小号篇》(七个短片)和106分钟的《大提琴篇》(八个短片)上下两部,串接所用音乐如题目所示,端的轻盈缭绕。据说小号还是Miles Davis,真要倾倒一批爵士迷(小布尔乔亚有理由抓住Miles不放,这是比早八百年Kenny G之流要高明许多的选择)。配合音乐的画面则显示为潺动的水波纹,各个有所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一律色泽黯淡节奏缓慢,缥缈之间带来一段哲思,然后又让它随恍惚而去。
施隆多夫也许是15人中最直面主题的一位。《大提琴篇》第六个出场的他毫不犹疑向观众问道:时间是什么?谁能作出回答?谁能以任何方式解释关于它的想法?什么能代表它?——一连串压迫式的提问几乎目不暇给。
既然过去已不存在,现在无法延续,将来还未到来,则时间到底匿身于何处?
一个海德格尔“此在如何为其所是”式的哲学命题,它有多么真实,就有多么不真实。在影片中,每个人循此展开了看似徒劳的寻找:迈克·菲吉斯用了四帧同时出现的影像,分别对应着1950年、1960年、2001年和2040年;伊利·曼佐让一位明星深情地回忆了生命中辉煌的银屏瞬间;克莱尔·丹尼斯的《面对南希》里面,哲学教授和他的学生在对话;赫尔佐格把镜头对准正在被“文明进化”所摧毁着的土著文化;优秀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追溯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如果不是因为某个出乎意料近乎无耻的十分钟,小布什绝不可能淘汰戈尔取得最终胜算(同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此一来,则伊拉克战争是否还有契机打响?),短片的名字叫做《我们将被掠夺》……
关于十分钟的陈述全都美妙得叫人窒息,严肃得令人伤感,却又晦涩得使人沮丧——在迟了将近两年之后,我终于观看到思慕已久的《十分钟,年华老去》。一个静谧的晚上,有那么一点无聊和衰弱,整整二十个十分钟,就仿佛泥土流沙般从情感的荒漠中消失,结束一刻视野被全盘架空,空白到了极点。空白得近乎虚妄。也许,任何人想从这个异常复杂和艰苦的体系中脱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庞大而丰富的一堆时间意象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自身之渺小,从而无比焦虑:确立一种存在尚且困难,遑论对其作出阐释。
我还小
小白
号称李连杰师弟的吴京,拍古装武侠片成名,习惯于跟媒体有一说一的他,近来也开始防贼似地防着媒体。
原因是去年有位本地记者打他手机,劈头就问,你和宣萱的恋爱到底是不是真的?吴京那时早被媒体问烦了,没好气地说,你说有,我说没有,反正随你怎么写吧。
结果就出来一条消息:吴京对宣萱恋爱一事闪烁其辞。吴京气不打一处来,身手再好,拳头也挥不到千里之外。从此以后,吴京看见媒体就真的闪烁其辞。
其实吴京挺喜欢在媒体面前说话,因为他感觉不设防的状态下有什么说什么很舒服,现在不行了,老远看见媒体,就感觉记者们目露凶光在那儿等着。
吴京大概很明白现在的处境,对付媒体,就好像是在一张网里面打拳,动作越大越沮丧,索性死不开口,像他的同行张铁林、黄健中和张国立,媒体的拳就像打在了棉花堆里。
这功夫吴京还没学到位,所以,他还是忍不住对上海媒体发了这通牢骚,大家在对他的坦率给予了掌声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问了句:那,你的感情问题到底怎么样了呢?
吴京憋不住笑了出来:敢情刚才的话白说了。不过他赶紧装蒜:什么个人问题呀,我还是个孩子呢!我现在还没定性,要等到稳定了以后才好说。
吴京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反过来解释娱乐媒体为什么突然从去年起发生了报道风格上的重大变化。
因为我们还小,还没有定性,少不更事,难免贪玩,难免用长镜头拍你们从灯红酒绿里男男女女进进出出的画面,难免在你的话里添油加醋或者移花接木,让你看了如鲠在喉。
孩子小嘛,听到外面有小孩玩耍的声音,你叫他静下心来做功课,怎么可能?
你大人喜欢小孩认真学习从小懂事,可真要是你家小孩回家就爱做作业看辅导书,不爱玩玩具不爱上动物园不吃零食不爱蹦不爱跳说话一个脏字没有出口成章滴水不漏,这样的小孩,你难道不想把他掐死?
这下吴京理解了吧,扛着吧,权当你家孩子调皮捣蛋,那是聪明智慧的前兆,过些年,你就是求他玩,他也不会理你。
二胡
吕玫
最凄凉的乐器应该是二胡,几根弦,无力地拉着,发出咿咿呜呜的声音,像一个迟暮的美人在秋日的黄昏倚在有一棵老梧桐树的窗前,想起豆蔻年华。
我的父亲很喜欢二胡,姐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去学拉二胡,由于拉得不好常受到父亲的斥责,一次还因此挨了打,外婆心疼了,从此不许去学,那把父亲托人做的二胡便寂寞地斜挂在墙上,在搬家时不知所终。
十几岁时去南通上学,第一次认真地听完一首二胡曲是在学校的操场,大喇叭放着“二泉映月”,风凉,人少,夜色深蓝。
那时还很喜欢箫,一根竹管,在手指的安排下随意地吹,心情也会呜咽起来。
总觉得箫和二胡是珠联璧合的两个,低调、落寞、黄昏。那种心境工作以后就没机会好好体会了。
在一个阴着天的下午,我从太平洋百货门口下地铁,人不太多,在地道口我听到了二胡。一个盲人盘膝坐着,眼珠向上睨着的样子,嘴角还有一点笑意,投入地演奏着。
我从他身边经过,赶去见一个朋友,心里犹豫着是否该停下来给他一个硬币,脚步却匆匆地停不下来。
分着心向前走着,二胡的声音在身后,继而充满了整个地道,象一张水织的网,柔而韧,无法摆脱。
后来,上海的地道里拉二胡的人多了起来,尤其是下雨的天气,从湿乎乎的大街上穿入地道,那纠缠的旋律就缠绕上来,他们似乎很钟爱那首“真的好想你”,总在平淡地拉着,日子长了,竟有一点烦。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几乎都是盲人斜睨着的表情,有点公式化的恐怖。
这样的乐器原本是很有一点古典的想象力的,在长长的江南小巷里,深深的院落后面,一个不曾谋面的人闲闲地拉着一曲“病中吟”,你从门前走过,不经意地向里看一眼,只看见院子里种的月季、芭蕉。
里面的人感叹着自己的心绪,外面的人体会着别样的忧愁。
而今,在行色匆忙的地铁通道里,它成了一只乞讨的手,拽住你的心情,有时,还有盲女的伴唱,锉着你的神经。日复一日,重复同一个曲调。
于是,我只有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