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在好莱坞发行。它通过独特的风格反映了美国不为人知的监狱生活,着重表现人类在绝境下坚守尊严,永不放弃的精神。本文主要通过解读《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情节,将故事情节与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经典模式在此影片中的运用。
关键词: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肖申克的救赎
作为好莱坞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虽是一部传统的监狱题材电影,但其深刻的思想促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本文不再细说其深刻的主题,旨在将影片的故事情节与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经典模式在此影片中的运用。
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是指从19世纪初开始支配着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种普遍的叙事模式。它代表着一种操作准则,因此某种意义上,它更多是以商业为导向的大制片厂模式的产物。经典(旧)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包含以下五个特点。1.电影故事和情节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戏剧性的冲突,完整的故事结构,起承转合的情节,层层递进以至于大团圆结局。2.单一的线性结构。故事情节遵从某一线索,以时间变化为顺序,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3.以因果关系展开剧情。因果成为叙事的基础。4.欲望推动叙事。欲望是因果的来源,欲望形成目标,而目标达成的过程即是情节的发展过程。5.大团圆结局。经典的好莱坞影片结局大都不留悬念,遵守因果律,从而呈现出大团圆结局。乍一看,《肖申克的救赎》似乎不符合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情节的复杂性不够强烈,时间上存在插叙和追叙,且电影更加着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倒显得像一部艺术影片。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此影片在许多重要的情节方面都严格遵循着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的是单一线性结构,借由安迪的欲望和因果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迎来圆满的结局。好莱坞的线性叙事模式按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可分为五大点,分别是:建置、情节点一、对抗、情节点二、结局。仔细分析影片便可发现,其结构模式可谓严格遵守规律,分毫不差。建置的任务在于建立人物的世界,确立主要人物的目标,然后以一个转折点结束。影片开头,人物世界和故事前因便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来。安迪欲用枪杀来报复偷情的妻子及其情人。然而阴差阳错,无辜的安迪在法庭被指控谋杀,宣告投放入肖申克监狱。此中,影片通过定格的黑幕镜头进行转折,预示着安迪黑暗生活的来临和及其目标的转变。从建置到情节点一,故事情节通常表现为复杂的行动。狱中生活黑暗而漫长,一开始,失去希望的安迪以沉默来面对生活,不与任何人接触,按部就班地过着牢狱安排好的生活。但一个月后,安迪尝试重新面对身处牢狱的事实,开始要了一把岩石锤来重拾从前的爱好。直到新的转折点,情节点一的到来:精通财务的安迪通过帮忙监狱官合法避税而为大家争取到一箱啤酒。经过一系列的对抗和发展,影片迎来了高潮,情节点二:安迪出逃。是的,20年来,安迪一直没有放弃重获自由的目标,正规渠道的破灭更加坚定了他越狱的行动。遵循着因果链,我们看到了结局:无辜的安迪成功出逃实现了自由,自私狠毒的监狱长诺顿种下恶果自杀身亡,善良的瑞德出狱后也终找到安迪。整部影片除了时间较长使得发展部分稍长之外,简直和经典叙事模式吻合得出人意料。顺着这条单一的线性结构下来,我們看到了在欲望的推动和因果的轮回下,情节如何逐步走向圆满的大结局。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和情节更是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戏剧冲突十分强烈。概括来说,此影片共有两大戏剧冲突。1.自由和束缚的冲突。人生而自由,受到束缚的人总想得到自由,无论是在肉体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安迪和瑞德,是在长期束缚中坚定自由的强者。安迪提供避税方法争取啤酒,为的是让众人想象和体验如同平常生活在家修屋顶的自在;安迪不惜被关禁闭,给众人广播唱片《费加罗的婚礼》,为的是用音乐让犯人们体会失去已久的自由感。“博斯们”长期在规则中规矩着自己,而无力冲破规则的他们,最终,只能失去对自由的希望。2.人权与专制的冲突。肖申克监狱和外界普通社会不一样,它是一个没有人权、弱肉强食、专制统治的黑狱。从监狱长的训话便可体会出这里专制程度的高度“你们的信仰属于上帝,你们的贱命属于我”。有权的人在这所监狱可以随意行事,利益是他们行动的源动力,平静与安定注定无缘,人性与人权注定无法伸张。安迪是监狱长洗黑钱的有利工具,为了将安迪留在监狱,监狱长无视了谋杀事件的真相,无视了囚犯的生命,派人设计杀死了唯一能证明安迪无罪的知情人。当愤怒的安迪反抗监狱长,不愿继续为其服务时,专制的监狱长随意地对安迪进行处罚,关一个月的禁闭,并加以威胁,要将他调入同性恋的牢房被折磨至死。在监狱里,在影片中我们都无法找到正义的影子。代表正义的国家机器,不是无作为便是转变成非正义的存在。公平正义的法庭将无辜之人投放入监狱,执行改造与教育的监狱成为虐待犯人的场所。所有“正义”的结局,都来源于私人的行为。安迪正义的伸张和自由,来源于他的私逃;监狱长贪污谋杀的死亡,来自于他的畏罪自杀。这两大的冲突在影片中时时刻刻地体现着,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给观众带来圆满的结局。
《肖申克的救赎》几乎准确无误地吻合了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在单一的线性结构下,以戏剧化作为基础,借由安迪的欲望和因果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迎来圆满的结局。然而,并非所有具有经典模式的影片能像《肖申克的救赎》般取得辉煌成就,经典模式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广阔而深刻的主题思想,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肖申克的救赎
作为好莱坞的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虽是一部传统的监狱题材电影,但其深刻的思想促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本文不再细说其深刻的主题,旨在将影片的故事情节与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经典模式在此影片中的运用。
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是指从19世纪初开始支配着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一种普遍的叙事模式。它代表着一种操作准则,因此某种意义上,它更多是以商业为导向的大制片厂模式的产物。经典(旧)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包含以下五个特点。1.电影故事和情节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戏剧性的冲突,完整的故事结构,起承转合的情节,层层递进以至于大团圆结局。2.单一的线性结构。故事情节遵从某一线索,以时间变化为顺序,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3.以因果关系展开剧情。因果成为叙事的基础。4.欲望推动叙事。欲望是因果的来源,欲望形成目标,而目标达成的过程即是情节的发展过程。5.大团圆结局。经典的好莱坞影片结局大都不留悬念,遵守因果律,从而呈现出大团圆结局。乍一看,《肖申克的救赎》似乎不符合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情节的复杂性不够强烈,时间上存在插叙和追叙,且电影更加着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倒显得像一部艺术影片。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此影片在许多重要的情节方面都严格遵循着经典(旧)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的是单一线性结构,借由安迪的欲望和因果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迎来圆满的结局。好莱坞的线性叙事模式按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可分为五大点,分别是:建置、情节点一、对抗、情节点二、结局。仔细分析影片便可发现,其结构模式可谓严格遵守规律,分毫不差。建置的任务在于建立人物的世界,确立主要人物的目标,然后以一个转折点结束。影片开头,人物世界和故事前因便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来。安迪欲用枪杀来报复偷情的妻子及其情人。然而阴差阳错,无辜的安迪在法庭被指控谋杀,宣告投放入肖申克监狱。此中,影片通过定格的黑幕镜头进行转折,预示着安迪黑暗生活的来临和及其目标的转变。从建置到情节点一,故事情节通常表现为复杂的行动。狱中生活黑暗而漫长,一开始,失去希望的安迪以沉默来面对生活,不与任何人接触,按部就班地过着牢狱安排好的生活。但一个月后,安迪尝试重新面对身处牢狱的事实,开始要了一把岩石锤来重拾从前的爱好。直到新的转折点,情节点一的到来:精通财务的安迪通过帮忙监狱官合法避税而为大家争取到一箱啤酒。经过一系列的对抗和发展,影片迎来了高潮,情节点二:安迪出逃。是的,20年来,安迪一直没有放弃重获自由的目标,正规渠道的破灭更加坚定了他越狱的行动。遵循着因果链,我们看到了结局:无辜的安迪成功出逃实现了自由,自私狠毒的监狱长诺顿种下恶果自杀身亡,善良的瑞德出狱后也终找到安迪。整部影片除了时间较长使得发展部分稍长之外,简直和经典叙事模式吻合得出人意料。顺着这条单一的线性结构下来,我們看到了在欲望的推动和因果的轮回下,情节如何逐步走向圆满的大结局。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和情节更是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戏剧冲突十分强烈。概括来说,此影片共有两大戏剧冲突。1.自由和束缚的冲突。人生而自由,受到束缚的人总想得到自由,无论是在肉体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安迪和瑞德,是在长期束缚中坚定自由的强者。安迪提供避税方法争取啤酒,为的是让众人想象和体验如同平常生活在家修屋顶的自在;安迪不惜被关禁闭,给众人广播唱片《费加罗的婚礼》,为的是用音乐让犯人们体会失去已久的自由感。“博斯们”长期在规则中规矩着自己,而无力冲破规则的他们,最终,只能失去对自由的希望。2.人权与专制的冲突。肖申克监狱和外界普通社会不一样,它是一个没有人权、弱肉强食、专制统治的黑狱。从监狱长的训话便可体会出这里专制程度的高度“你们的信仰属于上帝,你们的贱命属于我”。有权的人在这所监狱可以随意行事,利益是他们行动的源动力,平静与安定注定无缘,人性与人权注定无法伸张。安迪是监狱长洗黑钱的有利工具,为了将安迪留在监狱,监狱长无视了谋杀事件的真相,无视了囚犯的生命,派人设计杀死了唯一能证明安迪无罪的知情人。当愤怒的安迪反抗监狱长,不愿继续为其服务时,专制的监狱长随意地对安迪进行处罚,关一个月的禁闭,并加以威胁,要将他调入同性恋的牢房被折磨至死。在监狱里,在影片中我们都无法找到正义的影子。代表正义的国家机器,不是无作为便是转变成非正义的存在。公平正义的法庭将无辜之人投放入监狱,执行改造与教育的监狱成为虐待犯人的场所。所有“正义”的结局,都来源于私人的行为。安迪正义的伸张和自由,来源于他的私逃;监狱长贪污谋杀的死亡,来自于他的畏罪自杀。这两大的冲突在影片中时时刻刻地体现着,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给观众带来圆满的结局。
《肖申克的救赎》几乎准确无误地吻合了经典(旧)好莱坞叙事模式。在单一的线性结构下,以戏剧化作为基础,借由安迪的欲望和因果关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迎来圆满的结局。然而,并非所有具有经典模式的影片能像《肖申克的救赎》般取得辉煌成就,经典模式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广阔而深刻的主题思想,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