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双证书”制度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核心,对其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的意义、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途径,以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沈凤池(1957- ),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职业技术教育与电子商(政)务;王慧(1980- ),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办公室主任,网络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职业教育与教学。(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47-02
  
  一、引言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快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接轨步伐。
  
  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大大地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转变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为社会输送一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的改革,坚定学校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之路;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效保证。国家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保障。“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充分认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更新观念,是推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促进技能提高功能,因此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是关系到培养数以千万计专业技术人才的根本大计,也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根本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难得的机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双证”人才的有效措施。
  4.院校领导重视,教育部门与人事部门密切协作,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顺利推行的重要组织保证。职业院校在实行这一制度时,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教育行政部门注意与当地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密切合作,做到相互支持、同心协力,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5.职业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有利于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职业资格鉴定内容是依据职业标准确定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职业不断变化,职业内容与职业标准也必须有所变化。
  
  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1.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只有《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没有直接立法,仅
  有些规定,且强制性与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目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基本上是靠有关部门的规定和政策层面,缺乏法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不利于职业能力评价制度的规范和高标准的建设。
  2.职业资格考核滞后。一是职业覆盖面较窄;二是考核层次不足且偏低,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评等级太少,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单工种而层次不足,复合型人才标准尚缺乏。
  3.职业资格证书质量度不高。一是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不高,专业职业知识与技能考试的评审,还是论资排辈。二是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设备不全、时间不足等问题,考生只对考核内容部分进行强化训练,且考核内容少,质保体系也存在问题,使其社会认可度在降低。
  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专业教育未有机结合。一是表现在现在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基本是单一的专业证书培养,并没有从本质上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二是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多是采用“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表现出“双证”的分立性,缺乏运用系统的方法,把学术与职业、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三是表现在制度方面,学生的技能不能与学校的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5.缺少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条件。有些职业院校实习(训)设备陈旧,实习(训)指导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难以实施。
  
  五、关于改革和加快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议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接轨策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认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接轨工作,把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解决生存危机与取得发展机遇的重大战略,积极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职业技术型人才。
  1.完善高职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基本运行机制。第一,强化管理机制。单列分管校级领导和部门,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第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向未来,优化并实施专业职业(岗位)群所涉及的专业职业知识、技能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统一的教学模块。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开放式、多媒体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项目引导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动力。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加大专业职业技能的考试权重。制定职业技能鉴定高而全、科学合理、有自我特色的专业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模块化试题库及考核方案,且学校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等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前后相衔接。第五,严把出口关。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必修职业(工种)中的一个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予毕业。
  2.加大实践教学硬件建设和实训师资培养的力度。实践教学硬件是职业技能培养的物质基础。加大实践教学硬件的建设力度,保证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与产业行业建立伙伴关系,扩大实训基地,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训师资是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根本保证,应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步伐。
  3.实施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和广泛的交流合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应是:以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为主的开放式职业技术培训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加强校企间、院校间、地区间及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抢占职业技术人才输出市场的制高点。
  4.积极投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评工作的建设与研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积极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与研究。一是争取成为职业培训、鉴定、考试中心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二是积极组织和参与职业资格考试体系的研究:“评改考”和“现有考试”中职业(工种)划分,如高职高专复合型人才的职业划分;开发“评改考”“现有考试”和复合型人才等的职业资格考核标准、教材、题库。三是参与研究和建设现代考核方式、质量保证技术、考务管理技术等。
  5.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制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当树立国家与全球人才战略思想,加快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接轨步伐,加强国际间交流与研究,参与相关的法制化研究与建设,逐步建立覆盖面广、科学合理、层次齐全、与时俱进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技术教育等法律保障体系。
  (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利于两种证书教育教学内容的衔接、融合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遵循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突出技术性与实用性特色的原则;培养目标应使学生既具备劳动力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又能够为适应生活和职业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能力与知识;课程体系设计的主导思想应在继承以学科为中心优点的基础上,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理念。采取职业分析法使课程内容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开发综合课程,使基础与专业、适应性与针对性、理论与实践、当前职业需要与终身学习要求等关系,都得到较好的处理;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同时,要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方法能力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在管理体制方面,要吸收行业和企业人员参加学校的决策。同时,要尽可能利用企业设备资源,使教育条件得到保证。
  (三)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1.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技能培养。
  2.重视和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双证书”中的作用,实行校企合作。让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双证书”制度的落实。因为他们了解相关行业的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和考核办法等,对实行“双证书”制度起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3.强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功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仅要为在校高职生取得“双证书”提供保证,而且要面向社会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项目。
  4.培养具有职业技能考核资格的教师。学校应采取送企业顶岗培训、承担科研项目、参加社会考证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组工作,承担国家职业技能教材编写等。
  5.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学校应提倡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编写“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强化目标的指向作用和标准作用,是对课程大纲的超越。“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分析和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考核方法。只有将职业教育有关的“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职业标准”相协调,“双证书”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培养出与市场“零距离”的人才。
  总之,我们需要对“双证”的有机融通、衔接与转换作进一步研究和实验,对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努力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仁琪.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的探讨[EB/OL].http://www.tech.net.cn/y-jyjs/szssd/5675.shtml,2007-04-01.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Z].2002-11-29.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2004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2号)[Z].2004-04-1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Z].2006-04-18.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来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关键,而教学过程的关键则在于实践教学。研究表明,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产学结合
结合4年来的实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法、阶段成果等方面,总结急诊专科医师继续教育经验,探讨急诊医师专业化建设新思路。
小组学习法理论是有利于培养参与式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是一种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策略体系。文章以小组学习法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