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快乐教育”的原理,其实质是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氛围中,形成求知的“自我需要”。智障儿童的随意性很大,注意力差,学习没有耐心和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改变原有课堂教学的单一和枯燥。这样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大大提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一、 游戏教学法的课堂意义
1. 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现代教育认为,游戏是超越儿童生活中一切水平的包罗万象的活动,是智障儿童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开展游戏活动就是要为弱智儿童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尽情的玩耍和娱乐,达到个人愉悦情绪的满足。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用语言、动作、表情无拘无束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 游戏体现师生双向互动
游戏教学法,让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游戏法确实能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它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积极要求参与其中,因而提高教师教学信心,在师生双向交互活动中,看到学生的进步,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及游戏活动去吸引学生,而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游戏中也得到了教学效果的反馈。
3. 游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在教育中,我们已让孩子们单纯地从玩,到让其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得到提高,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游戏的教育作用到游戏的治疗作用,使弱智儿童的缺陷和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和矫正。教师在实践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多彩的游戏设计,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二、 游戏教学法高效运用于课堂
1.运用串演式游戏调控学生学习的节奏
这种游戏方式能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似断似续的游戏活动,能不断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目的在于激发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教材。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字教学时,先告诉学生《数鸭子》游戏的名称,出示说明游戏怎样做,用收音机放儿歌给他们配音,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我让学生扮演放鸭的老爷爷,进行数鸭子的活动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游戏为纽带,把认知、操作连接起来。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所学内容,语言的表达也得到了训练,这样的活动形式,还有利于教师在游戏中实施个别辅导。
2. 运用演示式游戏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
通过演示这种手段把新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刺激,这种游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并使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显得更加直观、突出、鲜明。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是智障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必须给学生讲清算理。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则是在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一开始,师生共做一个“凑十游戏”,师边伸手指边说:“我出9,生伸手指出1, 9和1凑成十”;师边伸手指边说:“我出8,生伸手指出2,8和2凑成十”……这个游戏的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凑十法,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突出。在新课的一开始就引入游戏,可以使智障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从而达到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3. 运用操作式游戏刺激学生各种感官
教师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锻炼手脑并用的协调性,并在操作中认知、感悟,获得经验、发展能力。例如,在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相差”的概念必须要在理解大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来理解,于是我指导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具(苹果和梨),并让学生边摆边说:谁多,怎样分成两部分,要求哪部分,该怎么做。在学生的操作中,学生无形地理解了题意,理清了思路,学起来轻松、愉快、自然学的就越来越有兴趣。
4. 运用情景式的游戏使学生走进生活中学习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成一定的场景,在此情景中边游戏边学习,这种方法活化了练习的内容,有真实感,概念形象化,学生参加角色表演,改变了弱智儿童学习中的被动思维状态,使练习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例如,在学习含有角、分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把教室布置的像商店一样,学生的学习用品上分别贴上几角几分,让学生拿人民币学具去买东西,通过买东西教师引入应用题,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并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编个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积极投入,不但巩固了对应用题的理解,而且提高了练习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 运用游戏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游戏活动设计必须与智障儿童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要根据弱智儿童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提供的教育训练内容,尽量要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活动设计应该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以具体形象事物为主,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避免抽象难懂的内容,要考虑到他们的可接受性,在学习、巩固、提高过程中逐步增加游戏活动的难度。
2. 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游戏在体育课中应该作为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来进行,不能错误地认为游戏是选修内容可有可无,游戏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而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使其在教材中体现合理性、有效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能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还要能紧密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创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 在游戏中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情绪变化
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根据游戏的情况可进行情绪的调动,努力烘托游戏热烈的气氛。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体质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4. 注意游戏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康复中的意义
智障儿童在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实际是一个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补偿、矫治的过程。对于智障儿童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社会交往困难等问题。如何通过游戏来有效的补偿,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游戏这一有效手段,能促使弱智儿童各方面有效的发展。
大量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游戏教学的巧妙运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特教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保持,还可以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发挥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功能,同时也是智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理念“在玩中学”。
(作者单位: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 游戏教学法的课堂意义
1. 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现代教育认为,游戏是超越儿童生活中一切水平的包罗万象的活动,是智障儿童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开展游戏活动就是要为弱智儿童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尽情的玩耍和娱乐,达到个人愉悦情绪的满足。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用语言、动作、表情无拘无束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真正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 游戏体现师生双向互动
游戏教学法,让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游戏法确实能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效果,它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积极要求参与其中,因而提高教师教学信心,在师生双向交互活动中,看到学生的进步,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及游戏活动去吸引学生,而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游戏中也得到了教学效果的反馈。
3. 游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在教育中,我们已让孩子们单纯地从玩,到让其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得到提高,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游戏的教育作用到游戏的治疗作用,使弱智儿童的缺陷和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和矫正。教师在实践中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多彩的游戏设计,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二、 游戏教学法高效运用于课堂
1.运用串演式游戏调控学生学习的节奏
这种游戏方式能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似断似续的游戏活动,能不断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目的在于激发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学习内容,掌握教材。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字教学时,先告诉学生《数鸭子》游戏的名称,出示说明游戏怎样做,用收音机放儿歌给他们配音,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我让学生扮演放鸭的老爷爷,进行数鸭子的活动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游戏为纽带,把认知、操作连接起来。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所学内容,语言的表达也得到了训练,这样的活动形式,还有利于教师在游戏中实施个别辅导。
2. 运用演示式游戏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
通过演示这种手段把新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刺激,这种游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并使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显得更加直观、突出、鲜明。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是智障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必须给学生讲清算理。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则是在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一开始,师生共做一个“凑十游戏”,师边伸手指边说:“我出9,生伸手指出1, 9和1凑成十”;师边伸手指边说:“我出8,生伸手指出2,8和2凑成十”……这个游戏的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解凑十法,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突出。在新课的一开始就引入游戏,可以使智障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从而达到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3. 运用操作式游戏刺激学生各种感官
教师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充分锻炼手脑并用的协调性,并在操作中认知、感悟,获得经验、发展能力。例如,在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相差”的概念必须要在理解大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来理解,于是我指导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具(苹果和梨),并让学生边摆边说:谁多,怎样分成两部分,要求哪部分,该怎么做。在学生的操作中,学生无形地理解了题意,理清了思路,学起来轻松、愉快、自然学的就越来越有兴趣。
4. 运用情景式的游戏使学生走进生活中学习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成一定的场景,在此情景中边游戏边学习,这种方法活化了练习的内容,有真实感,概念形象化,学生参加角色表演,改变了弱智儿童学习中的被动思维状态,使练习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例如,在学习含有角、分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把教室布置的像商店一样,学生的学习用品上分别贴上几角几分,让学生拿人民币学具去买东西,通过买东西教师引入应用题,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并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己编个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积极投入,不但巩固了对应用题的理解,而且提高了练习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 运用游戏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游戏活动设计必须与智障儿童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要根据弱智儿童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提供的教育训练内容,尽量要简单易懂,接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活动设计应该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以具体形象事物为主,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避免抽象难懂的内容,要考虑到他们的可接受性,在学习、巩固、提高过程中逐步增加游戏活动的难度。
2. 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游戏在体育课中应该作为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来进行,不能错误地认为游戏是选修内容可有可无,游戏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而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使其在教材中体现合理性、有效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能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还要能紧密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创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 在游戏中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情绪变化
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根据游戏的情况可进行情绪的调动,努力烘托游戏热烈的气氛。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体质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4. 注意游戏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康复中的意义
智障儿童在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实际是一个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补偿、矫治的过程。对于智障儿童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社会交往困难等问题。如何通过游戏来有效的补偿,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游戏这一有效手段,能促使弱智儿童各方面有效的发展。
大量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游戏教学的巧妙运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特教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保持,还可以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发挥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功能,同时也是智障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理念“在玩中学”。
(作者单位: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