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阶段,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地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也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迎头赶上的目的。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数学总复习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第一,紧扣教材,整合、梳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堂复习课,设计好要点的复习方法,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第二:进行专题训练,形成知识框架,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一阶段以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为主,加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究性问题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1、划分专题,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能综合运用。
  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现在的试题强化了“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建立在三大能力基础上作为数学核心能力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加强了对能力的考察。
  (1)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2)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引导学生把课中的例习题多层次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4)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应用题量普遍增加,而应用题也不仅限于“列方程解应用题”,除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外,“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成为中考的热点。同时,近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其中探索性应用题逐渐增强,总复习中教师要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第三阶段:中考模拟阶段。
  我们应该抓住有限的模拟考试机会,让学生从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如考试紧张、审题不清、时间安排不合理……每次考试后老师都要帮助学生做好总结,看一下哪些非智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挥,在中考之前要加以改正。
  模拟考试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帮助考生发现知识上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练习。同时,模拟考试中的题目考查知识点非常全面,新颖。
  第四阶段:再次回顾课本,查漏补缺;放松心情,迎接中考。
  (作者单位:063600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大相各庄初中)
其他文献
新大纲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要求是:听话时大方,有礼貌,在听完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之后,能复述基本内容。因此,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交流的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的前提是学生要有说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教材中安排的内容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变“教师主宰课堂”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为此,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知识
期刊
跨入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还是走向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各个方面的落实。笔者就对作文的批改评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评语——育德的一条途径    在作文评语中要注意德育渗透的有意性、有机性。比如,初中二年级在学完鲁迅的《故乡》一文后,我布置一个写有关家乡的作文。在批改中发现有个沈同学对家乡落后贫穷感到悲哀,对村干部不管事只谋私利倍感愤怒,最后竟产生不
期刊
我校地处1700米的高山,信息传递缓慢,学生知识面窄,智力开发迟缓。因此学生对写作文感到非常困难。我常常看到这种情形,一个题目布置下去,学生总是手托脑袋,嘴咬笔杆,盯着面前的作文题发呆。每当此时,我就马上给予思路点拨,范文引路,可学生还是绞尽脑汁,凭空想象,拖延好久才勉强交差。后来我尽量开放课堂,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生活,练习观察,体验感受,然后再命题作文(学生也可以自己命题)。虽然这样有了一些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可称得上是重头戏。然而,目前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教师思想认识上不过关,花力小,时间少,作文的量少、面窄;教学模式陈旧,方法生硬等。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就必须让作文教学开放而有活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几点做法:    一、作文教学要以阅读为基础    阅读教学的目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可算是最难而又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了。为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一直在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上作文评改课,几年来,无论是我还是我的学生均受益匪浅。作文评改课可以分成两大环节:准备工作和评改工作。    一、准备工作    1、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支红笔。  2、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作文修改符号。如:错别字符号,换用符号,增删符号,调位符号等。  3、印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学生,并让他们牢记在心。 
期刊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过:“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直觉无处不在,直觉为我们打开发现真理的大门。”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牛顿发明微积分都受益于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重要类型之一,经常与解决数学疑难相联系,伴随数学创造性思维出现。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人们常常依靠直觉、灵感进行选择、判断形成数学猜想,在数学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对科学活动提出如下模式:“经验—直觉—
期刊
当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数学,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下面就此浅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出自于天文学中的一个“缪误”,拿它去考查了许多学生,终不能解释其中原委,为了不让大家白白浪费时间,萌生了抛砖引玉的想法,现将它公布于众,以饷读者。  下面先例出“缪误”:  开普勒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地球绕太阳运行在任何时刻面积速度不变。  即:V1*r1=V2*r2(1)  我们考虑近日点A和远日点B两点,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可得出:  F=GM*m/r2=m*V2/r(2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文质兼美,仔细品读,你会深深感受到:美哉,语文教材!    一、意境美    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艺术家善于在其文学作品中艺术地创造出一种幽深迷人的意境。朱自清的《春》以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创造了一种意境美。再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必说朝暮变化之美,也不必说四季变化之美,更不必说动静对比之美,单是第一段中的山水之映就足以表现一种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