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8年5月22~27日,中国女摄影家“走湖北访革命老区、送文化进红色大悟”摄影采风公益活动圆满举行。会员先后前往刘华清上将纪念园、故居、中原突围纪念馆、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仙居顶风电场、西大山云雾、双桥花山、双桥古镇、大新桃园民俗村、铁寨风景区、三里黄龙寺茶园、刘家楼幼儿园、丰店水库、九房沟古民居、金岭古民居等地采风拍摄,饱览大悟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影像展现大悟的淳朴风情,用相机记录、
其他文献
①2010年时“小张”仍然英姿勃发 白尾海雕是身长80厘米、翼展超过2.5米的大型猛禽,它与大熊猫、东北虎一样,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勇猛雄健,被人们视作力与美的象征。 大连金州湾是目前国内已知最确定的白尾海雕集中越冬地之一,每年有24~48只白尾海雕前来越冬,吸引数以千计的国内外鸟类爱好者、鸟类学专家前来观赏、研究。 发现金州湾白尾海雕越冬地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2004年2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项目批准号:JZY20019)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20-179)。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中国旅游业大步迈进智慧旅游时代。智慧旅游的提出,进一步优化了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了游客消费体验。
基金项目:河西学院第十批科技立项一般项目“张掖红色旅游开发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2);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ZZD2019002)。引言 红色旅游是自2004年国家红色旅游工程正式启动并进入市场运作阶段的一种旅游形式,不仅成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新时代大众思想教育的主体形式。张掖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工农红军西
在中国南方,冻雨是常有的自然现象,晨起暮落,冻雨落在电线上、树枝上、地面上,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聚过程中还边流动边冻结,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发散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但当它的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的时候,会造成一定灾害。 雪、雪凇、雾凇、冰雪,对于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我,并不十分稀罕,而这长江边上潮湿阴冷的冬季出现的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变化与对策研究(编号:2018S06);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变化与对策研究—兼论西北省区的地位和角色”(编号:2018SY02)。一、西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从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发展状态看,西部文化旅游仍处于产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门票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课题“旅游高职服务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政策优化研究”(2018-GX-435);2016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研究”(2016ZDWT04)阶段性研究成果。引言 贫困(poverty)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R Scheyvens,2007)。反贫困一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农村扶贫的核心是产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项目“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长吉图区域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GJX2019D361);吉林工商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改课题“基于新时代高校旅游类社团育人功能的吉林省旅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定位长吉图区域发展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长吉图区域高校旅游人才国际化培养机制创新研究”(G
引言 旅游扶贫是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是实施推进精准扶贫的新动力。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怒江州最大的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在此形势下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项目编号:2018SJA0779)。一、研学旅游 (一)研学旅游概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旅游需求逐渐增加,并希望从旅游中获得知识,再加上教育业提倡将课堂搬进自然、社会中,研学旅游应运而生,受到各方重视。研学旅游指旅游者基于对文化求知的需要,暂时离开自己常居地,到异地开展以探究式、研究式学习为目的的专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运河文化遗产在城市休闲中的活化利用——以苏州段运河为例”;“文旅融合背景下苏州段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Y2018YB16);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域旅游视域下苏州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思路研究”(SRD201808)。一、研究背景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基于实践层面对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和人民日常生活深度融合路径的积极探索,具有典型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