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2010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高校、研究机构、媒体,都纷纷加入云计算产业生态圈的打造中,积极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搭建“公共云”、“私有云”的典型案例日趋增多,涌现出一批如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苏州风云在线、中国移动大云平台等项目。除了大型的云计算中心建设,还有众多以SaaS、虚拟化等模式存在的云计算相关应用服务。在政府公共云项目的大力推动和厂商的积极宣传下,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67.31亿元,同比增长81.4%。
中国政府已经洞察了云计算的实质,认清了云计算产业的核心价值,把握了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彰显了巨大的决心,并将云计算定位于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
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想让云“飞”起来,必须有一对赖以翱翔的“翅膀”——标准和安全。在我们准备热情拥抱云计算时,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现存的诸多障碍,如用户认知不足、标准缺失、数据主权争议、可用性和稳定性担忧、用户锁定、服务质量难以规范等等。其中,标准和安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最迫切需要的。
云标准之翼对于云的起飞至关重要。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的发展形式。标准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还包括服务标准。它需要解决云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系统建设,再到服务运营、质量保障等环节的各种问题。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未形成一套业界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云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要素。除了可能发生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在数据加密、迁移、备份以及位置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保证云服务的易用性、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增强用户使用云计算的信心,让他们愿意为云计算付费。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云计算服务商实现云上的盈利,从而开发更多的应用,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云计算的实现,既需要依托硬件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借助成熟的虚拟化技术来整合IT资源,推进云计算落地。目前,国内不乏拥有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公司,但是缺乏虚拟化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国内已经上马的云计算应用,大多是国外大型IT公司与国内地方政府和厂商合作的结果,尚缺乏完全自主创新的云计算核心技术。因此,就整个云计算市场来看,其产业链的制高点仍旧为外资企业所占据。中国的云计算提供商想要在产业链上游也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开拓,尤其应注意虚拟化技术的提升,以此加快走向云计算的步伐。
此外,与云计算有关的服务器和存储成为目前阶段政府云计算产业投资的重点。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起云计算中心后,却发现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云资源利用率不高、应用未落地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计算产生巨大推动效应
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通过网络来交付计算资源的新兴商业模式,其目的是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率的高效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包括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提供商,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软件提供商,以及IT服务运营商、外包服务商、电信运营商、个人用户等,都将成为其生态系统中的成员。
囊括了所有IT产业从业者的云计算将重组IT服务产业链。这一庞大的产业链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国内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处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础设施层,能够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这是所有应用和平台的基础,也是云计算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即服务(PaaS);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应用层,提供在线的软件即服务(SaaS)。2011年,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相关产业链主体均会在这一轮IT浪潮中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加速自身业务优化升级,助推整个IT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未来的云计算用户将大大降低IT成本,他们不再需要建设专门的IT设备、关注技术问题,而只需将精力和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注重IT应用即可,因为通过云计算终端能够获得任何想要的计算资源。而传统的IT服务提供商要想在未来的云计算时代不被边缘化,都必将逐渐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云计算将进一步缩短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时间,使传统的IT服务交付模式更加灵活高效,IT供应链管理更具动态性。
云计算将提高现有设备运行效率,并减少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管理、更新成本),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TCO)。对于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这可大大减轻其资金压力,降低建设信息系统的门槛,弥补其在IT投资和维护方面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与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收入,从而保障国家总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缩小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IT,推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而云计算应用落地又将是何种情况?对于许多人来说,云计算还只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而实际上,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已经离消费者越来越近。目前,除云计算平台之外,在具体的云计算应用中,云存储、云安全、在线办公等应用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实际的云计算应用。未来,随着虚拟化和SOA在企业中的逐渐普及,灵活、可扩展的基础架构最终可以让每一家企业都成为“云”的节点,云计算将获得更多广泛、创新的应用,真正做到应用落地。
2010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高校、研究机构、媒体,都纷纷加入云计算产业生态圈的打造中,积极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搭建“公共云”、“私有云”的典型案例日趋增多,涌现出一批如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苏州风云在线、中国移动大云平台等项目。除了大型的云计算中心建设,还有众多以SaaS、虚拟化等模式存在的云计算相关应用服务。在政府公共云项目的大力推动和厂商的积极宣传下,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67.31亿元,同比增长81.4%。
中国政府已经洞察了云计算的实质,认清了云计算产业的核心价值,把握了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方面彰显了巨大的决心,并将云计算定位于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
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想让云“飞”起来,必须有一对赖以翱翔的“翅膀”——标准和安全。在我们准备热情拥抱云计算时,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现存的诸多障碍,如用户认知不足、标准缺失、数据主权争议、可用性和稳定性担忧、用户锁定、服务质量难以规范等等。其中,标准和安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最迫切需要的。
云标准之翼对于云的起飞至关重要。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的发展形式。标准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还包括服务标准。它需要解决云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系统建设,再到服务运营、质量保障等环节的各种问题。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未形成一套业界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云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要素。除了可能发生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云计算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问题。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在数据加密、迁移、备份以及位置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保证云服务的易用性、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增强用户使用云计算的信心,让他们愿意为云计算付费。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云计算服务商实现云上的盈利,从而开发更多的应用,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云计算的实现,既需要依托硬件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借助成熟的虚拟化技术来整合IT资源,推进云计算落地。目前,国内不乏拥有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公司,但是缺乏虚拟化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国内已经上马的云计算应用,大多是国外大型IT公司与国内地方政府和厂商合作的结果,尚缺乏完全自主创新的云计算核心技术。因此,就整个云计算市场来看,其产业链的制高点仍旧为外资企业所占据。中国的云计算提供商想要在产业链上游也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开拓,尤其应注意虚拟化技术的提升,以此加快走向云计算的步伐。
此外,与云计算有关的服务器和存储成为目前阶段政府云计算产业投资的重点。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在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起云计算中心后,却发现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云资源利用率不高、应用未落地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云计算产生巨大推动效应
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通过网络来交付计算资源的新兴商业模式,其目的是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率的高效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包括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提供商,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软件提供商,以及IT服务运营商、外包服务商、电信运营商、个人用户等,都将成为其生态系统中的成员。
囊括了所有IT产业从业者的云计算将重组IT服务产业链。这一庞大的产业链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国内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处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础设施层,能够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这是所有应用和平台的基础,也是云计算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即服务(PaaS);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应用层,提供在线的软件即服务(SaaS)。2011年,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相关产业链主体均会在这一轮IT浪潮中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加速自身业务优化升级,助推整个IT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未来的云计算用户将大大降低IT成本,他们不再需要建设专门的IT设备、关注技术问题,而只需将精力和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注重IT应用即可,因为通过云计算终端能够获得任何想要的计算资源。而传统的IT服务提供商要想在未来的云计算时代不被边缘化,都必将逐渐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云计算将进一步缩短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时间,使传统的IT服务交付模式更加灵活高效,IT供应链管理更具动态性。
云计算将提高现有设备运行效率,并减少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管理、更新成本),降低用户总体拥有成本(TCO)。对于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这可大大减轻其资金压力,降低建设信息系统的门槛,弥补其在IT投资和维护方面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与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收入,从而保障国家总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缩小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IT,推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而云计算应用落地又将是何种情况?对于许多人来说,云计算还只是冷冰冰的技术术语,而实际上,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已经离消费者越来越近。目前,除云计算平台之外,在具体的云计算应用中,云存储、云安全、在线办公等应用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实际的云计算应用。未来,随着虚拟化和SOA在企业中的逐渐普及,灵活、可扩展的基础架构最终可以让每一家企业都成为“云”的节点,云计算将获得更多广泛、创新的应用,真正做到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