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文化传递规律出发,依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三喻文化”理论,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喻文化”特征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前喻文化 军队思想 政治教育 文化传递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着眼人类文化传递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将人类文化史分为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前喻文化”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基础构件,反映了信息相对封闭、文化变化缓慢的社会环境中,以“全面复制过去”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传递模式。
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政治上的严肃性、纪律上的严格性、等级上的森严性决定了其由上而下的主要文化传递方向,是典型的“前喻文化”传递模式;由于作战任务需要,其信息相对闭塞的内环境也使得军队内部满足“前喻文化”社会形成的条件。受“前喻文化”的影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喻文化”特征。
一、主导性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之一,确保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前喻文化”自上而下方向的顺向社会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反映社会发展本质和一定阶级根本利益要求的活动,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明确地体现着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主导性。这种主导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目标、功能、主体、内容等维度反映并执行着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崇尚,没有主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如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难以理解。
古往今来,统治阶级无一例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无产阶级军队的“专利”,尽管说法和称呼不同,但世界上的一切军队,包括中国古代的军队和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都要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统一思想。而作为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思想(即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中心环节,它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其性质任务决定了它要服从服务于阶级统治的要求,通过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使教育对象产生自愿服从的阶级认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也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明确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4]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以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目的,通过灌输和引导实现对官兵思想的掌控,因而必然也必须占有明确的主导地位。
二、规范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必须有赖于一定的规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国家、政党或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实现既定政治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规范调控行为,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统一于统治阶级的精神意志。一方面,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强制性特点,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不可撼动的权威,坚决不容颠覆和亵渎,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着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是合教育规律与合人的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完善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所归,需要一定的干预和规范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在军队条令条例和社会道德体系的框架内形成和发展。总的来说,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就体现在: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形式,形成符合国情、党情、军情的我军特有的道德要求和纪律规范,从而把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党的绝对领导、符合军队全面建设的正确方向上来。
三、经验性特征
“前喻文化”以全面复制过去为导向,在经验传统的传承上具有稳定的优势,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光荣传统的挖掘、发扬和继承。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我党我军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始终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来教育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宣传、教育、鼓动和引导,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不断得到积累和总结,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又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逐渐确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以及作风多和制度,并形成了许优良的传统,成为我党我军强大的政治优势和传家宝。因此,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经验传承性特点,十分注重承前启后,注重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创新发展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四、工具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就是人们缺少思考、缺乏主体意识,因而在其作用下,人们循规蹈矩的重复着生活和工作,从没想过去改变,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机械的人”“功能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争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因而军队本身首先就具有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表达的途径之一,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实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军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职业的特殊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角色定位。军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军人塑造符合军队特有精神文化和使命任务需求的军人职业人格,是一条意识形态的“生产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塑造军人人格、统一思想的主要手段,具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个体性功能,即对军人个体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解决官兵在立身做人方面遇到的问题,引导官兵妥善处理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保持思想顺畅和心理健康,使官兵的蕴藏潜能得到充分开掘,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功能,即对军队组织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使部队保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激发、鼓励使部队产生精神动力,通过教育使军队组织成员思想行为趋于一致并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从而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有效履行职能使命。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 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6.
[2]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现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1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7:52.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5]李辉. 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
【关键词】前喻文化 军队思想 政治教育 文化传递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着眼人类文化传递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理论,将人类文化史分为了“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前喻文化”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基础构件,反映了信息相对封闭、文化变化缓慢的社会环境中,以“全面复制过去”为主要导向的文化传递模式。
军队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其政治上的严肃性、纪律上的严格性、等级上的森严性决定了其由上而下的主要文化传递方向,是典型的“前喻文化”传递模式;由于作战任务需要,其信息相对闭塞的内环境也使得军队内部满足“前喻文化”社会形成的条件。受“前喻文化”的影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前喻文化”特征。
一、主导性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之一,确保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前喻文化”自上而下方向的顺向社会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反映社会发展本质和一定阶级根本利益要求的活动,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明确地体现着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具有极为鲜明的意识形态主导性。这种主导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目标、功能、主体、内容等维度反映并执行着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崇尚,没有主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如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难以理解。
古往今来,统治阶级无一例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无产阶级军队的“专利”,尽管说法和称呼不同,但世界上的一切军队,包括中国古代的军队和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军队,都要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统一思想。而作为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思想(即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中心环节,它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其性质任务决定了它要服从服务于阶级统治的要求,通过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使教育对象产生自愿服从的阶级认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也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明确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4]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以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目的,通过灌输和引导实现对官兵思想的掌控,因而必然也必须占有明确的主导地位。
二、规范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必须有赖于一定的规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国家、政党或政治集团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实现既定政治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规范调控行为,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统一于统治阶级的精神意志。一方面,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强制性特点,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不可撼动的权威,坚决不容颠覆和亵渎,因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着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是合教育规律与合人的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完善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所归,需要一定的干预和规范以使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在军队条令条例和社会道德体系的框架内形成和发展。总的来说,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就体现在:通过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形式,形成符合国情、党情、军情的我军特有的道德要求和纪律规范,从而把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党的绝对领导、符合军队全面建设的正确方向上来。
三、经验性特征
“前喻文化”以全面复制过去为导向,在经验传统的传承上具有稳定的优势,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光荣传统的挖掘、发扬和继承。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我党我军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始终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来教育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宣传、教育、鼓动和引导,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不断得到积累和总结,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又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逐渐确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原则、内容、方法以及作风多和制度,并形成了许优良的传统,成为我党我军强大的政治优势和传家宝。因此,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经验传承性特点,十分注重承前启后,注重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创新发展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四、工具性特征
“前喻文化”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就是人们缺少思考、缺乏主体意识,因而在其作用下,人们循规蹈矩的重复着生活和工作,从没想过去改变,人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机械的人”“功能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争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对外抵抗或实施侵略、对内巩固政权的主要暴力工具,因而军队本身首先就具有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表达的途径之一,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实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军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职业的特殊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角色定位。军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军人塑造符合军队特有精神文化和使命任务需求的军人职业人格,是一条意识形态的“生产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队塑造军人人格、统一思想的主要手段,具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个体性功能,即对军人个体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解决官兵在立身做人方面遇到的问题,引导官兵妥善处理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保持思想顺畅和心理健康,使官兵的蕴藏潜能得到充分开掘,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功能,即对军队组织的功能,就是通过教育引导使部队保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激发、鼓励使部队产生精神动力,通过教育使军队组织成员思想行为趋于一致并形成良好的内部关系,从而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有效履行职能使命。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 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6.
[2]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现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1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7:52.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5]李辉. 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