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蒙吴宗锡先生惠赠有他亲笔签名的《吴宗锡评弹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我非常高兴。该书有上下两卷,100余万字,以“评弹谈综”“审美五说”“艺术丛论”“书目品藻”“名家赏赞”“编演笔记”“序跋一束”“教诲领会”“散论杂忆”“人物留影”“唱词赏析”“附录”12个部分展开,系统展示了吴先生几十年来在评弹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的成果,《文集》可以视作中国评弹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是苏州人,在弦索叮咚声中长大,1961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开始研究戏剧和曲艺的相关内容,评弹当然也是我的研究对象之一。1962年时我去上海评弹团实习,吴先生是团长,他和陈灵犀老先生都是我的指导老师。当时他已经发表过评弹方面许多评论文章,我自然而然地受到他的影响。从1989年开始,我们一起编纂《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以下简称《上海卷》),到2007年3月《上海卷》开始印刷为止,18年的时间中他都是主编,我是编辑部的负责人。评弹是《上海卷》的“重头戏”,我借着工作之便,對他的评弹理论、评弹观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现在能成体系地读到这本书,感到非常亲切。
总的来说,《吴宗锡评弹文集》集中显示出吴宗锡评弹理论的几个鲜明特点。
苏州评弹研究与曲艺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基本都经历了“偏重史源追溯——注重舞台实践——理论研究与舞台展现共同发力”三个阶段。而就上海的苏州评弹研究而言,吴宗锡先生在后两个阶段贡献很大。早在1957年,他就推出了《怎样欣赏评弹》,尝试从评弹的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等几方面入手,概括性地论述评弹的艺术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吴宗锡先生立足舞台实践,扎牢了评弹历史的根,抓住了艺术导向的魂,解答了为谁演出的题,为评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文集》“附录”中的《吴宗锡的评弹观》一文,对吴宗锡先生的评弹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归纳。他的“评弹是以说唱为基本手段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论述,道出了评弹的艺术本质;他提出评弹的叙事、语言、音乐唱腔等都要遵循现实主义,是对评弹创作方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评弹艺术要以观众为审美主体,从“理、细、趣、奇、味”给观众提供艺术的享受,为评弹艺术综合发展立下了鲜明的“道标”。这三点充分体现出吴宗锡评弹观的体系。
吴宗锡先生的理论研究从来都是和创作演出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有著作名为《走进评弹》,我觉得“走进”二字非常好。一个用功的评弹研究者决不能用“我们”的眼光在台下看“他们”的表演、继而用对“你们”的口吻进行评论,而要用“咱们”的视角来看“咱们”的后台和排练场,真正和创演人员打成一片,真诚地和观众做朋友,这样才能逐渐触摸到艺术的真谛。吴宗锡先生研究评弹的成就,就是真正走进评弹得来的。他曾是上海评弹团的团长,又是一位评弹作者,还是一位评弹研究者和评弹欣赏者,多重身份叠加让他能更全面地参与到作品的策划、创作、演出和打磨中,进而掌握生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为他的理论研究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评弹艺术能有今天的景象,是众多评弹从业者和研究者不断开拓的结果,吴宗锡先生的许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具有开拓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我们重视。从前评弹只是说唱艺术,但吴宗锡先生认为“评弹是以说唱为基本手段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这是真正从从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论述。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苏州评弹走进上海后,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为跟上民众的欣赏水平,满足民众的审美喜好,逐步吸收许多姊妹艺术的艺术因子,发展成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还有吴宗锡先生的“理、细、趣、奇、味”五论,源于评弹前辈的艺诀“理味趣细技”,评弹名家陆瑞廷讲得很简单:“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功夫也”。吴宗锡先生把艺诀中的“技”改为“奇”,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真正将“五论”作为一个评弹的综合理论提出,这能充分体现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开拓性。
此外,吴宗锡先生还有很高的学养和高度的文字能力,这一点在他的著述当中体现得相当鲜明。他治学严谨,相关分析精到,也与评弹细腻的特点不谋而合。
艺术要发展,离不开创演的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评弹要进一步发展,同样不能忽视理论的支撑。传承也好,发展也好,都不能离开艺术本体和艺术个性而“夸夸其谈”,艺术理论所要做的,正是要在深入分析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艺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梳理、总结和思考。特别是在新时期下,评弹艺术面临着如何正确认识评弹艺术本真,如何坚持评弹艺术本体特征,如何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加强评弹创作,如何正确处理吸收借鉴和巧妙融合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评弹的艺术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探索和解决。《文集》当能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和方法论,为评弹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我是苏州人,在弦索叮咚声中长大,1961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开始研究戏剧和曲艺的相关内容,评弹当然也是我的研究对象之一。1962年时我去上海评弹团实习,吴先生是团长,他和陈灵犀老先生都是我的指导老师。当时他已经发表过评弹方面许多评论文章,我自然而然地受到他的影响。从1989年开始,我们一起编纂《中国曲艺志·上海卷》(以下简称《上海卷》),到2007年3月《上海卷》开始印刷为止,18年的时间中他都是主编,我是编辑部的负责人。评弹是《上海卷》的“重头戏”,我借着工作之便,對他的评弹理论、评弹观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现在能成体系地读到这本书,感到非常亲切。
总的来说,《吴宗锡评弹文集》集中显示出吴宗锡评弹理论的几个鲜明特点。
一、理论的体系性
苏州评弹研究与曲艺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基本都经历了“偏重史源追溯——注重舞台实践——理论研究与舞台展现共同发力”三个阶段。而就上海的苏州评弹研究而言,吴宗锡先生在后两个阶段贡献很大。早在1957年,他就推出了《怎样欣赏评弹》,尝试从评弹的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等几方面入手,概括性地论述评弹的艺术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吴宗锡先生立足舞台实践,扎牢了评弹历史的根,抓住了艺术导向的魂,解答了为谁演出的题,为评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文集》“附录”中的《吴宗锡的评弹观》一文,对吴宗锡先生的评弹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归纳。他的“评弹是以说唱为基本手段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论述,道出了评弹的艺术本质;他提出评弹的叙事、语言、音乐唱腔等都要遵循现实主义,是对评弹创作方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评弹艺术要以观众为审美主体,从“理、细、趣、奇、味”给观众提供艺术的享受,为评弹艺术综合发展立下了鲜明的“道标”。这三点充分体现出吴宗锡评弹观的体系。
二、鲜明的实践性
吴宗锡先生的理论研究从来都是和创作演出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有著作名为《走进评弹》,我觉得“走进”二字非常好。一个用功的评弹研究者决不能用“我们”的眼光在台下看“他们”的表演、继而用对“你们”的口吻进行评论,而要用“咱们”的视角来看“咱们”的后台和排练场,真正和创演人员打成一片,真诚地和观众做朋友,这样才能逐渐触摸到艺术的真谛。吴宗锡先生研究评弹的成就,就是真正走进评弹得来的。他曾是上海评弹团的团长,又是一位评弹作者,还是一位评弹研究者和评弹欣赏者,多重身份叠加让他能更全面地参与到作品的策划、创作、演出和打磨中,进而掌握生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为他的理论研究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开拓性
评弹艺术能有今天的景象,是众多评弹从业者和研究者不断开拓的结果,吴宗锡先生的许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具有开拓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我们重视。从前评弹只是说唱艺术,但吴宗锡先生认为“评弹是以说唱为基本手段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这是真正从从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论述。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苏州评弹走进上海后,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为跟上民众的欣赏水平,满足民众的审美喜好,逐步吸收许多姊妹艺术的艺术因子,发展成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还有吴宗锡先生的“理、细、趣、奇、味”五论,源于评弹前辈的艺诀“理味趣细技”,评弹名家陆瑞廷讲得很简单:“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功夫也”。吴宗锡先生把艺诀中的“技”改为“奇”,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真正将“五论”作为一个评弹的综合理论提出,这能充分体现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开拓性。
此外,吴宗锡先生还有很高的学养和高度的文字能力,这一点在他的著述当中体现得相当鲜明。他治学严谨,相关分析精到,也与评弹细腻的特点不谋而合。
艺术要发展,离不开创演的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评弹要进一步发展,同样不能忽视理论的支撑。传承也好,发展也好,都不能离开艺术本体和艺术个性而“夸夸其谈”,艺术理论所要做的,正是要在深入分析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艺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梳理、总结和思考。特别是在新时期下,评弹艺术面临着如何正确认识评弹艺术本真,如何坚持评弹艺术本体特征,如何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加强评弹创作,如何正确处理吸收借鉴和巧妙融合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评弹的艺术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探索和解决。《文集》当能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和方法论,为评弹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