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曲艺艺术接近一辈子了,这个行界许多人来过我家。退休多年,原在任上时虽无多大权力,但参与评定职称、奖项之类的事情比较多,则家里不乏登门求“鱼”吃的。退休后我专心写作了,除了个别“念旧情”的来家之外,客人渐渐稀少,日子趋向平静、真实。由此,孙铭泽则成为非同寻常的“另类”,他是安徽合肥市曲艺团的青年演员,住在与我居住的山东并不搭界的合肥,来济南即使乘高铁也有数小时的行程。记忆中,近两年他似乎特意来我家三次,而三次目的皆与“吃鱼”毫无关系,他是为学习、讨教、交流“打渔法”而来。他把我视为当下曲坛有些创作经验与见识的“老渔公”,这让我在满足受宠若惊的得意过后,不得不对这位姓孙名铭泽的曲坛新人刮目相看。
不久前,曾参加过一个关于相声发展问题的座谈,我提出“新相声呼唤新相声人”的观点。本来我在论文里曾专门解释,“新相声人”是为了在论述中,与那些持“相声历史上本来就是逗乐”观点的人区分,而不得已采用的“说法”。因篇幅受限,这段话在编发过程中被删除。于是“新相声人”成了某些专家批评我“概念模糊”的凭据。其实已经很多年了,我一直坚守“做新时代之新曲艺人”的观点。自打结识了孙铭泽,愈发觉得“新曲艺人”并非是我与一些曲艺前辈追寻的虚无缥缈之梦想,即使当今曲艺界为数不多,但诸如孙铭泽这样具备“新曲艺人”潜质者的存在仍是一种客观事实。庆幸在孙铭泽这样的年轻曲艺人身上,闪烁着我们期盼、追求很多年的“希望之光”。
热爱不是叶公好龙。在从事曲艺的40余载的经历中,业内许多人都以“热爱”“痴迷”自称,实话实说,给我的最终印象大多皆是“叶公好龙”。为什么?多数人经不住时间的历练。“没有20年,出不来一个曲艺好演员”,这是中国曲协老主席陶钝先生活着时发自心底的一句感慨。所谓20年,并非是“久等”,而是指曲艺演员需要长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尤其与它的观众耳鬓厮磨地交流、沟通。当急功近利、一夜爆红成为当下年轻艺人们的普遍向往、追求的时候,什么才是检验其热爱及其真假虚实的试金石?我的理解或许极端:只有耐得住寂寞、矢志不渝坚持的时间长度。当孙铭泽第三次按响我家门铃,见到他的我反而有些愕然与紧张,因为此前与他的两次交流,我有限的“曲艺常识”已经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那天,他依然面对我坐在沙发前,毕恭毕敬、非常虔诚而略有些腼腆地聆听我“胡侃”一通。对了,其间他说已在网上自订了距离我家不远处适宜、舒服的连锁酒店,似乎是在暗示我要沉下心、沉住气、慢慢道来。天哪,那一瞬间,忽然意识到人到啥时候都不能有“踌躇满志”“生不逢时”的念头;否则真遇到“孙铭泽”,会觉得一肚子的“故事”其实根本说不到俩钟头。那晚送走孙铭泽过后第一时间,我就翻阅扬州评话王少堂的《宋江》,真不晓得曲艺前辈是如何将《水浒》中一个人物,繁衍成引人入胜的一部长篇大书的。由孙铭泽的三次到家来访,我不仅对教学相长有了愈发深刻的体验,亦对后生可畏有了更加清醒的理解。孙铭泽可畏亦可爱。他用行动“纠正”了我对行界年轻人的“偏见”,亦充实了我对“新曲艺人”的“判断”:他们把民族曲艺及其优秀传统视同于信仰。因为只有如此才具备三击我家房门的胸襟,而我顶多就是一个热爱、关注曲艺发展,略有些思考的退休老头而已。
素养应靠综合体现。若按《辞典》解释,素养大概就是指人的素质及其修养。但在我认知并积极推广、传播的“新曲艺人”概念中,它的内涵更加宽泛,即不仅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也要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在熟悉艺术的共性规律的前提下,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体现曲艺艺术的独有特征,用科学、先进的曲艺理论丰富头脑和指导舞台实践,不仅台上能演,台下也会创作作品。记得那天我说到此处时,孙铭泽立即应和我说:“李润杰先生生前说过,曲艺演员不会创作如同短了一条腿。”记忆中,孙铭泽与其搭档周玉峰合作的数来宝《第三者》,曾经荣获过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文学奖,可见他们俩皆是“两条腿”一般长的曲艺人。我当年在现场看过他们哥俩的演出,《第三者》是一段剧场效果强烈、时代特点鲜明,反映“人与手机”之间博弈、争斗而最终“难以自拔”的精彩故事。当时看过后,它给予我很多联想:曲艺这种最接地气、最受大众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作品故事内容也不可缺失或缺少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否则必定日渐式微。《第三者》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它紧随时代,且用一则最贴近百姓的“手机故事”,非常巧妙、独特、适时反映了当今时代高科技与大众生活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当然不敢断言,孙铭泽便是我所呼唤、期待的“新曲艺人”,但是通过看他与搭档周玉峰自创自演的《第三者》,却让我看到了“新曲艺人”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显然,他们的自创自演,让他哥俩才艺的“独有性”得到最大可能的展示。曲艺艺谚有“演谁像谁不是谁”之说,难得孙铭泽、周玉峰用自己的表演与作品非常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它。
审美决定才艺高度。新曲艺人之素养的最终呈现,当然是其审美的高度。我觉得具体到每个演员演绎的每一个作品,是在充分展示形式美感的同时,塑造、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言至于此,必须澄清或者说强调,“新曲艺人”绝不是要与优秀的曲艺传统割裂,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继承与弘扬它。巧妙、独特地“塑造人物”,是马三立、侯宝林、苏文茂、李润杰、高英培、马季、姜昆、侯耀文、刘俊杰等一大批曲艺名家之所以“深得众心”的重要理由,也是绵延数百年的优秀曲艺文化传统。刘俊杰老师曾对我说,很多传统相声作品如《夸住宅》等,仅看文字似乎没有典型的“小人物”,但是马三立等老先生却通过表演,把一个轻浮的“小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现在的很多年轻演员都满足于“唱段子”,而很少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倘若忽略“塑造形象”这一重要的曲艺美学特征,很多表演自然走入“就事说事”的平淡与乏味。多年之前,在马街书会看过孙铭泽表演的一段快板书《杨志卖刀》,当时留下的印象极深。之后曾扫听过许多快板书演员,这位孙铭泽出自哪方?诸位众口一词回答,“他是李少杰先生的弟子,《杨志卖刀》是其‘看家活’,在圈内有‘活牛二’之称。”我当时便感叹:“此人不可小觑,难得他年龄不大便有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意识。”后来,在许多中国曲协主办的活动报道中,见到孙铭泽便倍感亲切,甚至说过:“‘眼高手低’本是一个相对概念,从本质上说,‘眼多高、手便多高’,眼界决定其追求的境界。孙铭泽的表演印证了我的这种人才鉴定观。”
求知理当陪伴终生。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这话人人会说,但真正认识到“非学无以广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的道理,尤其将它们付诸于生活与实践中的年轻人着实不多。一切事业起于人止于人,曲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理想中的“新曲艺人”,与年龄大小并无本质性的联系与关系,因为离开“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李润杰、马季、苏文茂、高英培”等这些过世老先生的名字及其代表作,“新曲艺人”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曲艺名家赵连甲先生在马季老师过世后,曾嘱咐其子马东说:千方百计一定要寻找到你父亲的那些小本子,因为他走到哪,听到哪,学到哪,用它记到哪呀。在思考“新曲艺人”话题的时候,孙铭泽之所以很自然地闪现在眼前,说到家并非他取得了多大成就,无非是他三次来访的过程令我有所感慨与感动。因为从事曲艺,过程对成就作品极其重要。马季先生倘若没有“小本子”及其记录的過程,或许其一生休想创作出300余段受人欢迎、尊敬的相声作品。今天“新曲艺人”的条件得到改善,手机、电脑、照相机、录像机等先进设备已不是什么稀缺之物,但是比较马季的“小本子”,我们的心灵、情感却距离时代、生活、大众百姓“疏远”“落伍”了许多。马季生前一直用“新作”证明着自己的成长,所以“孙铭泽们”惟有用新时代的新作品为“新曲艺人”的名分验明正身。倘若没有《第三者》与《杨志卖刀》,我只能感叹孙铭泽是一个富有学习力的曲坛年轻人,而有了它们我的表达便有了一些的底气、活力与自信。但愿他能用新作品、好作品证明到我家三次的“不虚此行”。
文字写到这儿,家里的门铃响起来了。我莫名其妙地对老伴儿说:快开门儿,或许是“孙铭泽”来了……
不久前,曾参加过一个关于相声发展问题的座谈,我提出“新相声呼唤新相声人”的观点。本来我在论文里曾专门解释,“新相声人”是为了在论述中,与那些持“相声历史上本来就是逗乐”观点的人区分,而不得已采用的“说法”。因篇幅受限,这段话在编发过程中被删除。于是“新相声人”成了某些专家批评我“概念模糊”的凭据。其实已经很多年了,我一直坚守“做新时代之新曲艺人”的观点。自打结识了孙铭泽,愈发觉得“新曲艺人”并非是我与一些曲艺前辈追寻的虚无缥缈之梦想,即使当今曲艺界为数不多,但诸如孙铭泽这样具备“新曲艺人”潜质者的存在仍是一种客观事实。庆幸在孙铭泽这样的年轻曲艺人身上,闪烁着我们期盼、追求很多年的“希望之光”。
热爱不是叶公好龙。在从事曲艺的40余载的经历中,业内许多人都以“热爱”“痴迷”自称,实话实说,给我的最终印象大多皆是“叶公好龙”。为什么?多数人经不住时间的历练。“没有20年,出不来一个曲艺好演员”,这是中国曲协老主席陶钝先生活着时发自心底的一句感慨。所谓20年,并非是“久等”,而是指曲艺演员需要长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尤其与它的观众耳鬓厮磨地交流、沟通。当急功近利、一夜爆红成为当下年轻艺人们的普遍向往、追求的时候,什么才是检验其热爱及其真假虚实的试金石?我的理解或许极端:只有耐得住寂寞、矢志不渝坚持的时间长度。当孙铭泽第三次按响我家门铃,见到他的我反而有些愕然与紧张,因为此前与他的两次交流,我有限的“曲艺常识”已经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那天,他依然面对我坐在沙发前,毕恭毕敬、非常虔诚而略有些腼腆地聆听我“胡侃”一通。对了,其间他说已在网上自订了距离我家不远处适宜、舒服的连锁酒店,似乎是在暗示我要沉下心、沉住气、慢慢道来。天哪,那一瞬间,忽然意识到人到啥时候都不能有“踌躇满志”“生不逢时”的念头;否则真遇到“孙铭泽”,会觉得一肚子的“故事”其实根本说不到俩钟头。那晚送走孙铭泽过后第一时间,我就翻阅扬州评话王少堂的《宋江》,真不晓得曲艺前辈是如何将《水浒》中一个人物,繁衍成引人入胜的一部长篇大书的。由孙铭泽的三次到家来访,我不仅对教学相长有了愈发深刻的体验,亦对后生可畏有了更加清醒的理解。孙铭泽可畏亦可爱。他用行动“纠正”了我对行界年轻人的“偏见”,亦充实了我对“新曲艺人”的“判断”:他们把民族曲艺及其优秀传统视同于信仰。因为只有如此才具备三击我家房门的胸襟,而我顶多就是一个热爱、关注曲艺发展,略有些思考的退休老头而已。
素养应靠综合体现。若按《辞典》解释,素养大概就是指人的素质及其修养。但在我认知并积极推广、传播的“新曲艺人”概念中,它的内涵更加宽泛,即不仅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也要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在熟悉艺术的共性规律的前提下,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体现曲艺艺术的独有特征,用科学、先进的曲艺理论丰富头脑和指导舞台实践,不仅台上能演,台下也会创作作品。记得那天我说到此处时,孙铭泽立即应和我说:“李润杰先生生前说过,曲艺演员不会创作如同短了一条腿。”记忆中,孙铭泽与其搭档周玉峰合作的数来宝《第三者》,曾经荣获过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文学奖,可见他们俩皆是“两条腿”一般长的曲艺人。我当年在现场看过他们哥俩的演出,《第三者》是一段剧场效果强烈、时代特点鲜明,反映“人与手机”之间博弈、争斗而最终“难以自拔”的精彩故事。当时看过后,它给予我很多联想:曲艺这种最接地气、最受大众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作品故事内容也不可缺失或缺少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否则必定日渐式微。《第三者》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它紧随时代,且用一则最贴近百姓的“手机故事”,非常巧妙、独特、适时反映了当今时代高科技与大众生活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当然不敢断言,孙铭泽便是我所呼唤、期待的“新曲艺人”,但是通过看他与搭档周玉峰自创自演的《第三者》,却让我看到了“新曲艺人”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显然,他们的自创自演,让他哥俩才艺的“独有性”得到最大可能的展示。曲艺艺谚有“演谁像谁不是谁”之说,难得孙铭泽、周玉峰用自己的表演与作品非常形象、生动地阐释了它。
审美决定才艺高度。新曲艺人之素养的最终呈现,当然是其审美的高度。我觉得具体到每个演员演绎的每一个作品,是在充分展示形式美感的同时,塑造、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言至于此,必须澄清或者说强调,“新曲艺人”绝不是要与优秀的曲艺传统割裂,而恰恰是要更好地继承与弘扬它。巧妙、独特地“塑造人物”,是马三立、侯宝林、苏文茂、李润杰、高英培、马季、姜昆、侯耀文、刘俊杰等一大批曲艺名家之所以“深得众心”的重要理由,也是绵延数百年的优秀曲艺文化传统。刘俊杰老师曾对我说,很多传统相声作品如《夸住宅》等,仅看文字似乎没有典型的“小人物”,但是马三立等老先生却通过表演,把一个轻浮的“小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现在的很多年轻演员都满足于“唱段子”,而很少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倘若忽略“塑造形象”这一重要的曲艺美学特征,很多表演自然走入“就事说事”的平淡与乏味。多年之前,在马街书会看过孙铭泽表演的一段快板书《杨志卖刀》,当时留下的印象极深。之后曾扫听过许多快板书演员,这位孙铭泽出自哪方?诸位众口一词回答,“他是李少杰先生的弟子,《杨志卖刀》是其‘看家活’,在圈内有‘活牛二’之称。”我当时便感叹:“此人不可小觑,难得他年龄不大便有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意识。”后来,在许多中国曲协主办的活动报道中,见到孙铭泽便倍感亲切,甚至说过:“‘眼高手低’本是一个相对概念,从本质上说,‘眼多高、手便多高’,眼界决定其追求的境界。孙铭泽的表演印证了我的这种人才鉴定观。”
求知理当陪伴终生。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这话人人会说,但真正认识到“非学无以广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的道理,尤其将它们付诸于生活与实践中的年轻人着实不多。一切事业起于人止于人,曲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理想中的“新曲艺人”,与年龄大小并无本质性的联系与关系,因为离开“侯宝林、马三立、高元钧、李润杰、马季、苏文茂、高英培”等这些过世老先生的名字及其代表作,“新曲艺人”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曲艺名家赵连甲先生在马季老师过世后,曾嘱咐其子马东说:千方百计一定要寻找到你父亲的那些小本子,因为他走到哪,听到哪,学到哪,用它记到哪呀。在思考“新曲艺人”话题的时候,孙铭泽之所以很自然地闪现在眼前,说到家并非他取得了多大成就,无非是他三次来访的过程令我有所感慨与感动。因为从事曲艺,过程对成就作品极其重要。马季先生倘若没有“小本子”及其记录的過程,或许其一生休想创作出300余段受人欢迎、尊敬的相声作品。今天“新曲艺人”的条件得到改善,手机、电脑、照相机、录像机等先进设备已不是什么稀缺之物,但是比较马季的“小本子”,我们的心灵、情感却距离时代、生活、大众百姓“疏远”“落伍”了许多。马季生前一直用“新作”证明着自己的成长,所以“孙铭泽们”惟有用新时代的新作品为“新曲艺人”的名分验明正身。倘若没有《第三者》与《杨志卖刀》,我只能感叹孙铭泽是一个富有学习力的曲坛年轻人,而有了它们我的表达便有了一些的底气、活力与自信。但愿他能用新作品、好作品证明到我家三次的“不虚此行”。
文字写到这儿,家里的门铃响起来了。我莫名其妙地对老伴儿说:快开门儿,或许是“孙铭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