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网在现在这样的时机启动IPO,是个不错的选择。证监会刚刚宣布QFII和RQFII双双扩容,仅QFII一项最高就可为A股带来近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仍在征求意见,看空A股扩容者也仍在观望中,总体上并不算是很坏的时机。
作为上交所启动603代码段以来的第一股,人民网(603000)的确有很多亮点。比如它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权威性,人民网的母公司《人民日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正如前几天路演时人民网总裁廖玒所说,“只有我们才能告诉你消息是不是真的”。再比如,它持有121张记者证,已在全国设立24个地方分公司,在国外还有3个海外站点。这样的采编能力,甚至超过很多访问量排名在前的新闻门户网站。
此外,尽管商业门户网站已经在“名人效应”上做足功夫,但众所周知的背景让它在政经界拥有独特的影响力。
借助中国出版集团、中影、上海东方传媒及多家平面媒体股东的资源,人民网也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储备。三大运营商的参股,也对该公司未来进军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支持。这些资源目前可能并不足以对几大门户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但与招股书中提到的“新华网、央视网、千龙网、东方网”等第二梯队的对手相比,还是有着相对优势。
但从人民网IPO公开的招股书来看,它的业务也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的短板。比如该公司几年来最大的客户是财政部,公司三成利润依赖国家税收优惠等,都可能因政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影响股东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日前公布的招股书中涉及的潜在风险多达25条,人民网招股书只罗列了9条风险,却并未提及多项公司经营指标的异动。例如,招股书披露的重大销售合同中,预收款的金额比已披露合同金额多出了6000万元,占总负债比率达80%以上,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出现了明显下降,均远超合理的范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估值问题。主承销商中信证券给出的投价报告认为,综合考虑人民网所处的行业优势和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的增长,对人民网给出16.50-21.80元/股的价格区间,预估值达21.08亿元,对应2012年市盈率25倍-33倍。这个数字意味着这家与搜狐模式类似的公司,预估的发行市盈率却是后者的一倍以上。
除此之外,过去3年中,人民网的移动增值业务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该公司却计划将募投的资金中的55%用于这项日渐衰微的项目中。而且这些项目的预算也并不尽合理,例如招股书中“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中的设备购置明细”第54项,公司拟购买的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型号为“iPhone、iPad等”,拟斥资40万元购置40台,平均价为1万元,已是市场价的一倍以上。
抛开这些不谈,由于人民日报社、中国移动和中联京华都既是人民网的股东又是客户,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监管难题。而人民网至去年6月30日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已高达5.37亿元,公司还具有每年约1亿元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而此次拟向市场融资的金额是5.27亿元,一个根本不缺钱的公司为何还要借钱呢?想必只有证监会对这些问题胸有成竹吧。
603000到底买不买?《华尔街日报》对此的建议是,如果你认定今后媒体审查会相对言论自由占上风,那就赶紧认购吧。
子公司有多家亏损
子公司人民搜索营业收入为0,却产生了逾3000万的利润。同时人民网下属子公司中,有多家出现亏损,如持股51%的人民视讯截至2011年6月30日利润为-98.12万元;持股60%的环球在线2011年1~6月净利润为-501.01万元。
单一模式存在风险
Alexa数据显示,人民网在中国仅排名47位,流量明显落后。与此对应的是,互联网整体仍处在上升阶段,包括视频搜索网站,他们的访问量都在上升,但新闻网站却有下跌趋势。如果仍做单纯的新闻网站,人民网的影响力会很小,前景也不容乐观。
决策权仍存在质疑
占绝对控股的人民日报系股东将掌控人民网运作,其他小股东完全不参与经营管理。去年9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但决策权问题如何解决依然存在疑问。
巨头注资意味深长
此次电信三巨头以及中国人寿齐注资人民网,是国企改制“任务”还是市场化探索,存在争议。据媒体报道,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曾接到投资人民网的“任务”。
作为上交所启动603代码段以来的第一股,人民网(603000)的确有很多亮点。比如它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权威性,人民网的母公司《人民日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正如前几天路演时人民网总裁廖玒所说,“只有我们才能告诉你消息是不是真的”。再比如,它持有121张记者证,已在全国设立24个地方分公司,在国外还有3个海外站点。这样的采编能力,甚至超过很多访问量排名在前的新闻门户网站。
此外,尽管商业门户网站已经在“名人效应”上做足功夫,但众所周知的背景让它在政经界拥有独特的影响力。
借助中国出版集团、中影、上海东方传媒及多家平面媒体股东的资源,人民网也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储备。三大运营商的参股,也对该公司未来进军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支持。这些资源目前可能并不足以对几大门户形成实质性的威胁,但与招股书中提到的“新华网、央视网、千龙网、东方网”等第二梯队的对手相比,还是有着相对优势。
但从人民网IPO公开的招股书来看,它的业务也的确存在着不少现实的短板。比如该公司几年来最大的客户是财政部,公司三成利润依赖国家税收优惠等,都可能因政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影响股东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日前公布的招股书中涉及的潜在风险多达25条,人民网招股书只罗列了9条风险,却并未提及多项公司经营指标的异动。例如,招股书披露的重大销售合同中,预收款的金额比已披露合同金额多出了6000万元,占总负债比率达80%以上,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出现了明显下降,均远超合理的范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估值问题。主承销商中信证券给出的投价报告认为,综合考虑人民网所处的行业优势和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的增长,对人民网给出16.50-21.80元/股的价格区间,预估值达21.08亿元,对应2012年市盈率25倍-33倍。这个数字意味着这家与搜狐模式类似的公司,预估的发行市盈率却是后者的一倍以上。
除此之外,过去3年中,人民网的移动增值业务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该公司却计划将募投的资金中的55%用于这项日渐衰微的项目中。而且这些项目的预算也并不尽合理,例如招股书中“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中的设备购置明细”第54项,公司拟购买的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型号为“iPhone、iPad等”,拟斥资40万元购置40台,平均价为1万元,已是市场价的一倍以上。
抛开这些不谈,由于人民日报社、中国移动和中联京华都既是人民网的股东又是客户,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监管难题。而人民网至去年6月30日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已高达5.37亿元,公司还具有每年约1亿元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而此次拟向市场融资的金额是5.27亿元,一个根本不缺钱的公司为何还要借钱呢?想必只有证监会对这些问题胸有成竹吧。
603000到底买不买?《华尔街日报》对此的建议是,如果你认定今后媒体审查会相对言论自由占上风,那就赶紧认购吧。
子公司有多家亏损
子公司人民搜索营业收入为0,却产生了逾3000万的利润。同时人民网下属子公司中,有多家出现亏损,如持股51%的人民视讯截至2011年6月30日利润为-98.12万元;持股60%的环球在线2011年1~6月净利润为-501.01万元。
单一模式存在风险
Alexa数据显示,人民网在中国仅排名47位,流量明显落后。与此对应的是,互联网整体仍处在上升阶段,包括视频搜索网站,他们的访问量都在上升,但新闻网站却有下跌趋势。如果仍做单纯的新闻网站,人民网的影响力会很小,前景也不容乐观。
决策权仍存在质疑
占绝对控股的人民日报系股东将掌控人民网运作,其他小股东完全不参与经营管理。去年9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但决策权问题如何解决依然存在疑问。
巨头注资意味深长
此次电信三巨头以及中国人寿齐注资人民网,是国企改制“任务”还是市场化探索,存在争议。据媒体报道,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曾接到投资人民网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