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突破则是医学新一轮的革命。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医学教育作前瞻性的思考,推动医学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开展,注重了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新道路,将深刻影响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反映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高水平的授课教师梯队,这些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基本条件保障。重点是加强课程内涵的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持续、深入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必将带动教研室的教材建设,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依据本学院的具体定位,结合本学科的现状,我院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辅助”的学科定位。“一个中心”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两个辅助”即科研辅助教学,外检辅助教学。
要突出形态学教学的特色,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切片标本,将病理学变化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更好地认识、理解疾病;突出实践性特色,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十分突出的形态学学科,在课程建设中本学科着重突出了“实践”。通过大量病例分析,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观察大量标本、切片,参观病理标本陈列室,参观及参加病理取材、切片,以及参观尸体解剖教学等工作,学生增强了实践工作能力,提高了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思维,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教育技术,建立了病理精品课程网页和多功能、设备先进的显微形态互动多媒体教室。
2.人才培养目标
病理学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及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临床表现和结局。我院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的新进展,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专业的学习、参加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述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发病、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并且积极结合临床,使学生初步掌握病理学基本检验方法、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技术。
3.建立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
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课—实验课—网络教学—病理讨论—病例分析—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知识竞赛—临床病理见习等多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病理学知识,使学生对病理学知识掌握更深入、更广泛,并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以实验课教学为重点,以实践性教学为补充。具体内容以总论基本病变和各论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采用实物标本、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网络的综合形式。临床病理讨论以学生独立讨论分析临床病例为主,教师启发总结为辅,旨在使学生掌握临床病理联系。加强病理学知识竞赛和临床病理见习,体现病理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将病理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件(讲义)、实习指导、习题等制作成网络资源,则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4.建立与综合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要采取以系统、以问题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病理与临床相结合,实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科学诊断思维的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开展实践性教学,建立生命科学馆病理学课外教学基地,提供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并附有简短描述,提供良好的课外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课,建立多媒体同步教学实验室,通过纤维摄像系统、数码显微镜、电脑、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实现切片同步教学工作;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参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欲望。在活动中我院还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学术氛围更加浓厚、更有利于学生禀赋和潜能充分发展的宽松的环境。
当前的医学教育要根据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立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积极吸纳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校内教学与基地教学、社区教学相结合。同时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积极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新的知识传播途径和方式,加强校园网或局域网络的建设;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起层次和专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反映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高水平的授课教师梯队,这些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基本条件保障。重点是加强课程内涵的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持续、深入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必将带动教研室的教材建设,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依据本学院的具体定位,结合本学科的现状,我院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辅助”的学科定位。“一个中心”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两个辅助”即科研辅助教学,外检辅助教学。
要突出形态学教学的特色,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切片标本,将病理学变化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更好地认识、理解疾病;突出实践性特色,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十分突出的形态学学科,在课程建设中本学科着重突出了“实践”。通过大量病例分析,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观察大量标本、切片,参观病理标本陈列室,参观及参加病理取材、切片,以及参观尸体解剖教学等工作,学生增强了实践工作能力,提高了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思维,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教育技术,建立了病理精品课程网页和多功能、设备先进的显微形态互动多媒体教室。
2.人才培养目标
病理学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及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临床表现和结局。我院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的新进展,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专业的学习、参加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述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发病、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并且积极结合临床,使学生初步掌握病理学基本检验方法、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技术。
3.建立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
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课—实验课—网络教学—病理讨论—病例分析—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知识竞赛—临床病理见习等多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病理学知识,使学生对病理学知识掌握更深入、更广泛,并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以实验课教学为重点,以实践性教学为补充。具体内容以总论基本病变和各论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采用实物标本、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网络的综合形式。临床病理讨论以学生独立讨论分析临床病例为主,教师启发总结为辅,旨在使学生掌握临床病理联系。加强病理学知识竞赛和临床病理见习,体现病理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将病理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件(讲义)、实习指导、习题等制作成网络资源,则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4.建立与综合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要采取以系统、以问题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病理与临床相结合,实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科学诊断思维的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开展实践性教学,建立生命科学馆病理学课外教学基地,提供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并附有简短描述,提供良好的课外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课,建立多媒体同步教学实验室,通过纤维摄像系统、数码显微镜、电脑、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实现切片同步教学工作;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参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欲望。在活动中我院还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学术氛围更加浓厚、更有利于学生禀赋和潜能充分发展的宽松的环境。
当前的医学教育要根据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立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积极吸纳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校内教学与基地教学、社区教学相结合。同时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积极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新的知识传播途径和方式,加强校园网或局域网络的建设;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起层次和专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