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水井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的振兴与宜居,在当下人看来未必与水井有关。但是,乡村生活的文化情愫,却离不开饮水之源。
  一口水井从大地深处,滋润着村庄,留住乡情与记忆。曾经是全村老少珍爱的生命之源,不仅养活了村庄的人,更是一座村庄的“同心圆”,村里人爱之护卫之,视同自己的眼睛。
  我的出生地,诏安后港新圩村,原是解放前开辟的“圩”,这里房子的格局就是回字形留有四个门,其中北边有个“圩门”。家家有阳台、店面。在格局未被打破时,曾经是一个繁荣富庶之福地。村子的南边和北边各有一口水井。北边的井几代人饮用于此,还吃出了不少老寿星。井口直径才一米多,记得有人可以双脚和双手撑着井边井沿下到井底。它是珍贵而深刻的,来自黑暗的地层,直径大概一米多,透过深深的瞳孔,与无边的空中相联相映照的是清冽的水面。一眼望到井底的一块长长的木板,据说,木板底下压着木炭净化水质。
  家乡的水井给我留下许多乡村生活的记忆,温馨又滋润心情。深深感受故乡井的珍贵。我曾经听了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去井边看看是否奇观出现,当日正午时,井水上面微微晃动的灿烂阳光像闪光的镜子,并未浮现人影儿。印象中井水清爽甘洌、解渴、消暑,夏天时,咕嘟咕嘟喝一瓢,用井水泡蜂蜜,喝了觉得赛神仙,更具宋代诗人范成大所说的“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的味道。反正自从开辟这个村庄至今,百年不竭,滋养了村庄的几百人,不像有的地方的井水,要么带有淡淡的咸味,要么含氟过高,喝了牙齿长斑,要么泉眼不通水出如油吝啬而枯竭。
  村子漫长的历史与沧桑,在井边口头文学中代代相传。水井旁,是村中最热闹,最欢乐的地方。一大早,就有赶来挑水的人。家家户户,你挑我挑,络绎不绝,巷道里,传着踢踏的脚步声,彼此招呼声。井边堪称主妇们的天然会所,每日捣衣、洗菜、挑水的源源不断,集聚在一起手里忙着,嘴巴也爱啐啐念,把敞开门户的乡村秘密,新闻旧事一起翻版的播音扩散。井边有时是热闹的,要是谁不小心把吊桶掉到井底,便有人双脚撑开紧贴井壁下去,捞起小吊桶。夏夜,星光下,女人在井边嬉闹、闲聊、冲澡,井的周围是男人止步的禁地,这似乎成了乡规民约,大家自觉遵守。寒冬的中午,井水温暖,阳光明丽,到井边洗头的村姑老妇也相伴而至,洗完头发就在井边的围墙上吹风、晒太阳。如画一般的是乡村女子梳着两根长辫子,用竹扁担颤悠悠地挑水,另一只手提着菜篮子或者洗好的衣衫,优美的腰身、胸部和竹扁担一道很有节律地颤动着,走在村中小巷的情形,更是消逝在岁月河中的一道风景。
  那口井是村里几十户人家的“大水缸”,特别在岁末,冬季少雨,泉眼细细,经常缸底朝天,但是,这口井总能让全村人喝足。在井边,听铁桶扭动时“吱吱吱”的声音,以及铁桶落地时熟悉的“咣”的响声,似乎更有诗意和田园味。中午,艳阳灿烂,小媳妇们拿来衣物,在井旁洗。井旁,有人在干活,有人在闲聊。小孩子跑来跑去。夏天中午,村妇们把拆开的毛衣线用开水和着苏打烫着,把弯曲的毛線烫成直的,一圈一圈的穿在竹竿上,然后在井沿上晒干,五颜六色的毛线真是插在井边的小彩旗。水井旁淳朴的,浓浓的乡村气息凝聚成乡情的酒,喝同一口井的人有了休戚与共的情感。
  有一年,天,好像破了,雨水连绵下了好久,叫“四十九日黑”,有时倾盆雨水下得天翻地覆,顷刻间倒下了天河之水,把池塘、道路、水田都倒满,可是,井水水位却差不多,也不会因洪涝变得浑浊。一口井,养活一个村庄的几百人,我觉得有一些神奇又美妙的难解的谜。
  井水是村里的眼睛备受呵护。端午节的中午十二点,村里有到井边打“午时水”洗脸的习俗,母亲每年端午就用午时水加上石榴花枝,全家洗脸,还说“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小时候就听母亲说井公公井婆婆不许小孩往井底吐口水,扔垃圾,更不要往井里撒尿,会冲撞井神,降祸。那年,我外出读书,全村集资“淘井”,清洗淤泥,加固井壁,修筑井台,设置水槽,泉眼通畅,水愈加清澈甘醇。修井完毕,全村吃汤圆,离乡外出的也要回去,如果不能回去,也要寄内衣去,否则,视为“背祖”,得三年之后才能回去。在故乡情结中,“背井离乡”是人生一大苦事。
  我小时候最为害怕的就是到井里挑水,那可是技术活。一个小吊桶,放进井底,晃几下,小吊桶嘴一歪,满满地一桶水,攥紧小吊桶的绳子打好水,还要提上来,用扁担挑一担水回家,刚开始挑不起,肩膀受不了,走几步水就洒光了,用菜叶放在水面上,竟然把水挡住了。挑水,确保水缸有水,是苦力活,技术活,往往是村里小媳妇们的必修课。当亚湖水库的自来水终于来到小村时,乡亲们肩膀卸了扁担,妇女们也解放了不少,水井也渐渐退居生活的主阵地,被人糟蹋冷漠以对。村子南边一口清澈的水井,井边插上许多条白色水管,通到周边人家家里,需要时打开电闸轰隆隆地响起,白色水管就颤抖着,水,哗哗流到门前的缸里了。井边看起来就像一位病危的人,浑身插上针管一样。前天回老家,见井边的池塘水呈青铜色,心里一震,到井边探视,有几位乡亲在井边洗菜洗衣服,我随手打一桶水,手劲差矣!提到井沿已经剩下小半桶,见水清冽如故,正要喝几口,被她们好心拦住,说是不远处有条废水的排污沟,污水到底会不会渗透到水脉?整个村庄已经没有人饮用这口一两百年的井水了。好困惑,养育生命的水井,也面临着时代的淘汰。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老井,甚至很出名,有的成了枯井、废井,它们曾经和故乡的水井一样不仅养人,也养心,养记性。可是,无论它们多么珍贵还是平常,在我心中如过眼云烟,唯有自己喝过的故乡的水才有离乡牵扯的万千思绪。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水井里的水,就是赖于生存的源泉。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村庄的地下,都可以深挖到清洁能饮的水。有些村庄,挖遍每一寸土地,都找不到可用的水源。找到水源的地方,就是宝地。所以,我们的祖先,一旦找到好的水源,就用石砖精心砌制,细细保护。乡村的水井,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宝贝!
  只要心存故园,今生牵扯不断的乡情便会随着生命旅程的加长而“叠加”,小山似的堵在胸口难以消释。村边日渐增多的新楼房,虽然是物质进步的标杆,空心的老村老房子依旧守着残年,还有极为便捷的生存方式填补不了的精神断裂层将由什么来充实?现在天然的资源井水难免受到挑战,好多日渐式微与灭绝,当然啦,井水也极有个性,用则进,不用则退。我觉得是否可以来个水井大检验,名优井水得以保护、珍视,继续千百年来滋养生命的功德?!我不敢想象,也很害怕,什么时候故乡的水井也枯干了,老化了,里边堆满乱石杂草,井盘歪到了一边,没有了光泽和生机与活力,乡愁也似断了线的风筝。
  历史不是可以割断与超链接的,乡村可迁徙,水井却不动,井枯了,人离,村空,乡村便消失了。镶嵌在村庄上的水井更像透射着光芒的眼睛,泛着岁月的波光,乡村振兴,也需要留住记忆长线的水井,留住乡村生活曾经的样板。水井,无疑是一个村庄的基因或指纹,镌刻乡村生活的历史标签。
其他文献
家乡诏安,有一美食,名字有点怪,叫猫仔粥。  在诏安县城,特别是中山路两侧,有许多饮食摊点,这些摊点一般都会煮猫仔粥,虽然大同小异,但味道优劣有别,比较著名的,是“臭头猫仔粥”。  臭头是一个人的外号,光头,无须,衣着朴素而干净,除专注于煮粥外,不苟言笑。他的粥摊开在九户市场的一个角落。每天傍晚,臭头出来摆摊,在九户祠堂西侧墙根下的土埕上摆一个台子,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盘盘闪着光泽的新鲜食材:马鲛
期刊
某天,意外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听到自己的文字《寻找温暖》:  “恍惚间,忽然想起一个词‘远方’,远方到底有多远,远方究竟有什么呢?说起远方,总会浮起诗意的氛围,总想着远方的某个地方会有桃花源似的落英缤纷,有着最纯净的生活。而我,总在想象自己正奔向远方。开始喜欢火车奔驰的意象,在钢轨上,可以快意地奔向远方,一路穿过高山、田野、河流,领略无数的风景,完成最诗意的旅程。  但我永远无法领略许多风景,
期刊
香港路北端横卧着东西走向的府口街、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香港路从南至北分为:旧桥头、南门头、南市街、双门顶。我有许多中学时代同学的家均居住于此。旧桥头的吴惠芬,南门头的许宝华、陈琛琛,南市街的王士林、章良海、谢茂贵、赖美华、林贻泾,双门顶竹椅社的庄俊钧……我们都是漳州二中老三届老高三的同学。香港路地处漳州古城中轴线上,也许是受到一箭之遥的文庙的眷顾,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旧桥头的高庆狮(惠芬同
期刊
可不可以把你吐出的泡沫  当做花开,那些白茫茫的水之魅影  可不可以当做一次纯净的洗涤  然后落日被重新打撈,回到  内部的燃点  哦,落日突围海的困境  火辣辣的激情喷薄。天空拉开日子的  衣袋。海让出盐晶,水草和鱼类的睡眠  可不可以把海鸟的叫鸣  当做梦想的号角。我的女神怀抱珍珠  她吞噬光华,她在光华中受孕  海 安静下来  我看见半坡的星火一闪一闪  一闪一闪的还有苦难的双眼  它睁开一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汾水关,离我家仅几里路程。汾水关是324国道上,福建与广东交界处一个天然的壑口,壑口两侧群峰列障,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小时候,我经常和祖母,步行经过汾水关到广东省饶平县走亲戚。祖母从广东嫁到福建。每逢娘家节日,祖母都会回娘家走走。小时候的记忆里,汾水关周边尚无人烟。  十来岁时,我和姑姑、姑父等几个人到广东饶平县黄冈镇看戏。至今依然记得看的是潮剧《十五贯》。剧中“
期刊
一  1930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海风徐徐中有些凉意。在厦门前往漳州的路上,沙土纷飞。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与军委书记的王海萍,前来为陶铸送行。罗明说:“该说的话,此前都已经说过了。”陶铸点点头,默默地握着罗明的手,继而又去握王海萍的手。无言地道别,成了他们内心展示的风景。  领导们离开后,陶铸拥抱了叶炎煌。他说:“在厦门,你帮我很多,这不,搭乘的这辆马车,也是你老兄帮忙联系的。谢谢了!”  叶
期刊
平和多山,上千米的山峰就有31座。最有名的是灵通山,火山地质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为有“南方的悬空寺”灵通岩而成名已久,黄道周也曾登临留墨。最高的是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如今茶香满山,不久也将樱花满园。这两座山的风景不在山顶,灵通山则是悬崖峭壁,不易攀登,我心有所想,却都没能爬上山顶。我真正登顶的是平和的第二高峰,平和與永定的界山仙洞山,海拔也超过1500米了。山顶上有座石垒的小庙,香火很旺,
期刊
尽管中国绘画著述里关于黄道周的记录稀少,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研究其绘画作品的兴趣。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现东山县),自幼聪敏好学,曾游学于闽广一代,有“闽海才子”之誉。天启进士,南明福王、唐王之重臣,率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黄道周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他博学多才,精通理学、易经、诗文、书画。乾隆帝评价其为“不愧一代完人”。  傅抱石编
期刊
作家莫言说:从某一种意义来讲,看电影确实比吃饭重要。这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经历过大饥荒的苦难,可还是把看电影看得比吃饭重要,宁可饿一天肚子换来看一天电影。作为七零后,我没有经历过饥饿年代,但是从小也很喜欢看电影。小时候农村没有电,没有电视,看电影只能在室外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露天电影。说起露天电影,在中国农村,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不会陌生。打我记事起,每逢村里放映电影,我都是在妈妈的背上跟随她
期刊
一个人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或从某山区来到某座城市,为的是等待机会,争取机会,把握机会,飞黄腾达,实现人生的某个重要的转折,可是,机会一次次的擦肩而过,他失望了,也衰老了,于是就感叹命运捉弄人。他每天不停地忙碌着,拼命地工作着,后来终于实现人生预期的愿望,却因此失去了许多东西,包括与爱情一次次地擦肩而过,最后孤零零的身影被夕阳一再拉长,这种凄美的结局,确实会给人以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人生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