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错字了怎么办?

来源 :红领巾·萌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是草稿一类的需要反复修改的文章,古人也会用笔涂涂抹抹(如左图,和我们现在一样)。
  如果是稍微正式一些的作品,古人则会用笔在错字右边加一个点,表示这个字不要了。如果漏写了字,在上一个字的右下角补上就可以了。
  另外,也可以涂抹雌黄来盖住错字。雌黄也算是涂改液的老祖宗了。它是一种矿石,有剧毒。如果你想烧了它,对不起,它会放出有强烈蒜臭味儿的有毒烟雾。
  正因为雌黄可以用来改字,后来,人们就用“信口雌黄”这个成语来形容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除了用来改字,古人还把雌黄用于作画。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所使用的黄色颜料中,人们就发现了雌黄的存在。
其他文献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存有对课改的茫然,马坪学校经过5年大胆尝试的“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快乐高效的。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游褒禅山记》通过叙写游山观洞过程,抒发了作者因游览而生发的感慨,揭示出“奇伟美景常在于险远、学者应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将一次寻常的游山观洞经历叙写得情趣盎然,理趣横生,完全得益于作者采用表面记游,实则议论说理的写法。  全篇文章记游和议论的部分,从篇幅上看虽各占一半,从内容上看则巧妙融合,浑然一体。在记游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生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生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在一一回应前文。文章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