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仅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二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金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果。即强化集体备课。由于要体现新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传统的备课的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备课突破传统习惯,只要体现探究思路的简案;二是千方百计搜集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三是强化课后记;四是提倡首次课后及时交流,让其他同事借鉴分享、修改方案。对于成功的案例,及时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分享智慧果,讲求个性色彩,从而保持多样化的教学。
2.探索新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的舞台。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更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聚焦小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的教师。我们将现实的具体问题聚焦成一个个小专题,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组去攻关,或申请课题立项正规研究;或搜集资料尝试改进单干等。学期末,提炼的专题大致有十几个。如:实验改进、分单元的专题、小组的教学、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活动的构建、训练体系、学习评价、开卷考试……事实证明,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和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了解“课改”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利于教研教改行为形成合力、汇聚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4.结合校本课。即将化学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由于“课改”化学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的拓展思维时空,我们根據教科书“形散神聚和“弹性十足”的特点,从两个方面结合校本课程的进行开发。一是开展化学五小活动。如绝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开展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设计等实践活动。于是,我们结合教科书将一些有兴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课题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课程。二是开展综合活动,即将化学中有关社区的活动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一次调查多科协同、多种收获。如关于水厂、垃圾站、煤气公司等的参观访问,就是这样。
二、评价新方式,考改新突破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教与学的评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更引人注目,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重点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案,力求使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于完善。
首先,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中让各校自主探索。有的设计程度不同的两套题,供学生选用。有的在开放实践题上下功夫。有的在试题导语上做文章,如市五中尝试用“化学家的名言”代表题型说明等。
其次,是对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质性评定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总结一些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包括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全程式、专题式、集体小组式来进行。在评价策略上,注重挖掘闪光点,设置创见奖,创构表现场;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袋为主,辅以教师的质性评语。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另一块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评价?我们进行研究,确定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方案,采取“题目公开、自主选择、现场表现、延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初步实践,学生欢迎,但工作量太大,打算与平时实验结合,由学生决定哪个实验作为评价的对象,若不满意则再次表现后评价。
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试验。课改专家所存学校随机抽取分班级(学生情况大致相当的)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评价方式中的开卷、闭卷形式的利弊,力争为中考化学采取哪种形式进行纸笔测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测试后的分析告诉我们,开卷是可行的。
三、感悟新课改,打造代表作
对于化学新教材,大家感悟深刻。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要切实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要体现探究、关注四基,张扬个性、追求共鸣。有的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关键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说,要善待好生,他们是自我立身的需要;要关注潜能生,他们是教师心中的上帝,要与他们共享、共探、共鸣、同乐、同喜;要关心中间层,他们是教师投入精力追求事业成功、成长为教育家的助推器。有的教师建议,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在研究学习策略上要聚焦突破,打造代表作。
四、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
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惑,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配套:1.化学单科独进,氛围、评价不配套。因而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2.管理不配套:化学探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许多具有创新性,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教师累,尤其实验员工作量大为增加。学生要求开放三室,特别是实验室,但教师精力、实验经费如何保证?3.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不配套等。4.人力资源及传统的思维惰性给工作的压力更大。虽有诸多问题,但前途光明。我们信心百倍,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使“课改”结出丰硕的成果。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仅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二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金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果。即强化集体备课。由于要体现新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传统的备课的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一是备课突破传统习惯,只要体现探究思路的简案;二是千方百计搜集教学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问题情景;三是强化课后记;四是提倡首次课后及时交流,让其他同事借鉴分享、修改方案。对于成功的案例,及时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分享智慧果,讲求个性色彩,从而保持多样化的教学。
2.探索新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新的教学方式,更给化学教学搭建了创造的舞台。教师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内容必须更贴近生活与实际,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实践情境,设置有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为此,我们大胆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聚焦小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的教师。我们将现实的具体问题聚焦成一个个小专题,或自主去探求,或小组去攻关,或申请课题立项正规研究;或搜集资料尝试改进单干等。学期末,提炼的专题大致有十几个。如:实验改进、分单元的专题、小组的教学、如何防止两极分化。活动的构建、训练体系、学习评价、开卷考试……事实证明,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和突破,有利于促进教师了解“课改”的深刻内涵,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利于教研教改行为形成合力、汇聚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4.结合校本课。即将化学课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由于“课改”化学教材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灵活学习知识、研究处理问题、动手操作实验的拓展思维时空,我们根據教科书“形散神聚和“弹性十足”的特点,从两个方面结合校本课程的进行开发。一是开展化学五小活动。如绝大多数学校都结合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开展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小设计等实践活动。于是,我们结合教科书将一些有兴趣的或者可以拓展延伸的课题形成系列性的校本课程。二是开展综合活动,即将化学中有关社区的活动与语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一次调查多科协同、多种收获。如关于水厂、垃圾站、煤气公司等的参观访问,就是这样。
二、评价新方式,考改新突破
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教与学的评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命题的导向更引人注目,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重点研究探索新的评价方案,力求使化学新课程改革趋势于完善。
首先,在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中让各校自主探索。有的设计程度不同的两套题,供学生选用。有的在开放实践题上下功夫。有的在试题导语上做文章,如市五中尝试用“化学家的名言”代表题型说明等。
其次,是对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质性评定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总结一些较有效的方式方法:包括在过程评价中,采取全程式、专题式、集体小组式来进行。在评价策略上,注重挖掘闪光点,设置创见奖,创构表现场;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工具以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袋为主,辅以教师的质性评语。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另一块重要内容,如何进行评价?我们进行研究,确定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方案,采取“题目公开、自主选择、现场表现、延时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初步实践,学生欢迎,但工作量太大,打算与平时实验结合,由学生决定哪个实验作为评价的对象,若不满意则再次表现后评价。
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期末考试中也进行了试验。课改专家所存学校随机抽取分班级(学生情况大致相当的)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评价方式中的开卷、闭卷形式的利弊,力争为中考化学采取哪种形式进行纸笔测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测试后的分析告诉我们,开卷是可行的。
三、感悟新课改,打造代表作
对于化学新教材,大家感悟深刻。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要切实突破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要体现探究、关注四基,张扬个性、追求共鸣。有的化学教师认为,化学课关键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说,要善待好生,他们是自我立身的需要;要关注潜能生,他们是教师心中的上帝,要与他们共享、共探、共鸣、同乐、同喜;要关心中间层,他们是教师投入精力追求事业成功、成长为教育家的助推器。有的教师建议,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在研究学习策略上要聚焦突破,打造代表作。
四、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
新课改实验也有几多困惑,阻拦多。化学课让学生探究,学生爱学,教师难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不配套:1.化学单科独进,氛围、评价不配套。因而教师担心时间不够,担心探究的重点不是考点等。2.管理不配套:化学探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许多具有创新性,实验准备工作量十分巨大。教师累,尤其实验员工作量大为增加。学生要求开放三室,特别是实验室,但教师精力、实验经费如何保证?3.社区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不配套等。4.人力资源及传统的思维惰性给工作的压力更大。虽有诸多问题,但前途光明。我们信心百倍,合力再登攀,何惧阻拦多。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使“课改”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