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生活,从豁达的心态开始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近一年来整形诊室的患者,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位名叫玉梅(化名)的姑娘。因为我觉得,她应该是所有患者的楷模,甚至是我们所有人生活态度的楷模。
  她,为了年轻而来
  玉梅74年生,就诊时近40岁。在这个年龄段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的诉求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为了看起来年轻一些。
  “我太阳穴太窄,眼窝塌陷,颧骨太高,嘴巴有点突出,显得很憔悴,你看有没有方法改善?”我仔细端详玉梅,坦率地说,她有一张很周正的脸,她说的问题虽然存在,但都在合理的脸部比例内,仅仅属于“瑕疵”级别。不过,眼窝确实太深了,尤其是眼睛睁大时,给人一种过于沧桑的感觉。
  “我能看看你十年前的照片吗?要标准照。”她拿出了身份证。证件照里是一位有棱角,却不失圆润的姑娘,没有她所描述的那些缺陷,眼睛大且炯炯有神,眉弓和眼睑之间的凹陷有些许高加索人的样子。难怪她不满意现在的状态,岁月确实带走了她脸上的青春。从机制上讲,她现在的这些问题主要源于软组织的瘪陷,可以通过自体脂肪注射增加容量,从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她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一名乳癌术后患者
  对照玉梅十年前的照片,我在她的脸上画了一张脂肪注射分布图,有点类似作战地图。之后,她与我约定了手术时间,一切都没什么特别。如果不是手术当天她告诉我,她是一名乳癌术后刚刚一年的患者,她的名字会和大多数手术过的美容者一样,只是留在病案室的记录里。
  “我一年前因乳癌做了乳房切除,现在放疗、化疗都已经完成了,病情很稳定。”入院体格检查时,玉梅边解衣服,边这样对我说,平静的语调就好像说“我前两天感冒过,已经好了”一样。还好,她的乳头还在,虽然没有了乳房的轮廓,却也没有横亘于胸前的狰狞瘢痕和僵硬的胸壁。
  “那么,你确定要做这些美容项目吗?”从内心深处,我不太愿意为有这样病史的患者做美容手术,因为我的潜意识里总认为,保命才是她们第一应该考虑的事情。可是面对玉梅,拒绝的话总难说出口,因为不管她经历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现在她已经拥有比健康的人更健全的心智,或者说,她根本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我特意亲自和玉梅进行了术前的谈话和签字。“玉梅,你即将进行的手术,虽然创伤不大,但是我必须告诉你手术的风险。脂肪注射进行面部填充,尤其是颞部和眼睑的填充,如果发生栓塞或血管痉挛,是有失明甚至生命危险的。”
  “何医生,我查过相关资料,这些我都知道,没关系的。即使不做这项手术,我也有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可能。走在路上,或者坐在家里,也不能躲过生命中的某些灾难。如果总考虑这些,人生将不会有片刻的乐趣。我要按照我的理想,过我的生活。如果做这些手术可能影响我的健康,那不做手术,看着这张憔悴的脸,心情的不愉快更会影响我的健康。”
  面对这样的患者,我哑然了。
  她用行动告诉我:我们应该这样拥有快乐的生活
  手术并无悬念,我们利用纯化好的自体脂肪为玉梅修饰了上睑的凹坑,丰满了太阳穴,填平了眉间的凹陷,抹平了有点下垂塌陷的鼻唇沟,将下巴做了一点延长和前突。当玉梅从麻醉中清醒,恢复了面部表情,和我正常对答后,我忽然有一点恍惚,有一点空白,却又百感交集。
  人生八九十许,生如欢宴,死若离别,有的人健康平顺地走过几十年,有的人却要经历七灾八难,更有人连涉险过关的机会也没有,在不该走的时候匆匆离去,甚至来不及告别:比如不久前失事飞机上的乘客,比如新年踩踏事件中的罹难者,比如那些突然间遭遇医暴的医生。其实,每个人并不知道下一刻等待自己的是什么,那些飞往异地的游客,那些兴高采烈庆祝的市民,那些兢兢业业为患者诊病的医生,怎会想得到有什么样的灾难等在前面。
  如此,我们便不再旅行?如此,我们便不再庆祝?如此,我们便不再做医生?不会的,我们还是要乘坐飞机,我们还是要联欢,医生这个行业也不会因为几次伤医杀医事件而“绝后”,患者也不会因为医院里有不治身亡的患者而不再就医。相反,我们会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安全,我想没有人会怀疑航空部门正在加强飞行安全,安全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医院正在全力救治伤者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过好生活?我想玉梅的态度给了我们最好的启发,她没有因为疾病而倒下,而是由此激发出更豁达的生活态度。不管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都只是一个阶段、一种味道、一笔财富,以后的人生须为此而更丰满,而不该由此而颓废。消极的人生了无趣味,积极的态度才让人生华丽精彩!
  何大夫讲述的整形美容故事在上期杂志和微信平台刊出后,文中尹老师咨询的眼袋问题得到不少网友和读者的关注,他们深受眼袋困扰好多年,在微信平台向何大夫咨询。以下取2则被问及频率最高的问题,请何大夫回答。
  1. 去除眼袋后,多久可以恢复?
  网友:上期专栏文章中,尹老师咨询的眼袋问题,我也深有同感。我40多岁了,眼看眼袋一点点变大,一直想去医院处理,却怕被人笑。请问随着年龄增长,眼袋真的会越来越大吗?如果想用手术去除眼袋,术后需要几天才能恢复?
  何乐人:由于下眼睑前壁结构(尤其是眶隔)松弛薄弱,致使眶内容物(主要是脂肪)凸出,形成所谓的眼袋。眼袋多数是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少数与遗传有关,发病较早。由于眼袋的出现使人显得衰老,所以下眼袋畸形矫正是很常见的年轻化手术。根据皮肤是否松弛,手术可以分为内路(结膜入路)和外路(经皮入路)两种方式。内路手术完全不留痕迹;外路手术在睫毛下缘有痕迹,但不易被发现。术后5天可拆线,早期多数有肿胀和淤斑,约3周可以恢复。
  2. 眼袋去除后,可以一直维持“无眼袋”的状态吗?
  网友:眼袋用手术去除后,还会重新长出来吗?如果眼袋“死灰复燃”,是不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手术,才能保持刚手术完的状态?
  何乐人:眼袋手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人显得年轻化,但术后并不能永远维持在刚手术完的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和眼睑还是会出现松弛,如果必须,可以再次手术。但是一般情况下,术后的状况会比从来没有做过此类手术显得年轻。
  收看更多何大夫的专栏文章,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众医学”微信,点击下拉菜单“微专栏”,进入“美人是这样炼成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代表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众所周知,决定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早发现、早治疗。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坚持定期体检,一旦出现“报警”症状,及时就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因为害怕、害羞或怕麻烦,轻易放弃了体检,或因为体检项目“不对路”而错过了发现和干预肿瘤的最好时机,抑或是因为对肿瘤发出的“预警
生活实例 68岁的陈阿婆平时身体较好,很少去医院看病,从不测量血压,也未发现过血压升高。前天晚上,陈阿婆生气后突感心慌、头晕、恶心,家人赶忙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护士测量血压为180/90毫米汞柱,医生给她含服了一片硝苯地平普通片,20分钟后,陈阿婆的血压开始下降,1小时后测血压90/50毫米汞柱,出现面部苍白、胸闷、视物不清、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四肢冰冷。陈阿婆家人紧急将她转到某三甲医院,经心内科
专家简介  陈子江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组长。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学及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乙肝肝硬化目前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只要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抓住抗病毒治疗这一关键环节、保持肝脏血流量及对症处理,病情完全可以稳定,甚至肝硬化可以得到逆转。但不少病人急病乱投医,盲目救治,只会加重病情,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  从“祖传秘方”到“基因疗法”  现在,发达的网络已成为不法之徒兜售各种“祖传秘方”的便捷途径。在南方某市一家区级医院,曾有一个宣称治疗乙
生活实例  65岁男性,一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抢救成功,医生在其闭塞的冠状动脉内放置了支架。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稍活动后气急、乏力、心悸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即EF值)为30%(正常时应>50%),医生建议其植入心脏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但患者因多种原因拒绝了。一个月前,该患者在讲话时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呼吸停止,
孩子是否“缺钙”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热点,孩子各种各样的表现都被有意无意地指向与“缺钙”有关。孩子枕秃、肋骨外翻,孩子睡觉不安稳、出汗多,甚至孩子胃口差、长不高都会被认为是“缺钙”引起的。补钙粉、吃钙片也成了不少孩子的日常“功课””之一。然而,孩子真的“缺钙”,真的需要补钙吗?  判断缺钙与否:尚无可靠方法  要搞清孩子是否“缺钙”还真不容易。虽然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如何便捷、准确地判断人体的钙营养
你是否发现自己腿上出现如蚯蚓状的青筋,皮肤颜色呈浅褐色或出现湿疹,站立时下肢酸胀或疼痛不适?那你也许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先别着急,静脉曲张分轻重,治疗也不同,请细看下文“对号入座”。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与病情对上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徐欣  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多数病变发生在大隐静脉,成年男性及成年女性出现大隐静脉曲张的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疾病,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5.5%,高血压患者数约2.7亿。  人到中年,切勿忽视高血压  由于工作紧张、繁忙,生活节奏快,体育锻炼时间少,以及发胖等原因,导致高血压在中年人群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态势。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多见,第一次发现高血
主任 周彩存(教授)  距媒体报道第一例肺癌至今已100余年,在这100年间,肺癌已经从“不引人注意”的疾病,变成了癌症病人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死因调查结果显示: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取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肺癌在过去30年增加了4倍多,升幅最大。目前,我国每年有近50万肺癌新发
专家简介  高鸿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心理行为发育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委员。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治,特别对多动症、孤独症、不明原因躯体症状的诊断处理具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周三下午  生活实例  爱的错位  皓皓父母都只有初中文化,因忙于经营企业,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小学,晚上住老师家。父母认为老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