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原因研究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应的控制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骨外科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9例,详细分析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引发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在患者发生感染后通过科学处理感染切口观察效果。经过仔细分析得出,引发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患者受伤类型、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实施季节等。经过精心呵护后59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出现骨髓炎,1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治疗总有效率达96.6%。最终得出结论,为了减少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医护人员就要在手术前认真分析手术过程前、中、后可能引发感染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感染,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控制措施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意外的人身伤害层出不穷,以骨折最为常见,加上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盛行,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时间相对较长,且由于骨组织的特殊解剖结构特点,患处血运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据临床统计手术切口感染位列院内感染第三。手术切口感染是骨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残废或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应重视导致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外科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经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59例,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21~68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6岁,住院时间14~31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20.2±3.3天,手术持续操作时间在1~5h之间,平均手术持续操作时间2.2±1.1h。根据住院科室分类:脊柱骨科12例,关节骨科14例,创伤骨科33例;根据感染类型分类:表浅切口感染36例,深部切口感染19例,深隙感染4例;根据切口类型分类:Ⅰ类切口13例,Ⅱ类切口17例,Ⅲ类切口28例,Ⅳ类切口1例。
  1.2 感染因素分析
  1.2.1 患者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骨外科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营养状况、自身合并其它疾病(如消耗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贫血、慢性肺系疾病、肿瘤)等一系列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每个人生理代谢功能不同,身体抵抗力也差异很大,一般认为小孩、老年人、女性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青壮年人群而言较弱,体质较差,抵御疾病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单位时间内体内产生的白细胞数量有限,不足以拮抗外来细菌对手术切口的侵袭,容易造成切口感染。此外,患者术前、术后营养不良,损伤较严重,以及合并其它疾病,可致内分泌失调,机体抗感染能力也较弱。
  1.2.2 医院因素
  1.2.2.1 术前问题 大部分患者由急诊选送,时间紧迫,当务之急为处理病人骨折以及处理其所引起的严重合并症(如:失血性休克、颅脑损伤、血管神经损伤等),未及时做好血、尿、大便、心电图、X线等一系列常规检查,对于患者是否合并其它疾病以及局部性感染了解不够。此外,术前患处皮肤清洁工作不到位、手术人员洗手流程不严谨、常规消毒不彻底以及铺巾覆盖不规范,也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
  1.2.2.2 术中问题(1)手术室监管不严:手术室消毒不严格、器械灭菌效果差、监管机制不全等均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其中手术器械以及C臂X线机灭菌效果差可直接导致感染,监管不力,以致手术室内无关人员超出其承载额度,以及走动过于频繁,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2)操作不当:手术人员操作粗暴,手术时间过长,暴露太久,对骨折部邻近软组织损伤较大,影响其血运;对开放性伤口清创不及时、不彻底,对污染、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清洗引流不充分,术后留有死腔以及异物;对已有感染者或开放性损伤者,未足够重视,术中未足量使用抗菌类药物;
  (3)术中低温导致术后伤口易感染: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温度一般应该保持在22-25摄氏度左右,这样才能使医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然而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由于身体长时间裸露在外面,还要对伤口进行冷盐水的冲洗,输冷库里的血、输液等原因会降低患者体温、进而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伤口感染。
  1.2.2.3 术后因素 患者转回病房后,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未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常规换药;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关节部位切口未完全愈合,就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造成伤口裂开,而致感染。
  2、结果
  2.1 感染因素 分析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损伤类型、手术季度、手术持续操作时间等多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开放性损伤感染率高,夏季感染率高,春冬季感染较低,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2.2 感染后处理 经过调整措施后,治疗有效数57例,出现骨髓炎1例,感染性休克1例,有效程度为96.6%。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手术器械的显著发展,选择手术治疗骨折的患者显著增加,而切口感染作为衡量手术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具有很重要意义。对于骨外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与患者自身因素、医院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有着密切关联,其中患者自身因年龄、性别、体质以及合并疾病等差别,
  其抵抗感染的能力不均等;而医院问题则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监管不严、检查不到位、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未给予保持病人体温的措施,术后未进行合理对症治疗以及护理;环境问题则与气候、温度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实施骨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一定要提前分析出手术前、中、后过程中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并通过积极的调整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感染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积雪.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9(13):3969.
  [2]饶有凤.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江西医药,2009,12(44):2219.
  [3]宋昭君,张为华,倪卫东.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护理,2011,35(40):363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2年5月至9月在我院住院的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实行家属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4.17%)显著低于对照组(37.5%)(P<0.01),产后出血量减少,缩短总产程(P<0.01)有显著差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患者治愈,占50%,2例好转,占25%,1例中途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占12.5%,1例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死亡率为12.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变化快,致死率较高,详细观察患者病情,并及时
期刊
【摘 要】目的:运用中药清热祛湿方剂治疗湿热型湿疹进行期,进行疗效观察。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其中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以内服中药为主,对照组以内服西药为主。结果:运用中药内服组无论从皮损症状、EASI评分、瘙痒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清热祛湿方剂对湿热型湿疹进行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清热祛湿方剂
期刊
【摘 要】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加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CSEA)与传统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局麻药用量和对产妇下肢肌力、产程进展以及新生儿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条件相近的20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对照B组,A组采用CSEA;B组采用PCEA;观察指标: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及局麻药使用剂量;对产妇产程进展及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中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
期刊
【摘 要】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高危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病也渐渐呈现年轻化。当今研究冠心病的热点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联合评估CHD心脏风险,而对预防心血管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是对冠心病(CHD)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它们分别“捕获”心血管的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利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现更多异常信息,打破了单一影像的局限性,实现
期刊
【摘 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静脉输液中的操作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日常为患者静脉输液时的操作方法和技术,通过临床实际操作,更加进一步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操作技术。结果 通过认真观察、探索及实践操作,积累了很多静脉输液操作技术的经验。结论 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作,不断总结、更新操作技术,才能总结出先进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  【关键词】静脉输液;掌握 操作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
期刊
【摘要】男性性成熟后的一生中,生殖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一个男人的生活质量(包括性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为了维持正常的性生活、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防止性功能障碍和不育,重视和防治生殖器官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男性生殖健康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无器质性疾病、无性功能障碍。常见的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有睾丸炎、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有阳痿、早泄。  【关键词】男性;生殖疾病;预防  1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纳豆胶囊是否具有润肠通便功能。[方法]120例受试者按其便秘症状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服用纳豆胶囊受试样品,连续服用14天,对照组不服用样品,试食组和对照组均正常饮食,观察两组在试食前后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变化,采用自身及组间两种试验设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7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PFNA(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而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