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又是一届世界杯来临时。
这似乎与音乐无关:一个是听觉体验,一个是视觉享受。
但仔细打量,却发现其实足球与音乐早已以组合的形式深植在人们心中——
比赛开始之前。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都会奏响参赛的双方国家的国歌。国歌响起,场上两队首发11人搭膊并排站着。那些各异的神情,或肃穆、或泰然;那些肤色不同的脸孔,或熟悉、或陌生,都被近在咫尺的特写镜头一个一个地扫过去。镜头转向看台,上至前来观战的国家元首王侯将相,下至装束打扮各异、脸上涂满各种助威油彩的普通球迷。而场边教练席上的教练团队也是每个人互搭肩膊,跟着看台上几万人一起放声高歌。比赛开始之后,在球场里表达激动的心情除了使出浑身解数的呐喊当然还少不了高昂激情的歌唱。
当足球碰上音乐,音乐也许是配角,但绝对是不可缺的!
今年30岁的马武为是个球迷,据他口述,他看球的历史已经有24年了。按照世界杯的日历推算过去,他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时开始看的球,那时他只有6岁。而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日资企业的客户主管,过着每天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在他不大的家里,冲一杯速溶咖啡、刚坐下,他就用典型北京小青年那种语气声调开始了他的叙述。
马武为自己写了首歌,名字叫做《战非洲》,里面融入了多种元素,有非洲音乐的元素也有中国民乐的元素等。听小样儿的时候,发现歌词里面有各国的语言,其他国家的语言唱的什么我不记得了,就记得中文唱的是“中国队要是去了南非,那该有多糟糕。”写完这首歌,马武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了南非世界杯组委会,希望能参与主题曲的评选,结果石沉大海。直到5月底他才得到了回复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大概是,“你的歌很好听,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安排,谢谢,希望你会爱上南非这个国家。”
“没事,我就是写着玩的。”马武为说这首歌从头到尾,词曲、配器就连和声都是自己的。当笔者问到还会不会写歌的时候,马武为笑了,说只想给足球写歌,本来想给北京国安写首队歌的,但《国安永远争第一》已经很不错了,写新的也没人认,就算了,啥时候世界杯在中国办或者中国再冲出亚洲,考虑再写几首。
足球让我爱上音乐
“198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跟着我爸看球。当时什么也没记住,就记住一个‘小矮子’特别厉害,后来才知道‘小矮子’叫马拉多纳。4年后,就是1990年,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意大利之夏》是当年世界杯的主题曲,我哪见过那架势啊,太震撼了。那年意大利踢得好啊,巴乔把英格兰的门将希尔顿都弄傻……!”说起世界杯,马武为就搂不住了。“那时和一个街坊大哥学吉他,他就会弹《意大利之夏》这曲子还会唱,虽然唱不太清楚词,我就一直跟着学,现在我还会唱呢!”说到这马武为就开始哼起旋律来。
从1990年开始,马武为正式成为一名球迷,除了每届世界杯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面看球外,还有件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喜欢音乐的他收集了从1990年起所有世界杯音乐的专辑,各种国家各种版别的。说着马武为顺手就从书架上抽下来一张给我看,专辑封面是瑞奇·马丁,是1998年世界杯为他发布的新单曲。顺着马武为的手看过去,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专辑,都是和足球和世界杯有关系的。
音乐让我理解足球
“其实吧,有的世界杯音乐是被神化了的。”马武为冷不丁蹦出这么一句,“你看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那歌吧,其实也一般,但是它曾出现在那届世界杯赛官方影片《英雄》的结尾,而画面恰恰是马拉多纳在球场上英武拼杀的慢动作镜头。那届世界杯马拉多纳就是神啊,所以那歌就变成马拉多纳专有的颂歌了。”说完他把专辑塞到了音响里,音乐响起,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的缘故,脑子里的确出现了那个身材微胖着白蓝球衣的马拉多纳。
“既然是世界杯的音乐就必须和足球有关系,比如《意大利之夏》就把意大利的文化风格结合得特别好,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简直就绝了!”马武为说,世界杯主题曲是从1986年才开始兴起的,其中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到现在成为不能超越的作品,之后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生命之杯》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生命之巅》都有着不俗的成绩。他认为随着世界杯离开欧洲大陆,1994年美国世界杯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主题曲都乏善可陈,虽然帅哥靓妹众多,但是显然对足球的理解没有欧洲大陆浓厚。
记者小记
马武为听说今年世界杯开幕式主唱去世了,挺遗憾。“还有个索马里歌手唱主题曲,得好好听听!歌曲带有浓郁的非洲气息,表达了对非洲那片充满战火、贫穷和落后的土地不离不弃的热爱。”看来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临走时他问我,“你们记者去南非不,帮我带张专辑吧?”我乐了,我哪儿有这个福气。
又是一届世界杯来临时。
这似乎与音乐无关:一个是听觉体验,一个是视觉享受。
但仔细打量,却发现其实足球与音乐早已以组合的形式深植在人们心中——
比赛开始之前。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都会奏响参赛的双方国家的国歌。国歌响起,场上两队首发11人搭膊并排站着。那些各异的神情,或肃穆、或泰然;那些肤色不同的脸孔,或熟悉、或陌生,都被近在咫尺的特写镜头一个一个地扫过去。镜头转向看台,上至前来观战的国家元首王侯将相,下至装束打扮各异、脸上涂满各种助威油彩的普通球迷。而场边教练席上的教练团队也是每个人互搭肩膊,跟着看台上几万人一起放声高歌。比赛开始之后,在球场里表达激动的心情除了使出浑身解数的呐喊当然还少不了高昂激情的歌唱。
当足球碰上音乐,音乐也许是配角,但绝对是不可缺的!
今年30岁的马武为是个球迷,据他口述,他看球的历史已经有24年了。按照世界杯的日历推算过去,他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时开始看的球,那时他只有6岁。而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日资企业的客户主管,过着每天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在他不大的家里,冲一杯速溶咖啡、刚坐下,他就用典型北京小青年那种语气声调开始了他的叙述。
马武为自己写了首歌,名字叫做《战非洲》,里面融入了多种元素,有非洲音乐的元素也有中国民乐的元素等。听小样儿的时候,发现歌词里面有各国的语言,其他国家的语言唱的什么我不记得了,就记得中文唱的是“中国队要是去了南非,那该有多糟糕。”写完这首歌,马武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了南非世界杯组委会,希望能参与主题曲的评选,结果石沉大海。直到5月底他才得到了回复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大概是,“你的歌很好听,但是我们有我们的安排,谢谢,希望你会爱上南非这个国家。”
“没事,我就是写着玩的。”马武为说这首歌从头到尾,词曲、配器就连和声都是自己的。当笔者问到还会不会写歌的时候,马武为笑了,说只想给足球写歌,本来想给北京国安写首队歌的,但《国安永远争第一》已经很不错了,写新的也没人认,就算了,啥时候世界杯在中国办或者中国再冲出亚洲,考虑再写几首。
足球让我爱上音乐
“198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跟着我爸看球。当时什么也没记住,就记住一个‘小矮子’特别厉害,后来才知道‘小矮子’叫马拉多纳。4年后,就是1990年,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意大利之夏》是当年世界杯的主题曲,我哪见过那架势啊,太震撼了。那年意大利踢得好啊,巴乔把英格兰的门将希尔顿都弄傻……!”说起世界杯,马武为就搂不住了。“那时和一个街坊大哥学吉他,他就会弹《意大利之夏》这曲子还会唱,虽然唱不太清楚词,我就一直跟着学,现在我还会唱呢!”说到这马武为就开始哼起旋律来。
从1990年开始,马武为正式成为一名球迷,除了每届世界杯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面看球外,还有件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喜欢音乐的他收集了从1990年起所有世界杯音乐的专辑,各种国家各种版别的。说着马武为顺手就从书架上抽下来一张给我看,专辑封面是瑞奇·马丁,是1998年世界杯为他发布的新单曲。顺着马武为的手看过去,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专辑,都是和足球和世界杯有关系的。
音乐让我理解足球
“其实吧,有的世界杯音乐是被神化了的。”马武为冷不丁蹦出这么一句,“你看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那歌吧,其实也一般,但是它曾出现在那届世界杯赛官方影片《英雄》的结尾,而画面恰恰是马拉多纳在球场上英武拼杀的慢动作镜头。那届世界杯马拉多纳就是神啊,所以那歌就变成马拉多纳专有的颂歌了。”说完他把专辑塞到了音响里,音乐响起,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的缘故,脑子里的确出现了那个身材微胖着白蓝球衣的马拉多纳。
“既然是世界杯的音乐就必须和足球有关系,比如《意大利之夏》就把意大利的文化风格结合得特别好,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乐,简直就绝了!”马武为说,世界杯主题曲是从1986年才开始兴起的,其中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到现在成为不能超越的作品,之后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生命之杯》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生命之巅》都有着不俗的成绩。他认为随着世界杯离开欧洲大陆,1994年美国世界杯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主题曲都乏善可陈,虽然帅哥靓妹众多,但是显然对足球的理解没有欧洲大陆浓厚。
记者小记
马武为听说今年世界杯开幕式主唱去世了,挺遗憾。“还有个索马里歌手唱主题曲,得好好听听!歌曲带有浓郁的非洲气息,表达了对非洲那片充满战火、贫穷和落后的土地不离不弃的热爱。”看来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临走时他问我,“你们记者去南非不,帮我带张专辑吧?”我乐了,我哪儿有这个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