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大力培養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农工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进步性的迫切需要。
一、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学界普遍认为,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条件下,人们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和根本,具有深层必然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二是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需要;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需要。清华大学昊潜涛教授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研究员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新课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
此外,还有学者从“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的高度,探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如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张朋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河南师范大学王桂兰教授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既需要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更依赖它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作用;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动员人民广泛参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思想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一)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
人们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劳动、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及宗教活动必然产生的基本行为方式。现在中国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血缘关系、熟人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往方式,请客、送礼、说情,甚至行贿,不按法律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规矩办事、不按民约办事,而且还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健全法制、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加强教育、约束、管控,弘扬正气、鞭笞邪气、惩处违法违纪行为。
(二)要有正确的消费方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中国人逐渐有了消费意识,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方式,其中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过度消费、炫耀奢华、崇尚贵族、标榜皇家,还有盲目攀比、爱富嫌贫、迷恋消费、任性消费,再就是消费结构不合理、生态意识不强等。这样的消费方式造成极大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可持续发展。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再分配制度,引导合理消费、抑制过度消费、打击不法消费,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勤俭、理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三)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我们独到的地方,但时下中国社会中也有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匹配的思维方式。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即不能用变化的、连续的、发展的、对比的、交换的方法看待问题、看待别人、看待自己,剑走偏锋、走极端,以偏概全、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要不然就是思维跳跃、思维发散,看社会阴暗面多,嚴重影响对于社会正能量的认识,当然也影响对于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大力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传典型事例,提倡和谐、善用中庸、充分说理、抑制偏激。
三、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面向大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活动不在多,关键要有效果。如果离开实际生活和工作去搞道德实践活动,不管口号提得再响,活动规模再大,最后只能是空对空。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定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关键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大力培養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农工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进步性的迫切需要。
一、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学界普遍认为,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条件下,人们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和根本,具有深层必然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二是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需要;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需要。清华大学昊潜涛教授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二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研究员指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新课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
此外,还有学者从“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的高度,探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如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张朋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河南师范大学王桂兰教授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既需要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更依赖它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作用;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动员人民广泛参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思想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一)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
人们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劳动、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及宗教活动必然产生的基本行为方式。现在中国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血缘关系、熟人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往方式,请客、送礼、说情,甚至行贿,不按法律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规矩办事、不按民约办事,而且还堂而皇之、大行其道。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健全法制、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加强教育、约束、管控,弘扬正气、鞭笞邪气、惩处违法违纪行为。
(二)要有正确的消费方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匮乏到物质丰富,中国人逐渐有了消费意识,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方式,其中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过度消费、炫耀奢华、崇尚贵族、标榜皇家,还有盲目攀比、爱富嫌贫、迷恋消费、任性消费,再就是消费结构不合理、生态意识不强等。这样的消费方式造成极大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可持续发展。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再分配制度,引导合理消费、抑制过度消费、打击不法消费,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勤俭、理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三)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我们独到的地方,但时下中国社会中也有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匹配的思维方式。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即不能用变化的、连续的、发展的、对比的、交换的方法看待问题、看待别人、看待自己,剑走偏锋、走极端,以偏概全、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要不然就是思维跳跃、思维发散,看社会阴暗面多,嚴重影响对于社会正能量的认识,当然也影响对于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大力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传典型事例,提倡和谐、善用中庸、充分说理、抑制偏激。
三、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必须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开展面向大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让人们更好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活动不在多,关键要有效果。如果离开实际生活和工作去搞道德实践活动,不管口号提得再响,活动规模再大,最后只能是空对空。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定要注意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