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及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及技术要点总结。方法 对2018年12月至 2019年11月影像科检查的6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对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再对所有患者行乳腺钼靶检查,分析对比诊断准确率及技术要点。结果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两种方法各有优点,MRI对临床诊断具有更高加重,其诊断准确率高,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钼靶摄片;核磁共振;乳腺癌;诊断;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36-01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人群的高发疾病。乳腺癌细胞易在患者体内扩散或转移,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但由于早期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患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将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分析乳腺钼靶及核磁共振(MRI)在乳腺癌检查中的优缺点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 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均进行乳腺钼靶以及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其中,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9.6±5.7)岁,病程为3个月~1年零6个月,平均病程(0.68±0.23)年,所有患者均经首次病理检查确诊。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2周后行乳腺钼靶。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磁共振成像(MRI)1.5T检测仪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具体操作如下:患者俯卧,双乳自然悬挂在相控表面线圈中检测,采用T2W1轴位对患者进行平扫检测,T2WI层厚和层间距参数分别设置为3-5mm和8-10mm,单侧乳腺在矢状位扫描,双侧乳腺在冠状位或横位扫描。术后10秒内静脉注射0.15mmol/kg钆喷酸葡胺增强剂,提高了成像质量。②乳腺钼靶:首先帮助患者取头足位及内外斜位,可以将患者的病灶进行加压或者是放大。同时,结合对患者检查的实际需求,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如侧位、轴位以及内外侧斜位,提高对患者的检查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经乳腺钼靶检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经乳腺钼靶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对比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多发性肿瘤,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也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2]。这就要求及早发现患者的病变,及时治疗患者,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主要有钼靶、MRI、超声等多种诊断方法[3]。长期以来,乳腺钼靶一直是乳腺检查常用的主要成像方法,它既便宜又容易操作,随着现代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它能清晰地显示皮肤、皮下组织、乳腺内部结构以及乳腺病变的形状、位置、大小、边缘和内部钙化,乳腺钼靶对小乳腺钼靶对微钙化的敏感性也较高,可显示直径为0.1mm的微钙化及其分布特点和范围,是临床诊断小乳腺癌的有力证据之一[4]。但钼靶密度分辨率低,很难发现小病灶,尤其是这些病灶在临床触诊中不易发现,更容易漏诊。同时,乳腺小病变和致密病变的敏感性差,容易漏诊高、深部乳腺病变,且不能显示病变的血流情况。核磁共振成像具有其他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向多序列成像,对软组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清晰显示病灶的侵犯范围,通过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观察血流动力学特征,并结合时间信号曲线评价该病的良恶性[5]。因此,根据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信号特征、增强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内部血流动力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确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与病变的关系,提高瘢痕组织与癌组织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一般来说,MRI图像上恶性病变边缘呈毛刺或不规则,内部增强不均匀,增强呈向心性增强,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动态增强曲线,图像清晰直观,特别是软组织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然而MRI诊断的操作更为复杂,检查时间长,成本及费用高。乳腺钼靶检测方法也非常简单,重复性强。因此,尽管乳腺钼靶的诊断准确率略低于MRI,但它不仅具有较低的检测成本和较短的检测时间,而且能有效地分析患者病灶的钙化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后发现,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上明显优于乳腺钼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两种方法各有优点,MRI对临床诊断具有更高加重,其诊断准确率高,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维,罗鸿,陈雪倩.乳腺钼靶与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9,39(6):17-19.
  [2] 刘永建.核磁共振和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4):465-467.
  [3] 吴静龙.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的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125-126.
  [4] 陈垦,杨世平,朱兰,等.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7):1541-1542,1545.
  [5] 吴志成,徐伟波,曾燕妮,等.钼靶乳腺摄影联合核磁共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1):24-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科患者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的效果观察。方法:消化科收住的120例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人文关怀护理组(观察组)均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患者中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消化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医药参附舒心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具体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方案治疗,同期观察组加用中医药参附舒心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7.50%,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NP水平降幅高于对照组,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方案治疗,即贝那普利片口服,10mg/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研究,由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0例,护理干预)组成,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术后1h、术后3h的GCS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干预;颅内动脉瘤;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以我院工作的20名助产士的临床工作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做出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助产士发生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的目的。结果: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头刺伤、羊水污染、血液污染、体液等其他污染,分别占比35.90%、25.64%、12.82%、25.64%;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5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三叉神经根部各分支的电生理定位方法。方法: 在8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记录三叉神经感觉根在面部的三个分支的逆行电反应(CNAPs)和运动根引起的触发肌电(CMAPs)。结果: 在所有本组患者,基于外周各分支记录的逆行反应,三叉神经感觉根根部各分支均能够被区别、定位。结论: 这一技术可以在术中精确定位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各分支,使手术医生能够确认责任血管及需要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88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消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3cm以下肿瘤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应用于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中老年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中老年患者100例,每组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老年患者采用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中老年患者采用一般关节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对关节疼痛及活动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程度及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观察体位对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通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ARDS患者212例进行分组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其中A组常规体位抬高30°基础上,每日间断予以患者采取90°端坐位8 h;B组体位持续抬高30°即可,分别使用EIT获取两组感兴趣区域(ROI)值及患者的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阶段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36例,以上对象随机分组,包括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8)。136例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7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均相当(P>0.05);但干预后观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波治疗,并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6周时患者VAS疼痛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