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经百年的风雨,中国共产党沉淀出了恢弘、伟大的精神伟力。将百年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之中,对完善大学生的爱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发展历程,论述百年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价值,从拓展实践活动、应用网络媒体、紧抓教育原则、完善课程内容等方面入手,探究有效的教学路径,以资参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高校;思政课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无数次不懈的奋斗过程中,形成了思想丰富、内涵深刻的红色精神谱系,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有力的教育启示。百年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使命、不忘初心的思想结晶,具有至关重要的德育价值。这种精神可以为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磅礴的力量,助力高校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习总书记不断致力于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若想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要深入剖析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内涵,让学生能明确未来人生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百年伟大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发展历程
(一)抗战时期的精神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大厦之将倾,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革命军人。他们浴血奋战,为了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而不惧牺牲。在这个救亡图存的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树立了无数红色精神,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1]。这些精神内涵全部转化成了思想丰碑,为百年伟大精神的凝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精神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体人民踏入了求富求强的新征程。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刻。而党的精神也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发生了相应的蜕变。例如为人民服務的雷锋精神、坚持不懈的大庆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的“两弹一星”精神,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沉淀下的宝贵财富。通过这些党的精神的引领,中国才能克服西方的分化图谋,保持堂堂正正的发展信念。积极打破了列强的封锁,实现了经济、科技、教育的独立。而这个时期的精神要素,也成为百年红色精神的内驱动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时期,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党的精神再次兼容并蓄,发展出以改革为核心的精神理念。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不惧任何挑战,涌现出了无数致力于开拓进取的优秀人才。为了实现全民小康的发展任务,扶贫攻坚政策一直在我国全面施行,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一诺千金的高贵精神。面对扶贫工作的种种困难,不言放弃、不言失败,也体现出我党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是百年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
(四)新时期的精神
新时期的红色精神,承载了近百年的深厚内涵,为中华儿女指引了新的前行方向,例如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等等。天问系列的成功发射、新冠肺炎的防疫胜利,均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以人民的幸福为宗旨的精神内涵。因此,新时期的红色精神,也成为了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发展希望。
二、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跑者,必须要具有优秀的理想信念。但观察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未来缺乏规划,沉迷游戏而不思进取的现象频频存在。对此,将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的奋斗潜能,让新时代的青年能从红色精神中获取思想启示,转化成实现理想信念的内在动力[2]。这不仅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大有裨益,也能成就大学生的青春梦想,使其成为一名对国家、共产党、人民、社会有益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党的百年伟大精神,可以让学生们领略到祖国的强盛和共产党的伟大。在当前,不乏有大学生过度崇拜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比较浅薄。而借助百年伟大精神,渗透党史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错误理念,让学生能从中形成民族自信,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正如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期等阶段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其英勇牺牲的事迹以及创造出的伟大成就,都能润物无声的感化学生,成为滋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优秀土壤。
(三)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党的百年伟大精神,也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本就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必须要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而在百年伟大精神的谱系中,不乏廉洁奉公、风清气正的优秀德育元素。在思政课程中落实百卉千葩的红色精神,可以为学生的思想、灵魂带来全方位的洗礼。正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郭明义精神,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榜样[3]。当学生能将这些精神内涵牢记于心,才能真心实意的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性。
(四)激发高校学生的进取之心
如今,我国的发展形势蒸蒸日上。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毫无进取之心,抱有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将成为祖国发展的隐患。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百年伟大精神,借由华夏民族在探索复兴的道路中所展现出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范。可以感染学生的内心,坚定学生的意志,成为激发高校学生进取之心的营养物质。
三、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路径
(一)紧抓教育原则
若想让党的百年伟大精神有效融入在高校思政课程之中,首先要紧抓教育原则。比方说,以党史为载体渗透精神元素,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让思政教育落实在人民的立场之中,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与党的言论完全一致,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完美形象[4]。其次要贯彻科学原则,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引导学生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革命事件,能从正确的视角来评价革命人物的成就,正视百年红色精神在孕育过程中曾出现的错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面临的难题。由此,可以全面总结革命道路中的成功经验,为共产党和国家的前进道路做好科学的理论分析,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 (二)完善课程内容
将百年红色精神结合在高校思政课中,课程内容是不容忽视的融合途径。以红色精神中的雨花英烈精神为例,其内涵包括三大要素: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这三大要素,也可以与高校思政的教学课程找到契合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曾明确论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与雨花英烈精神的第一要素不谋而合。再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章节中列举了无数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也与雨花英烈为民牺牲的精神内涵相互印证。由此可见,通过提取百年伟大精神中的文化精华,在高校五大课程版块中寻求到良好的契合点,可以对加强大学思政教育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三)应用网络媒体
在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育人作用,不能只拘泥于线下的课堂教学。而是要积极向网络世界拓展,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利性,来推广立德树人的教育[5]。比方说,主动开发宣传爱国爱党精神的教育网站,作为学生的學习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在网站中随时推送文章,为学生介绍无数感人肺腑的红色历史文献、红色影视故事。以实现思想上的引领,滋养大学生的心扉,将红色精神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四)拓展实践活动
除了宣传以外,借助实践活动,引导高校学生身体力行地体会红色精神,也是落实红色教育的有效路径。思政教师应当放宽教学视野,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在暑假期间,思政教师可以组织“下乡走访”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访贫困地区,参与到义务帮扶活动之中。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们排忧解难,为同胞们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贯彻党的百年伟大精神中“乐于奉献”“承担责任”的思想理念,将红色精神付诸于实践。
结语
通过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营造深入人心的思政教育环境,可以坚定高校学生的学习初衷,让学生能从百年精神中感悟真理、收获前行的力量。思政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百年红色精神的内涵,以课程内容、教育原则、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等多种路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面落实。从而引领大学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成长为助力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历史伟业与经验启示:青年视角下百年党史的回顾与思考[J].新生代,2021,{4}(04):4.
[2]王友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J].新生代,2021,{4}(04):5-10+26.
[3]高建丽.谈百年党史在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用——以统编必修三教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1,{4}(S1):197-198+201.
[4]肖雅,方文.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4):138-142+164.
[5]王倩.百年中共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9(03):9-14+20.
作者简介:胡叶帅(1994--),男,浙江宁波人,本科,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高校;思政课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无数次不懈的奋斗过程中,形成了思想丰富、内涵深刻的红色精神谱系,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有力的教育启示。百年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使命、不忘初心的思想结晶,具有至关重要的德育价值。这种精神可以为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磅礴的力量,助力高校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习总书记不断致力于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若想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要深入剖析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内涵,让学生能明确未来人生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百年伟大精神,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发展历程
(一)抗战时期的精神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大厦之将倾,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革命军人。他们浴血奋战,为了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幸福而不惧牺牲。在这个救亡图存的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树立了无数红色精神,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1]。这些精神内涵全部转化成了思想丰碑,为百年伟大精神的凝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精神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体人民踏入了求富求强的新征程。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刻。而党的精神也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发生了相应的蜕变。例如为人民服務的雷锋精神、坚持不懈的大庆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的“两弹一星”精神,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沉淀下的宝贵财富。通过这些党的精神的引领,中国才能克服西方的分化图谋,保持堂堂正正的发展信念。积极打破了列强的封锁,实现了经济、科技、教育的独立。而这个时期的精神要素,也成为百年红色精神的内驱动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时期,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党的精神再次兼容并蓄,发展出以改革为核心的精神理念。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不惧任何挑战,涌现出了无数致力于开拓进取的优秀人才。为了实现全民小康的发展任务,扶贫攻坚政策一直在我国全面施行,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一诺千金的高贵精神。面对扶贫工作的种种困难,不言放弃、不言失败,也体现出我党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是百年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
(四)新时期的精神
新时期的红色精神,承载了近百年的深厚内涵,为中华儿女指引了新的前行方向,例如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等等。天问系列的成功发射、新冠肺炎的防疫胜利,均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以人民的幸福为宗旨的精神内涵。因此,新时期的红色精神,也成为了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发展希望。
二、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跑者,必须要具有优秀的理想信念。但观察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对未来缺乏规划,沉迷游戏而不思进取的现象频频存在。对此,将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的奋斗潜能,让新时代的青年能从红色精神中获取思想启示,转化成实现理想信念的内在动力[2]。这不仅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大有裨益,也能成就大学生的青春梦想,使其成为一名对国家、共产党、人民、社会有益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融入党的百年伟大精神,可以让学生们领略到祖国的强盛和共产党的伟大。在当前,不乏有大学生过度崇拜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比较浅薄。而借助百年伟大精神,渗透党史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错误理念,让学生能从中形成民族自信,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正如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期等阶段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其英勇牺牲的事迹以及创造出的伟大成就,都能润物无声的感化学生,成为滋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的优秀土壤。
(三)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党的百年伟大精神,也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本就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必须要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而在百年伟大精神的谱系中,不乏廉洁奉公、风清气正的优秀德育元素。在思政课程中落实百卉千葩的红色精神,可以为学生的思想、灵魂带来全方位的洗礼。正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郭明义精神,都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榜样[3]。当学生能将这些精神内涵牢记于心,才能真心实意的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性。
(四)激发高校学生的进取之心
如今,我国的发展形势蒸蒸日上。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毫无进取之心,抱有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将成为祖国发展的隐患。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百年伟大精神,借由华夏民族在探索复兴的道路中所展现出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范。可以感染学生的内心,坚定学生的意志,成为激发高校学生进取之心的营养物质。
三、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路径
(一)紧抓教育原则
若想让党的百年伟大精神有效融入在高校思政课程之中,首先要紧抓教育原则。比方说,以党史为载体渗透精神元素,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让思政教育落实在人民的立场之中,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与党的言论完全一致,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完美形象[4]。其次要贯彻科学原则,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中,引导学生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认识革命事件,能从正确的视角来评价革命人物的成就,正视百年红色精神在孕育过程中曾出现的错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面临的难题。由此,可以全面总结革命道路中的成功经验,为共产党和国家的前进道路做好科学的理论分析,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 (二)完善课程内容
将百年红色精神结合在高校思政课中,课程内容是不容忽视的融合途径。以红色精神中的雨花英烈精神为例,其内涵包括三大要素: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这三大要素,也可以与高校思政的教学课程找到契合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曾明确论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与雨花英烈精神的第一要素不谋而合。再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章节中列举了无数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也与雨花英烈为民牺牲的精神内涵相互印证。由此可见,通过提取百年伟大精神中的文化精华,在高校五大课程版块中寻求到良好的契合点,可以对加强大学思政教育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三)应用网络媒体
在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党的百年伟大精神的育人作用,不能只拘泥于线下的课堂教学。而是要积极向网络世界拓展,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利性,来推广立德树人的教育[5]。比方说,主动开发宣传爱国爱党精神的教育网站,作为学生的學习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在网站中随时推送文章,为学生介绍无数感人肺腑的红色历史文献、红色影视故事。以实现思想上的引领,滋养大学生的心扉,将红色精神印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四)拓展实践活动
除了宣传以外,借助实践活动,引导高校学生身体力行地体会红色精神,也是落实红色教育的有效路径。思政教师应当放宽教学视野,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在暑假期间,思政教师可以组织“下乡走访”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访贫困地区,参与到义务帮扶活动之中。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们排忧解难,为同胞们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贯彻党的百年伟大精神中“乐于奉献”“承担责任”的思想理念,将红色精神付诸于实践。
结语
通过党的百年伟大精神,营造深入人心的思政教育环境,可以坚定高校学生的学习初衷,让学生能从百年精神中感悟真理、收获前行的力量。思政教师应当充分把握百年红色精神的内涵,以课程内容、教育原则、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等多种路径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面落实。从而引领大学生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成长为助力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 历史伟业与经验启示:青年视角下百年党史的回顾与思考[J].新生代,2021,{4}(04):4.
[2]王友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经验启示[J].新生代,2021,{4}(04):5-10+26.
[3]高建丽.谈百年党史在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用——以统编必修三教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1,{4}(S1):197-198+201.
[4]肖雅,方文.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4):138-142+164.
[5]王倩.百年中共党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9(03):9-14+20.
作者简介:胡叶帅(1994--),男,浙江宁波人,本科,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