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小学生只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就可以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包括自主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写话、提前阅读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拼读方法,尽快熟练使用汉语拼音,获取知识和信息呢?
我个人认为: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最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直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使用汉语拼音的熟练程度,提高他们运用汉语拼音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反应力。现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直呼音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熟读带调韵母
在指导学生拼读汉语拼音时,要求学生进行声韵调直呼,就是让学生看到每一个音节都把它们当作整体认读音节直接读出来。这样,学生形成了直呼能力,不管是后续的识字、阅读还是写话等教学任务,都将得力于学生有了拼音直呼能力。在刚学拼音时,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读拼音的能力和速度,如:在学生学习“ɑ、o、e”时,把声调加在这些韵母上,引导他们熟读带调韵母,特别训练他们读准阳平“á、ó、é”和上声“ǎ、ǒ、ě”,训练他们只要一见到带调的韵母就能准确地一口呼出来。当然,这时不能急于求成,哪怕教学进度稍稍慢一点,也应该让他们多练多拼。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因此,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直呼习惯——学生养成了直呼的习惯,能力自然也就生成了。
二、教给学生直接拼读音节的方法——支架法
支架法的要领是“声母做支架,韵、调跟着发,快速读成音,千万别分家”,也就是先摆好发声母的口形,紧接着用声母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例如:教“bǎ”,“b”支好架,“ǎ”带调跟着发,就可以直呼音节“bǎ”。在运用支架法进行拼读时,也间接使用了以上提到的三拼音节“两拼法”,即做好声母与介母形成的音节发音口形,紧接着用声母与介母所共同形成音节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这是初学直呼时向“支架法”过渡的办法,也就是看到一个音节,先看准音节的声、韵、调,但不念出来,而是经过心里拼准后,再快速直接读出音节。儿童的感知具有模糊性。因此,在教给学生掌握直呼方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做读音示范。如:在学生开始接触“b、p、m、f”和单韵母拼读时,我亲自给学生做拼读口型示范,然后告诉他们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要领,而且针对像“mǐ、bǐ、fá”等一类学生读上去比较别嘴的音节进行重点练习。多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他们对带调音节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强化他们对带调音节的感性认识,为养成直呼习惯打好心理基础。但是,开始时不能要求过高,而应慢慢来,循序渐进,等学生根据要领掌握了窍门,再增加训练量;否则欲速则不达。
三、直观教学,引出音节词
直观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首先出示实物或挂图,利用学生争胜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说出实物或挂图的名称;然后,用音节形式板书出来,使学生知道所示事物的书面表达形式,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文字,使学生懂得所学的音节词是表示着实实在在的事物的。这样,就将实物、挂图与音节的读音联系起来,使实物、挂图成为学生认形与读音的中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chá bēi”一词时,教师拿一个茶杯,先让学生说出实物名称,接着板书出“chá bēi”这个音节词,让学生对所学的音节词有一个整体感知。
四、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完全是靠兴趣支持的,特别是直呼音节,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初步的技巧。为避免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将书中出现的音节制成卡片印发给每个学生,随学随练,做到天天读。凡能正确、流利地直呼出音节的,就奖给一朵小红花;不会读的,就请“小老师”教读……只要学生能再次正确读出来,我都给予奖励。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训练了直呼能力,巩固了所学的音节。
五、多读注音读物
低年级起始的一段时间最为关键,学生直呼习惯的养成与否,都在这个时间段里。为此,我几乎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让孩子们读一些注音读物。有时,我特意用小黑板写上一段学生感兴趣的全拼音的儿歌、谜语等;有时,我组织学生从注音读物中选一些内容简单、语言优美的小故事,举行“注音读物朗读比赛”……这样,既锻炼和检验了他们的直呼能力,又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
总之,引导学生直呼和引导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是一个道理,只要培养学生养成声韵调整体认读的习惯,学生自然就会养成直直呼习惯,形成直呼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直呼的技能,就能借助拼音,提前进入阅读练习,为他们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个人认为: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最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直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使用汉语拼音的熟练程度,提高他们运用汉语拼音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反应力。现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直呼音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熟读带调韵母
在指导学生拼读汉语拼音时,要求学生进行声韵调直呼,就是让学生看到每一个音节都把它们当作整体认读音节直接读出来。这样,学生形成了直呼能力,不管是后续的识字、阅读还是写话等教学任务,都将得力于学生有了拼音直呼能力。在刚学拼音时,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读拼音的能力和速度,如:在学生学习“ɑ、o、e”时,把声调加在这些韵母上,引导他们熟读带调韵母,特别训练他们读准阳平“á、ó、é”和上声“ǎ、ǒ、ě”,训练他们只要一见到带调的韵母就能准确地一口呼出来。当然,这时不能急于求成,哪怕教学进度稍稍慢一点,也应该让他们多练多拼。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因此,从一开始就要重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直呼习惯——学生养成了直呼的习惯,能力自然也就生成了。
二、教给学生直接拼读音节的方法——支架法
支架法的要领是“声母做支架,韵、调跟着发,快速读成音,千万别分家”,也就是先摆好发声母的口形,紧接着用声母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例如:教“bǎ”,“b”支好架,“ǎ”带调跟着发,就可以直呼音节“bǎ”。在运用支架法进行拼读时,也间接使用了以上提到的三拼音节“两拼法”,即做好声母与介母形成的音节发音口形,紧接着用声母与介母所共同形成音节的本音连读带调韵母,一口气呼出音节。这是初学直呼时向“支架法”过渡的办法,也就是看到一个音节,先看准音节的声、韵、调,但不念出来,而是经过心里拼准后,再快速直接读出音节。儿童的感知具有模糊性。因此,在教给学生掌握直呼方法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做读音示范。如:在学生开始接触“b、p、m、f”和单韵母拼读时,我亲自给学生做拼读口型示范,然后告诉他们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要领,而且针对像“mǐ、bǐ、fá”等一类学生读上去比较别嘴的音节进行重点练习。多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他们对带调音节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强化他们对带调音节的感性认识,为养成直呼习惯打好心理基础。但是,开始时不能要求过高,而应慢慢来,循序渐进,等学生根据要领掌握了窍门,再增加训练量;否则欲速则不达。
三、直观教学,引出音节词
直观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首先出示实物或挂图,利用学生争胜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说出实物或挂图的名称;然后,用音节形式板书出来,使学生知道所示事物的书面表达形式,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文字,使学生懂得所学的音节词是表示着实实在在的事物的。这样,就将实物、挂图与音节的读音联系起来,使实物、挂图成为学生认形与读音的中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chá bēi”一词时,教师拿一个茶杯,先让学生说出实物名称,接着板书出“chá bēi”这个音节词,让学生对所学的音节词有一个整体感知。
四、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完全是靠兴趣支持的,特别是直呼音节,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初步的技巧。为避免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将书中出现的音节制成卡片印发给每个学生,随学随练,做到天天读。凡能正确、流利地直呼出音节的,就奖给一朵小红花;不会读的,就请“小老师”教读……只要学生能再次正确读出来,我都给予奖励。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训练了直呼能力,巩固了所学的音节。
五、多读注音读物
低年级起始的一段时间最为关键,学生直呼习惯的养成与否,都在这个时间段里。为此,我几乎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让孩子们读一些注音读物。有时,我特意用小黑板写上一段学生感兴趣的全拼音的儿歌、谜语等;有时,我组织学生从注音读物中选一些内容简单、语言优美的小故事,举行“注音读物朗读比赛”……这样,既锻炼和检验了他们的直呼能力,又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
总之,引导学生直呼和引导学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是一个道理,只要培养学生养成声韵调整体认读的习惯,学生自然就会养成直直呼习惯,形成直呼能力。学生一旦掌握了直呼的技能,就能借助拼音,提前进入阅读练习,为他们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