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的ICD—10编码探讨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合理ICD-10编码。方法:对我院过去一年内ICD-10编码T00-T06类目中符合严重多发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严重性多发伤诊断标准的有184例,主要在T02和T06类目。结论:可在T02.8亚目增加严重骨多发伤、T06.5亚目增加严重胸腹(盆)多发伤和T06.8增加其他特指严重多发伤满足临床需要。
  关键词 多发伤; ICD编码;疗效
  严重多发伤在我省重点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三甲医院评审等都要求提供相关诊疗信息。但这个诊断名称目前在ICD-10编码国标库里尚无对应的代码。严重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严重创伤者[1]。为探讨对严重多发伤的合理ICD-10编码,笔者对本院过去一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在广东省医疗机构病案信息统计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模块下,设置出院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范围为所有科室,分别查询:
  1.1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浅表和开放性伤,ICD-10编码:T00-T01。
  1.2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骨折:ICD-10编码:T02。
  1.3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脱位、扭伤、劳损、挤压伤和创伤性切断:ICD-10编码:T03-T05。
  1.4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其他损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ICD-10编码:T06。
  查询T00-T01类目限制诊断类型为主要诊断,其他未作限制。查询结果包括:离院方式、抢救次数、入出院科别、首次转科科别、全部手术名称、天数、总费用、病例分型和损伤中毒疾病名称等。
  2 结果
  2.1见下表
  2.2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严重多发伤中同时包含T02和T06类目编码的有27例,同时包含T04和T06类目编码的有1例。剔除重复例数,全院一年收治严重多发伤184例,以T02类目为主要诊断的有56例,以T06类目为主要诊断的有79例。相关诊疗情况为:死亡18例,抢救186人次,手术166例,转科109例,平均住院天数36天余,平均住院费用4.8万余元,C型病例99例,D型病例85例。主要的损伤外因为交通事故,达130例。主要诊治科室有神外、骨科,胸外、普外、重症医学科等。
  3 讨论
  3.1 理论上讲,在出院患者的ICD-10编码中T00-T06类目都可能包括严重多发伤,但多处损伤不能等同多发伤。就我院资料和国内张经义等[2]报道,临床常见为颅脑损伤、骨折、胸腔脏器损伤、盆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断裂等,即主要在T02和T06类目。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往往要求临床医师用ICD-10字典库中的字段填写诊断,故可在T02.8亚目增加严重骨多发伤;T06.5亚目增加严重胸腹多发伤;T06.8亚目增加其他特指严重多发伤,同理遇需要也可在T00、T03-T05类目的.8亚目加码。以满足临床诊断书写的需要。对于严重多发伤的主要诊断选择同多处损伤。多处损伤如果能够确定那一种最严重,则以它为主要编码,否则要以综合编码为主要编码[3]。所以严重多发伤对应的ICD10-编码可能不是主要诊断,但建议作为附加编码也要编上,以方便临床检索需要。
  3.2 严重多发伤涉及多个部位和脏器,病情紧急危重,全部属于CD型病例。救治需要及早和多学科联合,花费的医疗资源多。在我院其住院时间约为全院平均的4倍,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约为全院平均的8倍。救治成功率标志着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综合实力。严重多发伤随着机动车辆的普及,高层建筑的增加等而日益多见,正确编码有利于诊疗工作的总结和提高。
  3.3 多发伤易与复合伤混淆。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致伤因子所引起的损伤[4]。笔者与临床沟通,部分医师认为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是复合伤,国内马和平等[5]所指严重复合伤也实质是严重多发伤。所以编码员不仅要具备ICD-10编码的基础知识,又要与临床保持沟通,还要查阅相关专著,扩大知识面,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准确编码,解决疑难,保证病案信息的价值,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继永主编,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712.
  [2] 张经义.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14.
  [3]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48.
  [4] 鞠名达,陈景藻,孙传兴,主编.现代临床医学辞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301.
  [5]马和平,李伟平.严重复合伤的早期诊治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36),88.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0--70岁,平均65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病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6年,此次病情加重平均7天。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6例。  1.2实验室检查 20例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18例,肺功能检查15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6例心电图改变,T波低平。上述病例经抗炎、平喘、祛痰等
期刊
[关键词] 中药;西药;熏洗;外涂;肛周湿疹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比较顽固性的皮肤病,病变多位于于肛门周围皮肤,甚至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临床以肛门潮湿、疼痛、瘙痒、渗出、红疹、红斑、糜烂、结痂、脱屑为主要特点。病程比较长,常反复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程常常迁延不愈而形成慢性肛周湿疹。肛周湿疹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人居多。笔者根据导师在临床的多年经验,在导师的指导下以苦参汤加减并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新做法,提高农村孕产妇服务水平。方法:选取辖区内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定期随访、专科体检、妇幼保健常识宣传,农村孕产妇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孕妇死亡率降低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结论: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新做法能提高农村孕产妇自身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 
期刊
【摘要】目的:在治疗支气管炎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时,采用头孢美唑、氯苯那敏、细辛脑三联直肠滴入疗法,观察治疗效果,以便在今后防治支气管炎的临床工作中尽可能选择最佳防治方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36例依靠临床表现、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手段确诊的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为16-76岁,急性支气管炎20例,慢性支气管炎1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中心诊治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诺和灵30R)和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减少,低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7例儿童布鲁氏菌临床特征、相关检查、治疗转归及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 1 月—2010 年 11 月收治的 7例布鲁氏菌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大部分患儿有明显的接触史,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患儿症状以发热为主,同时伴有关节疼痛、大汗、肌肉骨、肝大和脾大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 WBC、HGB 及 PLT 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以阿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顺铂化疗基础上结合4中第三代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58例,随机分为TP组(PTX+DDP)、DP组(DTX+DDP)、GP组(GEM+DDP)、NP组(NVB+DDP),至少连续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7%,TP组、GP组、NP组、DP组的有效率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多。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质量相对较差,不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影响到我国基层医疗事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问题分析;方法研究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般是指村卫生室、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常规护理、药物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长期支气管哮喘还会引发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之外,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不但可以增加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2011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实施为期12 个月的护理系统整体管理,参与本次管理实验的护理人员人数为10人,调查与统计对比本次整体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技术与能力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护理系统整体管理的实施,护理人员在技术方面的合格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由实施前的 89.2% 提升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