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结合某市政道路施工实例,针对该道路的路基填筑压实施工环节而展开探讨,提出整个路基填筑的具体技术要求,对各个施工环节而进行阐述同时提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提供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 道路施工;市政道路;路基填筑;路基压实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094-01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所需填料均按设计要求取土,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砂砾石)填料,级配碎石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和。同时对电缆槽等路基附属工程与基床表层同步施工,并确保路基的稳固与安全。现针对该市政道路的路基压实填筑施工环节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同行参考。
2 路基填筑技术要求
在进行本道路路基填筑时,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地基条件等应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时,碎石及砂砾石的材质、级配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对于土质地基地段路基均应进行地基条件(包括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分析,并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填土速率,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保放置或预压卸载时间,提供路堤竣工验收的依据,必须对软土路基施工过程及工后地基的变形进行动态观测。对于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设置:在路基两侧坡脚外2 m、10 m各设观测桩一排,纵向间距50 m~100 m。对于地基沉降板设置: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 m~500 m。根据工点长度布置,每个工点沉降板不少于2个。
3 路基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施工技术
本市政道路路基基床底层采取1.9 m厚AB料填筑。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取从挖、装、运、填、碾压实行机械化平行施工作业方式,按四区段(即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即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表面整形、边坡整修)施工。
3.1 路基基底处理
在对本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前应当对基底首先清除软基桩顶换填土或凿出多余桩头至桩顶设计标高,然后进行桩顶褥垫层与土工隔栅或土工格室的铺设、碾压。填筑必须按顶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筑标高,填筑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填料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 cm~50 cm,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进行削坡。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500 mm。土方填筑至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 mm。
3.2 采取水平分层填筑技术
对路基填土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采用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坡面外侧应加宽50 cm。分层填筑时按填筑区的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分层填筑,每层采用一种填料、或土、或填石、或土石混填。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含草皮土、树根和含腐植土;不得使用液限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6的土,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作为填料。本工程根据填方区的填筑高度及分层厚度、计算出计划分层层数,根据压路机行走速度、碾压遍数并绘制出分层施工图,技术交底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认真控制其铺土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层度,每层压实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路基填筑所选取的填料均有相应的要求,其中填料的含水量均等于或接近于最佳含水量,控制在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量的-3%的范围,保证碾压机械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当其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则在表面用洒水车喷水,以提高其含水率;当其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时,则摊平晾晒,降低其含水量以后,再进行碾压,铺填厚度适当减薄。
3.3 分层摊铺技术
对路基填料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对于填石部位使岩块之间无明显高差,大石块需破碎解体,然后配合人工找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局部凸凹。对于渗水填料,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填方区完成一层填筑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以确保其填土含水量,作到填层纵横面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预期的碾压效果。
3.4 洒水晾晒
填料碾压前需要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如果填料的含水量比较低,就需要及时采取洒水措施进行处理,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即: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便采取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
3.5 分层碾压技术
对路基采取填筑后而进行碾压前应当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由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先边缘后中央、由弱到强进行碾压,两次横向重叠0.4 m~0.5 m左右,纵向1.0 m~1.5 m。为保证其填筑区边缘的密实度,压路机与填方边缘成45度角进行碾压,并在填筑时超出设计宽度0.5 m左右,以保证压路机械的安全。每一层填筑施工均设置不缓于4%的横坡,以保证雨水疏干,达到填筑碾压后不积水。对路基压实要求应当根据填料的不同和不同部位,必须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18 t以上,激振力58 t以上)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方法依次碾压。可通过试验段确认出最佳碾压遍数。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以利于护坡施工的进行。
4 路基填筑压实的后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地确保本道路路基压实质量,对路基采取填筑压实后应当对其采取分层检验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由试验工程师负责,专业试验人员操作,使用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结合检测填筑密实度。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填筑下一层。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标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应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
另外压实后的路基应当采取局部的坡面整修,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坡面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根据结果编出整修计划。各种整修均要用仪器控制并挂线操作,外侧超填部分应切除。对于本道路中存在的土质部位应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从上而下进行刷坡,不能在边坡上用土进行贴补。如果加固的坡面整修的时候,需要把加固位置预留出来。如果填土不足,或者是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形成小冲沟的时候,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认真夯实。修整的填方表层厚150 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 mm的石块,应从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填筑部位外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5 结束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压实环节,该公路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砂砾石)填料,从路基基底处理、填料选取、分层填筑技术及其压实施工等环节进行详细探讨,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指导同类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仵纪荣.路基填方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山西建筑,2007,28(10):118-119.
[2]蒋亮.路基填筑碾压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9,27(05):31-33.
[3]陈志品.浅谈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标准化,2006,31(06):57-58.
关键词 道路施工;市政道路;路基填筑;路基压实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094-01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所需填料均按设计要求取土,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砂砾石)填料,级配碎石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和。同时对电缆槽等路基附属工程与基床表层同步施工,并确保路基的稳固与安全。现针对该市政道路的路基压实填筑施工环节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其相应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同行参考。
2 路基填筑技术要求
在进行本道路路基填筑时,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地基条件等应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时,碎石及砂砾石的材质、级配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对于土质地基地段路基均应进行地基条件(包括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分析,并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填土速率,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保放置或预压卸载时间,提供路堤竣工验收的依据,必须对软土路基施工过程及工后地基的变形进行动态观测。对于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设置:在路基两侧坡脚外2 m、10 m各设观测桩一排,纵向间距50 m~100 m。对于地基沉降板设置: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 m~500 m。根据工点长度布置,每个工点沉降板不少于2个。
3 路基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施工技术
本市政道路路基基床底层采取1.9 m厚AB料填筑。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取从挖、装、运、填、碾压实行机械化平行施工作业方式,按四区段(即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即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表面整形、边坡整修)施工。
3.1 路基基底处理
在对本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前应当对基底首先清除软基桩顶换填土或凿出多余桩头至桩顶设计标高,然后进行桩顶褥垫层与土工隔栅或土工格室的铺设、碾压。填筑必须按顶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筑标高,填筑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填料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 cm~50 cm,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进行削坡。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500 mm。土方填筑至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 mm。
3.2 采取水平分层填筑技术
对路基填土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采用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坡面外侧应加宽50 cm。分层填筑时按填筑区的横断面全宽度纵向分层填筑,每层采用一种填料、或土、或填石、或土石混填。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含草皮土、树根和含腐植土;不得使用液限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6的土,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作为填料。本工程根据填方区的填筑高度及分层厚度、计算出计划分层层数,根据压路机行走速度、碾压遍数并绘制出分层施工图,技术交底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认真控制其铺土厚度,并配合机械随时调整层度,每层压实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路基填筑所选取的填料均有相应的要求,其中填料的含水量均等于或接近于最佳含水量,控制在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量的-3%的范围,保证碾压机械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当其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则在表面用洒水车喷水,以提高其含水率;当其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时,则摊平晾晒,降低其含水量以后,再进行碾压,铺填厚度适当减薄。
3.3 分层摊铺技术
对路基填料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对于填石部位使岩块之间无明显高差,大石块需破碎解体,然后配合人工找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局部凸凹。对于渗水填料,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填方区完成一层填筑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以确保其填土含水量,作到填层纵横面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预期的碾压效果。
3.4 洒水晾晒
填料碾压前需要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如果填料的含水量比较低,就需要及时采取洒水措施进行处理,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即: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便采取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
3.5 分层碾压技术
对路基采取填筑后而进行碾压前应当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由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先边缘后中央、由弱到强进行碾压,两次横向重叠0.4 m~0.5 m左右,纵向1.0 m~1.5 m。为保证其填筑区边缘的密实度,压路机与填方边缘成45度角进行碾压,并在填筑时超出设计宽度0.5 m左右,以保证压路机械的安全。每一层填筑施工均设置不缓于4%的横坡,以保证雨水疏干,达到填筑碾压后不积水。对路基压实要求应当根据填料的不同和不同部位,必须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18 t以上,激振力58 t以上)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方法依次碾压。可通过试验段确认出最佳碾压遍数。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以利于护坡施工的进行。
4 路基填筑压实的后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地确保本道路路基压实质量,对路基采取填筑压实后应当对其采取分层检验试验,根据设计要求由试验工程师负责,专业试验人员操作,使用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结合检测填筑密实度。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填筑下一层。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标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应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
另外压实后的路基应当采取局部的坡面整修,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坡面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根据结果编出整修计划。各种整修均要用仪器控制并挂线操作,外侧超填部分应切除。对于本道路中存在的土质部位应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从上而下进行刷坡,不能在边坡上用土进行贴补。如果加固的坡面整修的时候,需要把加固位置预留出来。如果填土不足,或者是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形成小冲沟的时候,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认真夯实。修整的填方表层厚150 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 mm的石块,应从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填筑部位外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5 结束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市政道路路基填筑压实环节,该公路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砂砾石)填料,从路基基底处理、填料选取、分层填筑技术及其压实施工等环节进行详细探讨,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指导同类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仵纪荣.路基填方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山西建筑,2007,28(10):118-119.
[2]蒋亮.路基填筑碾压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9,27(05):31-33.
[3]陈志品.浅谈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标准化,2006,31(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