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对科学哲学的挑战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k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构主义以其激进的姿态向科学哲学提出了挑战,目的是要用社会实在论来取代自然实在论。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对称性取代合理性、以发现的语境取代辩护的逻辑、以建构论取代实在论。这种挑战打开了科学知识广阔的社会与文化分析语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却牺牲了科学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在于走向科学的实践观。
其他文献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
在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受潮汐波动影响较大,使得传统的抽水试验、水位回复试验等方法确定含水层参数存在困难且花费较大。通过对广西北海市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动态资料进行分析
城乡二元结构至今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顽症之一,从问题的提出上升为执政党的执政方略倾注了学者、社会公众以及政治家的智慧和心血。包容性发展理论的提出为城乡二元结
摘要:在政府与公民的互动空间中存在着一对结构性要素即契约与责任,这两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必要的张力。首先,社会契约论从理论上设定了政府责任与社会契约之间的张力;其次,在中国社会,政府责任与社会契约之间是以一种隐性的心理契约的方式得以表达的;最后,“责任政府”的建构是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契约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政府;公民;政府责任;社会契约;张力关系    自近代民主制以来,政府与公民的矛盾运动就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