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众多学生对写作心生畏惧,感到无从下笔。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汉语写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汉语 写作教学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就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无疑对过去那种要求学生要写有积极思想、有意义的作文,放宽了尺度,降低了难度,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福音。那么怎样实现这一要求?
一、激发学生内心倾诉的欲望
当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喜欢写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势必要我们教师思考如何去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倾诉的欲望,只不过好比矿石,没有被挖掘采集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对老师有种天生的敬畏,而学校教育也没能给师生足够的交谈时间,不是忙于上课,就是忙于改作。所以有话一般都不敢或没空闲当面与老师交流、讨论。
有教育学者认为作文就是对话,是孩子和老师、和同学、和父母、和自己的对话。写作,因为不受外界干扰,所以能把思想表达完整。而老师面对本子,能细细斟酌,反复思量,也就不会枉下断论。因此,为了常能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内心的讯息,我布置了一个百字短文的作业,每两三天一次,不求字数,不拘形式、内容。
起初学生写的很短,内容也很单一、枯燥。我并不责怪。面对一个学生连着三次“秋天……”“冬天……”“春天……”我答:“一年四季的确很美,看来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美景,也有许多有趣的、难忘的事,记下来也会很值得回忆的。”还有一学生抱怨 “今天又写百字短文,虽然只有百字,可我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写什么呢?写以前写过的东西,您肯定不喜欢,唉……”看得我当时哭笑不得,我回话:“你能写出心里所想,我很高兴。写心理真实的想法,也可以成为一篇佳作。比如你可以写写对老师的想法,只要是真实的,我都喜欢。”
就这样不管他们写什么,我都认真地真心地与他们对话,渐渐地他们把作文当成了自己生活中倾诉的对象。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不必违心地编一些道貌岸然的谎言;不必担心因立意不高、篇幅太短受到教师的指责;也不必担心暴露了心中的稚嫩,而被别人耻笑。
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1、阅读加摘录
善于阅读的人才更有发展潜力。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汉語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汉语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在班内设了一个图书角,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这样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第一单元,我爱读书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就学到了许多读书的方法,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品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每天阅读至少30分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2、观察与思考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生前有一个习惯——随身带着笔记本,他说:生活中什么都可以记。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趣的。的确,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很多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三、改进写作命题
教师的命题如果脱离了学生生活的话,更会让学生无话可写。学生头脑中本来具有的丰富生活感受也得不到开发,不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因此采取适当的命题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将命题的限制性变成一种激励,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命题方式多样化
在命题方式上,教师不能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命题方式,要避免因为命题的难深和要求众多而限制学生的发挥。在命题时尽量做到提供选题的范围,提示所写的重点内容,而不多作硬性规定。教师在命题时还可以采用儿童的视角进行命题,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和小树交朋友》。或是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的类型如《大城堡里的小故事》之类。这样的文题可以放开学生的被束缚的手脚,让学生全心投入写作中。
(2)命题准备充分化
在写作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前不做任何准备。直接布置写作题目,进行写作指导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写。在这样的写作课堂上,学生由于心理反应和材料回忆的滞后性,所以往往感触不深。这种无准备的命题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觉得在打无准备之战,如临大敌。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之前,教师最好给学生提前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认真唤起生活中的记忆。这样在写作指导中学生才能有所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鸣。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汉语教师勇于探索,就能不断开拓和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想象的翅膀更加丰满,兴趣更加浓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 学苑教育, 2015年19期
[2]曹军韬. 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2013年10期
[3] 刘晶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03期
关键词:小学汉语 写作教学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就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无疑对过去那种要求学生要写有积极思想、有意义的作文,放宽了尺度,降低了难度,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福音。那么怎样实现这一要求?
一、激发学生内心倾诉的欲望
当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喜欢写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势必要我们教师思考如何去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倾诉的欲望,只不过好比矿石,没有被挖掘采集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对老师有种天生的敬畏,而学校教育也没能给师生足够的交谈时间,不是忙于上课,就是忙于改作。所以有话一般都不敢或没空闲当面与老师交流、讨论。
有教育学者认为作文就是对话,是孩子和老师、和同学、和父母、和自己的对话。写作,因为不受外界干扰,所以能把思想表达完整。而老师面对本子,能细细斟酌,反复思量,也就不会枉下断论。因此,为了常能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内心的讯息,我布置了一个百字短文的作业,每两三天一次,不求字数,不拘形式、内容。
起初学生写的很短,内容也很单一、枯燥。我并不责怪。面对一个学生连着三次“秋天……”“冬天……”“春天……”我答:“一年四季的确很美,看来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美景,也有许多有趣的、难忘的事,记下来也会很值得回忆的。”还有一学生抱怨 “今天又写百字短文,虽然只有百字,可我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写什么呢?写以前写过的东西,您肯定不喜欢,唉……”看得我当时哭笑不得,我回话:“你能写出心里所想,我很高兴。写心理真实的想法,也可以成为一篇佳作。比如你可以写写对老师的想法,只要是真实的,我都喜欢。”
就这样不管他们写什么,我都认真地真心地与他们对话,渐渐地他们把作文当成了自己生活中倾诉的对象。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不必违心地编一些道貌岸然的谎言;不必担心因立意不高、篇幅太短受到教师的指责;也不必担心暴露了心中的稚嫩,而被别人耻笑。
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1、阅读加摘录
善于阅读的人才更有发展潜力。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汉語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汉语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在班内设了一个图书角,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这样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第一单元,我爱读书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就学到了许多读书的方法,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品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每天阅读至少30分钟,在阅读中寻找快乐,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正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2、观察与思考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生前有一个习惯——随身带着笔记本,他说:生活中什么都可以记。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趣的。的确,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很多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三、改进写作命题
教师的命题如果脱离了学生生活的话,更会让学生无话可写。学生头脑中本来具有的丰富生活感受也得不到开发,不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因此采取适当的命题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将命题的限制性变成一种激励,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命题方式多样化
在命题方式上,教师不能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命题方式,要避免因为命题的难深和要求众多而限制学生的发挥。在命题时尽量做到提供选题的范围,提示所写的重点内容,而不多作硬性规定。教师在命题时还可以采用儿童的视角进行命题,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和小树交朋友》。或是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的类型如《大城堡里的小故事》之类。这样的文题可以放开学生的被束缚的手脚,让学生全心投入写作中。
(2)命题准备充分化
在写作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前不做任何准备。直接布置写作题目,进行写作指导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写。在这样的写作课堂上,学生由于心理反应和材料回忆的滞后性,所以往往感触不深。这种无准备的命题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觉得在打无准备之战,如临大敌。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之前,教师最好给学生提前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认真唤起生活中的记忆。这样在写作指导中学生才能有所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鸣。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汉语教师勇于探索,就能不断开拓和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想象的翅膀更加丰满,兴趣更加浓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 学苑教育, 2015年19期
[2]曹军韬. 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2013年10期
[3] 刘晶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