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促“学” 营造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不同于其它课程,知识比较抽象,概念、数量关系较多,而且联系又紧密。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做到以“趣”促“学”,使学生乐于主动探究,营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主动性 趣味性 灵活性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19-01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充满好奇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控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小学数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概念、数量关系较多,而且比较抽象,知识联系又紧密,平淡的教师讲、学生听,效果往往达不到。我认为:学生只有以浓厚的兴趣对待学习,才能出成效,并事半功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以“趣”促“学”,营造高效数学课堂呢?本文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还不会自己主动地学习,况且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需要有教师的启发,但启发不等于包办代替,我们可以从教学的素材入手,唤醒学生主动探究,就能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可以用实际材料通过多媒体演示,说明数学知识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为祖国建设学习数学的责任感。如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地球表面积的數据,火车、轮船的速度、高速公路的修建,人民储蓄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的百分比,航空母舰的最新数据等,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材料配以动画演示,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去探究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同时也是为生活服务,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奋斗目标,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其次,讲解数学家的故事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教“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前,可告诉学生:伟大数学家欧拉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爱学习。有一天,他的爸爸想建造一个长50米,宽10米的羊圈,这样平均每头羊占地5平方米。可是他家里只有100米的篱笆,不能围起来了,每头羊占地面积又不想减少,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欧拉走过来了,改为长30米,宽20米或边长为25米的正方形,篱笆正好够,而且面积还比原来大一些,他的爸爸乐开了花。正是因为欧拉从小爱动脑筋,在他13岁的时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生。多么敏捷的思维,多么巧妙的计算,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兴趣大增,探求周长和面积知识,也就水到渠成,由“学会”变成“会学”。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较短的时间内,要使课堂高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我认为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在讲解新知识时,巧设悬念,能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可告诉学生,无论你写哪个数,我都能快速说出这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学生一听,兴趣大增,都想来测试老师,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情况确实如此,比班上计算最快的学生都要快,对此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形成悬念,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我便及时揭示课题,讲解新课,效果不言而喻。
  2.加强直观,调动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常用的直观教具很多,如几何形体模型、计数器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动画演示,这样就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的一目了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认识“秒”,就可以有效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显示屏清楚地显示分针、秒针走动的精确画面,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秒”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恰当运用。
  3.言行幽默,诱发兴趣。教师针对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正确把握知识难点。如有些学生总是把得数中小数点末尾的“0”留下来,针对这一现象,便可这样设计,叫一个经常出错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发现末尾的0又没有去掉时,假装很生气,拿出一把剪刀。学生都吓呆了,不知道要干什么。老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学生恍然大悟,知识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
  4.开展活动,深化兴趣。开展数学猜谜,讲数学故事,学具制作等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兴趣,拓宽知识面。如我在班上就组织了“争做数学大王”活动,像口算大王、解题大王,书法大王等;上完“丈量土地”一节后,就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深化兴趣。
  三、把握教学策略的灵活性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各人情况不同。对一些数学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写数学小论文,数学日记等,将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对程度一般的学生,更要多加鼓励,针对他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地给予讲解,让他们知道“我也行”。 在教学后的辅导,我采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对象,做到每次辅导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把握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学有实效。
  数学学习要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趣”促“学”,使学生乐于学、善于学,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新知,以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概率论中的反例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定理及性质理解的重要手段,能帮助学生记牢所学知识,提高思维创新能力。本文从反例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公式的学习,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反例 概率论 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16-02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教育改革的力度大大加强,由于年龄特征导致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充足的好奇心,但数学这门课程往往伴随着抽象的图形、复杂的计算和缜密的逻辑,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进行简单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
期刊
【摘要】中职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颇受任课老师的喜爱。目前的分层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内涵理解的误区,层次划分的固化、不辩证的划分标准以及分层次教学与其他教学改革实践整合的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的应对策略:分层次教学内涵理解的宏观化策略、层次划分的灵活化策略以及分层次教学与其他教学改革的相互匹配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 分层次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敢问的勇气,会问的技巧和爱问的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成为一个主动发展、勇于创新的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本文从保护好问的天性、训练会问的方法、构建发问的空间和养成爱问的习惯四个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 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13-01  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认为: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基本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英语的氛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用方法和手段,实现语言的理解运用的过程,递增词汇量,积累语言单位提升阅读水平
期刊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属于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大学日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大学日语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大陆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中4-6年级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两岸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差异。因此,通过本文分析比较,台湾教科书将为我国小学教材修订与教师教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 人教版 康轩版 高年级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42-01  近年来,数学文
期刊
【摘要】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一直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如何巧妙的结合圆锥曲线的定义进行求解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掌握圆锥参数方程不仅能够帮助解题,还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下面我们针对圆锥曲线定义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做简单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圆锥曲线参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
期刊
【摘要】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提高教师教材分析能力是落实此目标的基础保障。本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教学要求,在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材分析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上,以人教A版必修四“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为例,提出了发展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基本策略: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程结构以及教材内容主线;挖掘教材内容的深广度内涵。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的转化需要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中间桥梁,否则课程标准就会“对不上”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导致“两张皮”现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课堂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常规课题(FJJKXB17-493):构建县域“初中学科联盟”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