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疼痛和警醒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是曾经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一个提问。话题很快引爆了舆论场。
  如果故国家园的蚀骨苦难,同胞袍泽的焚心之痛都和你没关系,哪和谁有关系?
  “如果说,有的国家对历史的健忘是选择性健忘,那我们自己更多的则是习惯性遗忘。”军旅作家丁小炜在新近出版的《一腔无声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中,一句句诘问振聋发聩、一声声感喟掷地有声。“经过了70年,我们国家是否已经能够足以抵御外侮?国人应以怎样的精神状态面对未来?”
  这部作品定格世事无常、起伏跌宕的冷暖人间,将温暖的目光锁定那些流落民间、融入尘埃的抗战故事,激赏一群身居草莽、心怀天下的普通百姓,深入发掘、打捞并擦亮在蹉跎岁月和艰难困厄中,那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每一丝洞幽烛微都足以震撼和警醒世道人心。
  这是一位军旅作家肩负使命、心存热血、情怀忧患的探访记述之旅。作者苦心孤诣搜罗史料片段和尘封往事,辗转腾挪寻访战争故地和英雄故园,深度对话这个行走在芸芸众生中却不入俗流的特殊群体,他们中既有那场战争梦魇的参战者、受害者和见证者,也有对那段历史深切追忆缅怀的关注者、研究者和反思者,历时3载终将一部血肉饱满、感人至深的厚重之作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作者笔下,这群人无疑都堪称国家的魂魄、民族的脊梁和时代的良心。为了给在抗战中遭受侵害的“慰安妇”们争取做人的尊严和生活保障,山西盂县小学教师张双兵在33载光阴里寻访172位慰安妇,还展开长达20余载的跨国诉讼,自己直落得一身伤病、一贫如洗;高材生王选在人生盛年放弃留美深造、辞退优裕工作,义无反顾地加入日本民间细菌战调查团,一条漫漫无期的细菌战调查和对日诉讼索赔之路,她艰难跋涉了20年仍旧风雨兼程;四川退休职工蒲寒以老迈之躯,在5年多时间里和志愿者们一道寻访、收集和整理了近600多份抗战老兵资料,如果不是决然投身为中国远征军老兵服务的事业,她应该在家含饴弄孙,尽享晚景之乐;唐山普通职员戚辉自费行程2万多公里,足迹踏遍冀东周边26个县市区,历尽千辛万苦推出“永不褪色的记忆”冀东抗战老八路专题,将153名抗战老兵的珍贵存照呈现在世人面前;四川商人樊建川20多年来倾心收集、整理和陈列抗战文物,散尽家财、多方筹资最终建成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抗战主题博物馆;军旅作家余戈在繁冗公务之余潜心滇缅抗战史研究,10年内9次进滇实地探访记录,接连捧出两部 “微观抗战史”研究专著震动军内外……那些苦难挣扎本和他们没有交集,但因为道义之心和悲悯情怀,他们的人生于是陡然转向,呈现出别样的况味和风景。
  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丁小炜通过《一腔无声血》的泣血书写告诉我们:岁月风干不了历史,那些事、那群人的遭际攸关我们的未来!抗战英雄不容遗忘,血色往事需要温故!
  是啊,若不去寻找和记述,一个国家的历史无论留下多少创痛都只能归于尘土、埋没荒草;若没有追忆和警醒,一个民族的精神无论笼罩多少阴霾都只能一枕黄粱、湮灭无声。
  当我跟随作者的足迹远赴哈尔滨、沈阳、唐山、涞源、义乌、成都、万州等地的城镇与乡村,平原和山区,闹市与寂野,像考古那样满怀虔诚去审视、咀嚼那些抗战往事,眼底心头总有一种暖流如泉涌动,有一种悲悯油然而生。
  作者这种以胸膛行走大地、以真诚抚慰伤痛的血性书写,带给读者的何止是疼痛和警醒。在人们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空间却日渐逼仄的今天,当身边“和我有什么关系”式的诘问屡屡冲击耳膜,当看见老人摔倒不出手相扶、歹徒行凶不挺身相助的社会新闻一再刺激眼球,每个人都应深刻反思:先辈留下的烈烈英风浩然之气为何不再,我们从何时冷却了一腔热血?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历史不但是过去的事情,乃是光芒四射的路标,照亮人的现在和未来,教导我们生存的方式。”《一腔无声血》打捞微观历史、为“草根”做传的另类视角,看似沉静无声,却发出了洪钟大吕之音。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英雄抛碧血,化作红杜鹃。
  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
  如果不是读到这首悲歌慷慨之作,对偶像演员顶礼膜拜的当今年轻人,有谁知道这个世界上曾有个铁血诗人名叫陈辉?!在那风雨如磐的年月,这个不帅也不高大的男人“含着泪战斗,笑着脸响枪”,以杜鹃啼血般的果敢决绝,为祖国和同胞唱出了最为壮美的阳刚诗篇。谁说不是呢,我们的时代,太需要灌注这种匹夫之勇和刚猛之气了。
  24年军旅生涯,青年作家丁小炜以诗人的敏感和柔软,通过充满烟火气和泥土味,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书写,深切关注“遭遇”战争劫难后人的精神创伤、生命遭际和生存状态,书中许多细节和场景让人触目惊心、眼眶溽热。中国远程军老兵袁秀堂一生未婚独居,当他吃到最普通的生日鸡蛋时,忍不住流下了浑浊的泪水;蒋宣雨老人被问到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时说,当年在缅甸打仗时吃过牛肉罐头,那是最好吃的东西,现在只想每天有两三片猪肉吃;当年张先兔老人的父亲为筹钱将女儿从日军的魔窟救出,无奈昧着良心咬碎牙关为日军搜集八路军的情报——“可不敢再活了。”张先兔受访时说这句话仍旧目露惊恐……漫漫书卷,都是不屈的灵魂独白、沉重的生命喘息,我们在抛洒一掬清泪、激扬一股正气之外,能强烈感受到军旅作家“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炽热之心和强烈担当。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最显眼的地方,镌刻着一句来自当年在大屠杀中幸存的老妈妈的话:“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展厅另一个地方,约翰·拉贝的一句话同样振聋发聩:“可以宽恕,但不要忘却。”
  阅读《一腔无声血》带给我的重要启示是,国人当永世不忘血色记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捍卫保护好吾国吾土和父老兄弟,戮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波助力。
其他文献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一书开头,作者便如此定义全球媒体所面对的剧变现实。在重大变革、激烈竞争、深度整合、局部洗牌的现代舆论之海中,传统媒体又应去向何方?该书作者以一名资深记者和世界级媒体掌舵人的身份,为中国媒体规划了崭新的航程。  变局之帆  这个世纪对媒体从业者来说,正如狄更斯所言是最好也最坏的时代,也正如在这二百多页文字中可以同时嗅到作者的雄心与危机感一样。这个
系统方法,包格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都是自然料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方法论。现在把它用于看书学习,不过是取其科学精神而已。  一、目的性  一个人无论想什么,干什么,总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毫无目的,那就干不成事。但是,有两句谚语,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人因此认为不需要什么目的,也有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这是对事情未加深究之谈。“有意栽花花不发”,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或方法
壹  老舍出身寒门,长于贫困,是地道的草根作家。大杂院的生活经历对其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是老舍之为老舍——老舍的情感倾向、个性气质、生命形态、人生选择以及创作追求、作品风格、文化品味、成败得失等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他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创作风格和审美追求迥异于其他作家的重要原因。大杂院出身是走进老舍、解读老舍的原始密码。  比如说,老舍创作风格的“大众化”问题,这是由语言风格、 审美情趣、人
《重启改革议程》,吴敬琏、马国川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2月版  吴敬琏曾说:“我个人的生命是同中国改革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多年来,他一直站在改革前沿,他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个月中,吴敬琏与马国川的新书《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更名为《重启改革议程》重版(三联书店2013年1月版),原书名“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成为副题。  “难得的改革窗口
世界华文文学,正在地球上滚滚流动。其中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就是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新移民文学”。  百年沧桑的历史长河  任何一个文学浪潮的兴起,都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我们鸟瞰“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时候,只要回首百年历史,就能听到那真切的历史钟声的回响,看到那清晰可辨的血脉源流。  回望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坛,正是借着庚子赔款后的滚滚留学浪潮,直接催生和影响了整个现代文学的华丽局面。虽然在“五四”
北京是一座大城,地铁立交桥穿越在红墙与摩天楼之间,无尽的喧闹的缝隙里,偶尔也嵌入若干僻静的场所,这些场所,除了置身高楼丛中那些盆景似的公园,便是类似公园的那些浓荫覆盖的大学校园了。说北京有一个大的“学术气场”,此话不假。我揣摩,这些气场的核心应该是在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宛若一块块磁铁,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向往者,他们在这里汇聚,汇聚碰撞出火花,从而构成了这座大城急匆匆的喧腾之外的静谧的风景—
汽车喇叭    几年前,去过一趟日本,感慨良多,其中之一就是在日本听不到汽车喇叭声。  我的行程是从大阪到京都,再到富山,最后到东京。富山是乡村,人车相对稀少,且勿论。其余三个地方都是城市,尤其东京,更是国际化大都市,汽车只比北京多不比北京少,也是昼夜川流不息。但是整整一个星期,我居然没听到一声汽车喇叭,只有车轮沙沙滚过路面和轻微的发动机声,耳根子很是清静。这自然让我想起北京,想起北京的汽车喇叭。
《凡人佛陀——从尘世到不朽的悟道之旅》,(美)迪帕克·乔普拉著,蔡心语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2月版,20.00元  宗教题材的图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深深陷入宗教崇拜式的狂热不可自拔,即对宗教偶像的极端推崇和对教义的刻板理解。另一种则反其道而行之,致力于对宗教本身的批判和扬弃,试图还原深藏在宗教规条后无差别的人类智慧结晶。《凡人佛陀》就属于后一种,书中通过对人类历史上最神秘的人之———佛陀一生的合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那一天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今天,由国家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整理出版的近5万页《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80卷正式出版,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该套图书完整再现了60多年前对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审判全过程。  二战后,中国人民怀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博大胸襟,努力促进中日
《金翅雀》(The goldfinch)是美国文学才女唐娜·塔特(Donna Tartt)11年以来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2013年10月一经出版就跻身于《纽约时报》、《时代》杂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年度小说并领衔亚马逊年度好书榜第一名。2014年4月15日,这本784页的畅销小说又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的殊荣。  唐娜·塔特,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格林伍德,5岁时,她写了第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