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方法,包格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都是自然料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方法论。现在把它用于看书学习,不过是取其科学精神而已。
一、目的性
一个人无论想什么,干什么,总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毫无目的,那就干不成事。但是,有两句谚语,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人因此认为不需要什么目的,也有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这是对事情未加深究之谈。“有意栽花花不发”,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或方法不对头,“无心插柳柳成荫”,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说明“柳成荫”也是目的之一,只不过比较潜在而已。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毕竟还是插了柳。假如无心出现的东西根本不符合这个人的目的,甚至事与愿违,那还有什么可高兴的?“瞎猫碰着死老鼠”的事也许是有的,但假如“瞎猫”把吃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碰到“死老鼠”这一点上,那它就难免经常要饿肚子了。所以在西方评论人才的标准中,有一条叫“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初看起来使人不解:难道世上还有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然而生活经验稍多之后,就发现这种人的确是有的,而且还不少。这种人的行为显然是违反系统论、控制论的。控制论第一就是讲目的性,搞一个“控制系统”,目的就是要获致预定的结果。例如一条电视机生产流水线,就是一个控制系统,目的是生产(并不断改进)电视机。假如“有意造机机不出,无心关厂厂关门”,那还叫什么控制系统?
看书学习当然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否则花那时间干什么(须知时间就是生命,而且又是金钱)。那么目的是什么呢?总的看是早巳明确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如此,学其它一切道理和知识也莫不如此,“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何应用昵?概括说来无非两方面:或用于主观世界,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提高道德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等等。或用于客观世界,那工作与创造的项目可就多了。而从事各种项目就需要各种本事,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就要学到并提高这些本事,以便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确定目的很重要,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目的,二是如何达到目的。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任性胡为可以解决的。例如根据张天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包氏父子》中的中学生包国维就是个很典型的角色。从客观情况来看,他在近期的唯一选择似乎应该是读书升级;包国维有时也读点书,但只读“言情小说”,而此类书籍却是无功于升级的。再从包国维的主观方面来看,他似乎有许多目的,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谈恋爱。既然如此,那就要使自己确有可爱之处,而包国维却反其道而行之,竭力变成一个令人憎厌的小流氓。这样,他所造成的后果就极为不妙了。总体来看,包国维确乎是一个不知道要干什么的人。
现在的青年当然应该树立良好而远大的目的。而这目的在远期和近期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却要根据主客观两方面的信息仔细考虑一番。主观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特点是应该照顾的,然而却不能绝对化,还必须照顾客观的需要和条件。最好要做到主客观结合,使二者彼此促进,而不要使二者相互对立。
良好的目的确定之后,就要力争以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它,看书学习就是手段之一。看书既然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那就不宜“拾到篮子里便是菜”,更不宜从低级趣味出发,一味去读消遣性、娱乐性的书刊,而要致力于培养意志毅力和与理想结合的稳定兴趣,即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哪怕要读一大堆相当枯燥的书,也在所不辞,因为最终能获得增长真才实学以致作出显著成果的巨大乐趣。
二、信息化
所谓“信息化”就是要把读到的东西都视为信息。视为信息就有种种特点,而与学习——创造最有关系的,则是选择与加工。
先讲选择问题。这首先要把由一定目的所决定的“学习——创造”过程视为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既有封闭性,又有开放性。首先要树立封闭的观念。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人,都是封闭的系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可以实行开放政策,个人也要从自然和社会中吸取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假如国家或个人都没有封闭性,那就与整个世界(以至于宇宙)混成一团,这样,国家不成其为国家,个人也不成其为个人,那还谈得上什么开放?所以“彻底的开放”就等于不开放,而真正的开放则必须以封闭为前提。“学习——创造”的过程道理亦然。即使是集体编纂百科全书,对信息的采用也是根据一定的封闭性的需要来选择的,而不是无论什么信息都往书中塞进去。至于个人的“学习——创造”,必然更要狭隘得多,因此更要强调选择,选择对这个特定过程直接间接有用的信息,而且究竟是否有用,还要从实际效果中接收反馈。只有全无创造目的,仅以读书为消闲手段的人,才可以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根本不考虑读了以后的效果。
但是,在强调封闭性的基础上一定要强调开放性。首先,如果不开放,不广泛注意各种有关的信息,那就根本谈不上选择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广泛吸取有用的信息,你那个“控制系统”就不会充实、改进与发展。例如一门课教了30年,因为不吸收新信息,所以讲稿从来不改一个字,此课的质量也就不问可知了。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这门课本身要不断改进,而且要从开一门课发展到开几门课,这就非要通过看书学习、不断吸取新的信息不可。所以“博览群书”,大有可为。
再讲信息加工的问题。即使是最新、最可靠而有用的信息,当其用于特定的“控制系统”时,也必须要经过新的编制与加工;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息,然而当其具体运用之时,却要准确解决什么样的实践检验什么样的真理,也就是一般性命题的具体化问题,具体化即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形式。概括说来,信息的编制加工的根本方法,就是在信息之间进行联系与反联系。例如你读了一部文艺理论书,又读了一部小说,然后用理论去评论小说,这就是在两种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但联系却又离不开反联系。例如你读的那部理论书中,一般不会恰恰有一段话正好用来评论你读的那部小说。任何一条原理总要经过领会消化,才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这种领会消化,既是信息的加工,也是一种联系。因为你已经“割断”了它与原作的联系,而化入了新的理解。即使是从原作中照抄一段来用于评论,也还是一种反联系,不过这种反联系未免太简单了,恐怕评论不易深入。
一、目的性
一个人无论想什么,干什么,总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毫无目的,那就干不成事。但是,有两句谚语,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人因此认为不需要什么目的,也有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这是对事情未加深究之谈。“有意栽花花不发”,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或方法不对头,“无心插柳柳成荫”,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说明“柳成荫”也是目的之一,只不过比较潜在而已。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毕竟还是插了柳。假如无心出现的东西根本不符合这个人的目的,甚至事与愿违,那还有什么可高兴的?“瞎猫碰着死老鼠”的事也许是有的,但假如“瞎猫”把吃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碰到“死老鼠”这一点上,那它就难免经常要饿肚子了。所以在西方评论人才的标准中,有一条叫“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初看起来使人不解:难道世上还有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然而生活经验稍多之后,就发现这种人的确是有的,而且还不少。这种人的行为显然是违反系统论、控制论的。控制论第一就是讲目的性,搞一个“控制系统”,目的就是要获致预定的结果。例如一条电视机生产流水线,就是一个控制系统,目的是生产(并不断改进)电视机。假如“有意造机机不出,无心关厂厂关门”,那还叫什么控制系统?
看书学习当然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否则花那时间干什么(须知时间就是生命,而且又是金钱)。那么目的是什么呢?总的看是早巳明确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如此,学其它一切道理和知识也莫不如此,“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何应用昵?概括说来无非两方面:或用于主观世界,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提高道德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等等。或用于客观世界,那工作与创造的项目可就多了。而从事各种项目就需要各种本事,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就要学到并提高这些本事,以便取得成果,作出贡献。
确定目的很重要,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目的,二是如何达到目的。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任性胡为可以解决的。例如根据张天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包氏父子》中的中学生包国维就是个很典型的角色。从客观情况来看,他在近期的唯一选择似乎应该是读书升级;包国维有时也读点书,但只读“言情小说”,而此类书籍却是无功于升级的。再从包国维的主观方面来看,他似乎有许多目的,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谈恋爱。既然如此,那就要使自己确有可爱之处,而包国维却反其道而行之,竭力变成一个令人憎厌的小流氓。这样,他所造成的后果就极为不妙了。总体来看,包国维确乎是一个不知道要干什么的人。
现在的青年当然应该树立良好而远大的目的。而这目的在远期和近期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却要根据主客观两方面的信息仔细考虑一番。主观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特点是应该照顾的,然而却不能绝对化,还必须照顾客观的需要和条件。最好要做到主客观结合,使二者彼此促进,而不要使二者相互对立。
良好的目的确定之后,就要力争以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它,看书学习就是手段之一。看书既然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那就不宜“拾到篮子里便是菜”,更不宜从低级趣味出发,一味去读消遣性、娱乐性的书刊,而要致力于培养意志毅力和与理想结合的稳定兴趣,即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哪怕要读一大堆相当枯燥的书,也在所不辞,因为最终能获得增长真才实学以致作出显著成果的巨大乐趣。
二、信息化
所谓“信息化”就是要把读到的东西都视为信息。视为信息就有种种特点,而与学习——创造最有关系的,则是选择与加工。
先讲选择问题。这首先要把由一定目的所决定的“学习——创造”过程视为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既有封闭性,又有开放性。首先要树立封闭的观念。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人,都是封闭的系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可以实行开放政策,个人也要从自然和社会中吸取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假如国家或个人都没有封闭性,那就与整个世界(以至于宇宙)混成一团,这样,国家不成其为国家,个人也不成其为个人,那还谈得上什么开放?所以“彻底的开放”就等于不开放,而真正的开放则必须以封闭为前提。“学习——创造”的过程道理亦然。即使是集体编纂百科全书,对信息的采用也是根据一定的封闭性的需要来选择的,而不是无论什么信息都往书中塞进去。至于个人的“学习——创造”,必然更要狭隘得多,因此更要强调选择,选择对这个特定过程直接间接有用的信息,而且究竟是否有用,还要从实际效果中接收反馈。只有全无创造目的,仅以读书为消闲手段的人,才可以碰到什么就读什么,根本不考虑读了以后的效果。
但是,在强调封闭性的基础上一定要强调开放性。首先,如果不开放,不广泛注意各种有关的信息,那就根本谈不上选择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广泛吸取有用的信息,你那个“控制系统”就不会充实、改进与发展。例如一门课教了30年,因为不吸收新信息,所以讲稿从来不改一个字,此课的质量也就不问可知了。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这门课本身要不断改进,而且要从开一门课发展到开几门课,这就非要通过看书学习、不断吸取新的信息不可。所以“博览群书”,大有可为。
再讲信息加工的问题。即使是最新、最可靠而有用的信息,当其用于特定的“控制系统”时,也必须要经过新的编制与加工;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息,然而当其具体运用之时,却要准确解决什么样的实践检验什么样的真理,也就是一般性命题的具体化问题,具体化即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形式。概括说来,信息的编制加工的根本方法,就是在信息之间进行联系与反联系。例如你读了一部文艺理论书,又读了一部小说,然后用理论去评论小说,这就是在两种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但联系却又离不开反联系。例如你读的那部理论书中,一般不会恰恰有一段话正好用来评论你读的那部小说。任何一条原理总要经过领会消化,才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这种领会消化,既是信息的加工,也是一种联系。因为你已经“割断”了它与原作的联系,而化入了新的理解。即使是从原作中照抄一段来用于评论,也还是一种反联系,不过这种反联系未免太简单了,恐怕评论不易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