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习惯之一.学好数学,兴趣和习惯同样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好的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并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关键词】数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一、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体会新的体验和碰撞思维的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首先让学生猜想教师手中的黄绸带的长度(80厘米长),其次告诉学生教师要把它平均剪成两段,每段长多么米?怎样计算?有哪些方法?(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以前已经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小组开展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生1:我用80÷2=40(厘米)=25(米).生2:我把80厘米化成8分米,8÷2=4(分米)=25(米).生3:我把80厘米化成0.8米,0.8÷2=0.4(米)=25(米).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与圆锥体积相关计算题时仍然难以解答.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捏题目中所描述的形状,把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可操作的内容,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同时体验了“做数学”的快乐.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铁丝圆,让学生边指边说圆的周长是哪一部分的长,并问:“能否用直尺量曲线?怎么量?”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用绕、滚、量的方法,得出它的周长.教师再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几种方法测量?”教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问:“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你还能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发现圆的周长跟圆的直径有关.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过一次次地测量、观察、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索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这种做法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启发学生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学生根据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高和影长成正比例的知识,解决了这个富有难度与趣味的数学问题.学生先测量已知物体高度及其与影子长度的比,同时测量树的影长,再根据同一时间的物高和影长的比相同,算出大树的高度.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应发现或创造出自己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实行“再创造”,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如,学生学习“圆柱的体积”,通过转化的思想把圆柱体切拼成近似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提出问题:“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相等,表面积相等吗?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2.5分米,它的表面积和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是多少?”有些学生很快就说:“它们的表面积不是一样吗?”教师说:“是一样吗?自己认真观察、比较,看谁最认真、最聪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和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不相等,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
“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等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只有不断地训練学生“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要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关键词】数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一、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体会新的体验和碰撞思维的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首先让学生猜想教师手中的黄绸带的长度(80厘米长),其次告诉学生教师要把它平均剪成两段,每段长多么米?怎样计算?有哪些方法?(学生学习分数除法以前已经知道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小组开展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生1:我用80÷2=40(厘米)=25(米).生2:我把80厘米化成8分米,8÷2=4(分米)=25(米).生3:我把80厘米化成0.8米,0.8÷2=0.4(米)=25(米).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与圆锥体积相关计算题时仍然难以解答.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捏题目中所描述的形状,把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可操作的内容,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同时体验了“做数学”的快乐.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铁丝圆,让学生边指边说圆的周长是哪一部分的长,并问:“能否用直尺量曲线?怎么量?”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用绕、滚、量的方法,得出它的周长.教师再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几种方法测量?”教师在黑板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问:“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你还能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发现圆的周长跟圆的直径有关.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过一次次地测量、观察、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索的方法.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这种做法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启发学生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学生根据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高和影长成正比例的知识,解决了这个富有难度与趣味的数学问题.学生先测量已知物体高度及其与影子长度的比,同时测量树的影长,再根据同一时间的物高和影长的比相同,算出大树的高度.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应发现或创造出自己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实行“再创造”,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如,学生学习“圆柱的体积”,通过转化的思想把圆柱体切拼成近似长方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提出问题:“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相等,表面积相等吗?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2.5分米,它的表面积和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是多少?”有些学生很快就说:“它们的表面积不是一样吗?”教师说:“是一样吗?自己认真观察、比较,看谁最认真、最聪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和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不相等,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的表面积多了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
“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等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只有不断地训練学生“说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要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