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及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这就使得不少幼儿照顾和抚养的重任落在了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身上,即隔辈抚养。当前幼儿抚养模式呈现了多种模式并存的特点,这些不同的抚养模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通过调查针对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状况展开,并针对显示出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抚养模式;独立性
1 问题的提出
1.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压力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家庭的抚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隔代抚养和父母抚养已悄悄占据了抚养方式的主要地位。家庭中抚养者的语言交流、教养态度和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3-6 岁正是儿童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抚养者的不同势必对儿童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这两种模式下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差异对比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本调查旨在调查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针对显示出的问题提出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目前,在国内外有大量关于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也有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但这些两种抚养模式对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大多属宏观层面,且缺乏实验调查的支撑,大多属于理论思辨和经验探讨。
1.3 调查意义
研究通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抚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抚养方式的现状,探讨最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抚养方式,希望能够充实国内对幼儿社会性研究方面的理论,丰富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理论,为后继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的依据。考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抚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索什么样的抚养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建议,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4 概念界定
1.4.1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1.4.2 独立性:是幼儿不依赖他人独立行为、独立思考的意识倾向与能力。
1.4.3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2 调查过程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所有问卷为两类:一类是抚养人问卷,一类为幼儿问卷。因此,调查对象为天水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其中,30 名祖辈抚养的幼儿与抚养人和 30 名父母抚养的幼儿与抚养人.
2.2 调查者
调查时,在被调查幼儿园每个大班中,一名教师负责发放组织填写抚养人问卷,另一名教师负责组织幼儿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口头填写形式填写幼儿问卷。
2.3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参照《幼兒发展评价手册》中的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发展水平的调查问卷改编而成。
2.4 结果处理
幼儿独立性发展问卷,隔辈抚养、父母抚养分别收集到有效问卷 28 份、29 份。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问卷,隔辈抚养、父母抚养分别收集到有效问卷数 28 份、29 份。对它们的结果分别进行检验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隔辈抚养与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抚养模式可能是大班幼儿间独立性发展呈现差异的原因之一。隔辈抚养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低于父母抚养下大班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水平,隔辈抚养可能是阻碍幼儿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因素.在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抚养模式不一定是影响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
4 讨论与建议
4.1 调查结果显示,隔辈抚养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明显低于父母抚养模式下,两者差异显著。据此,笔者对隔辈抚养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发展教育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进行两种抚养模式内在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特点的异同。
探析这些特点与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相关性,试探究隔辈抚养下幼儿独立性发展水平较低的内在深层原因。
第二,深化隔辈抚养者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觉意识,使其重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使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的加以纠正。
第三,专家、教师加强对隔辈抚养者在培养幼儿独立性方面的指导,力争做到指导精细、具体、有效。
第四,专家、教师、抚养者加强合作、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开展隔辈抚养模式下幼儿独立性的教育,使其尽快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4.2 增强教育者、抚养者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微观意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方面。从调查结果看,大班幼儿在两种抚养模式下,独立性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却没有明显差异。据此,笔者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它的不同方面受不完全相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研究、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时,必须加强对其的微观意识与分析,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方面实行具体而有效的培养措施.使我们的教育具体而有效的实施。
4.3 深入分析幼儿园隔辈抚养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给该园该模式下抚养者、教育者在如何开展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教育方面以有效指导。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幼儿社会性发展不断呈现一些特点,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隔辈抚养模式的出现,幼儿抚养模式多样化给幼儿社会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就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较高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笔者相信,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会得到深入地研究与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3]白爱宝 .幼儿发展评价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郭力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教育部人事司组织.教育研究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抚养模式;独立性
1 问题的提出
1.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压力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家庭的抚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隔代抚养和父母抚养已悄悄占据了抚养方式的主要地位。家庭中抚养者的语言交流、教养态度和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3-6 岁正是儿童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抚养者的不同势必对儿童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这两种模式下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差异对比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本调查旨在调查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针对显示出的问题提出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目前,在国内外有大量关于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也有家庭抚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但这些两种抚养模式对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大多属宏观层面,且缺乏实验调查的支撑,大多属于理论思辨和经验探讨。
1.3 调查意义
研究通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抚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抚养方式的现状,探讨最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抚养方式,希望能够充实国内对幼儿社会性研究方面的理论,丰富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理论,为后继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的的依据。考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抚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索什么样的抚养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建议,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4 概念界定
1.4.1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1.4.2 独立性:是幼儿不依赖他人独立行为、独立思考的意识倾向与能力。
1.4.3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2 调查过程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所有问卷为两类:一类是抚养人问卷,一类为幼儿问卷。因此,调查对象为天水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其中,30 名祖辈抚养的幼儿与抚养人和 30 名父母抚养的幼儿与抚养人.
2.2 调查者
调查时,在被调查幼儿园每个大班中,一名教师负责发放组织填写抚养人问卷,另一名教师负责组织幼儿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口头填写形式填写幼儿问卷。
2.3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参照《幼兒发展评价手册》中的幼儿独立性和同伴交往能发展水平的调查问卷改编而成。
2.4 结果处理
幼儿独立性发展问卷,隔辈抚养、父母抚养分别收集到有效问卷 28 份、29 份。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问卷,隔辈抚养、父母抚养分别收集到有效问卷数 28 份、29 份。对它们的结果分别进行检验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隔辈抚养与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抚养模式可能是大班幼儿间独立性发展呈现差异的原因之一。隔辈抚养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低于父母抚养下大班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水平,隔辈抚养可能是阻碍幼儿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因素.在隔辈抚养和父母抚养两种模式下,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抚养模式不一定是影响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
4 讨论与建议
4.1 调查结果显示,隔辈抚养下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明显低于父母抚养模式下,两者差异显著。据此,笔者对隔辈抚养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发展教育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进行两种抚养模式内在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特点的异同。
探析这些特点与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相关性,试探究隔辈抚养下幼儿独立性发展水平较低的内在深层原因。
第二,深化隔辈抚养者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觉意识,使其重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使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的加以纠正。
第三,专家、教师加强对隔辈抚养者在培养幼儿独立性方面的指导,力争做到指导精细、具体、有效。
第四,专家、教师、抚养者加强合作、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开展隔辈抚养模式下幼儿独立性的教育,使其尽快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4.2 增强教育者、抚养者对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微观意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方面。从调查结果看,大班幼儿在两种抚养模式下,独立性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而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却没有明显差异。据此,笔者认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它的不同方面受不完全相同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研究、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时,必须加强对其的微观意识与分析,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方面实行具体而有效的培养措施.使我们的教育具体而有效的实施。
4.3 深入分析幼儿园隔辈抚养模式下,大班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给该园该模式下抚养者、教育者在如何开展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教育方面以有效指导。
5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幼儿社会性发展不断呈现一些特点,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隔辈抚养模式的出现,幼儿抚养模式多样化给幼儿社会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就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较高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笔者相信,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会得到深入地研究与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
[3]白爱宝 .幼儿发展评价手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郭力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教育部人事司组织.教育研究专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