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防心梗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熟知,最常见猝死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脑血管疾病。这两种病虽然都是老年性疾病,但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甚至更年轻的人群中患病者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心肌梗塞,其中有1/2—2/3的病人死于送往医院的路途中,由此可见预防心肌梗塞的重要性。
  心肌梗塞时,在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血管壁上会发生斑块硬化及小颗粒附着,使血管管腔狭窄,粗糙不平。尤其在冠状动脉痉挛时,极易使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栓块,使血管腔更加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即形成临床上的心绞痛,称为冠心病。当血栓块积少成多形成大的栓块时,冠状动脉管腔完全阻塞,使缺血心肌血循环断流,使心肌产生严重而持久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即心肌梗塞,简称心梗。常继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肌破裂而猝死。
  在心梗期间或临床痊愈之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依然存在,因此随时还可能出现心绞痛或再次发生心肌梗塞。所以凡患过心梗的病人,在一年内应尽量减少疲劳、避免精神紧张,做到保暖,一定要减轻心脏负担。为达到上述目的,尤其要坚持按时服用扩张冠状动脉和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
  一提起服药,按老规律都是早、中、晚三次服药,一般是早6时、中午12小时、晚上6时。其时间间距大约为6小时服药一次。但心脑血管病大部分在凌晨前后发病。即在早晨5—7点钟左右出现心肌梗塞。其原因:①因夜间呼吸、排尿及出汗等因素使体内脱水、血液浓度加大、血黏稠度增高而血流缓慢;②血小板常沿血管边缘部运行,最易形成血栓阻塞管腔而发病。一般在晚上6点钟服药后需在次日的早晨6—7时才能服药,其间隔时间长达12个小时,实际上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已消耗殆尽,此时也正是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构成发生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所以,很有必要在夜间2—3点钟另服一次药物,其剂量也需加倍,即白天服1粒,夜间就需要服2粒才能保持冠状动脉正常的血液供应。为了避免新血栓形成,晚上睡前加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4片(每片含量25毫克),夜间2—3点钟再服2—4片。以增强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降低血小板粘附率,阻止血栓形成。由于心梗病人56%~89%患有高血压病,常需早中晚服用降压片,因夜间处于睡眠状态,血压自然低于白天,所以夜间没有必要另服降压片。
其他文献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以血尿酸增高、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为特征,后期可出现痛风结石、痛风肾。近十年来,痛风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痛风已成为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痛风的发生与患者的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管好一张嘴,能够有效防治痛风。不妨从下面几点入手。    管住自己的嘴    控制总热量 超重或肥胖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避免过胖是防止痛
康医生:我今年39岁,经常头晕头胀,到医院做了彩色颅多普勒(TCD)检查,得出的结论是:1、脑动脉硬化。2、大脑右中、前动脉硬化,供血不足。3、大脑后动脉痉挛。4、左椎动脉供血不足。5、
近几年来,死刑的存废成为我国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一定时期的某个国家应否保留或者废除死刑,应立足于该国国情,即根据该国的政治、经济形
玩忽职守罪的客观行为必须是违反职守的行为 ,同时必须是在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 ,该活动本身有关的违反职守的行为。重大损失是体现该罪社会危害性 ,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
2006年12月20日上午9点,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而猝死去世,享年72岁。曾经给亿万观众带来无尽欢笑的一代艺术大师突然辞世,令人感到无比震惊和痛惜。
情节犯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情节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取消刑法中关于情节犯的规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哮喘越发越重,其主要原因是治疗时,盲目而单一地使用了支气管扩张药物。科学地使用平喘药,应当根据实际病情,运用支气管扩张药结合抗炎药、抗组胺类药物,采用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物,有沙丁胺醇(舒喘灵)、特布他林等β肾上腺素激动剂,以及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支气管黏液纤毛清除作用,而直接起到平喘的效果。  
根据长久以来无往不利的战果,事实告诉我们追女孩子是要用心的。最起码也要盒出点专业精神来才行。这些不宣之密原本是用来压箱底绝不外传的.不过看到兄弟你也老大不小了,整天为
本文对国际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作了概括性的比较分析。作者在文中提出:国际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应坚持意思自治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分类分割原则;并在分类分割原则的指导下,对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一个人心中充满善意,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摆脱困难,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快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