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此法源远流长,自有语文教学(非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教学,而是指古代集经史子集为一体的大语文教育)始,它便在教学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后历经数千年,其间尽管朝代更替,时代变迁,教学目的、内容几经变易,而此法却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它为我国的语文教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它却遭到了种种非议:有人认为背诵是读死书,死读书,是愚笨落伍的教学法;有人认为背诵拘系思考,残害性灵,使人变得机械麻木;更有甚者,把语文教学水准日渐低落、语文素质江河日下的账算到它的头上,认为与它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摒弃背诵的呼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于是人们对它嗤之以鼻了,对它白眼相向了;于是它被冷落了,从雄踞几千年的历史舞台的中央站到一边去了,消尽了昔日的风采。这一切都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危言耸听,试看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多少课文要求背诵?试看我们的语文老师,有几个在备课中体现了背诵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作出了背诵的要求?有几个在教学中进行了背诵的训练?试看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多少人在早读课上认真朗读?有多少人能背很多文章?笔者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几乎每篇课文都能背;读中学时,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远比现在多得多。记得那时老师对学生的背功非常重视,抓得极严,凡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学生一一要在老师面前过关。也记得,那时早读课上,校园里书声琅琅,声震霄汉。然而这一切都成了历史,怎不教人伤心泪落!
造成今日之局面,原因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背诵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够,对背诵的重大价值认识不足。其实,背诵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一、背诵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
古代,蒙童入学后,大字不识几个,先生就带他们读课文了。熟读之后便要求背诵,名曰“温书”。温书是学生的日常功课,先生要求极严,如果不符要求,先生的戒尺是不认人的。待学生背诵后,先生再开讲(讲解文句的意思)。学生识字不多,句子意思也不理解,为何就要求学生背诵呢?原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尽管在古代尚无语感这一概念,但经验告诉人们,学习语言,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蒙学阶段是儿童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期让学生多读多背,增强其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懂得: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哪个词跟哪个词相搭配,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是有规则的。虽然这些规则学生尚不懂得,但读得多背得多了,潜意识中便会模糊地感受到。这种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文法知识)要重要得多。事实上,古代尚无文法,即使有文法,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作基础而跟学生去谈抽象的理性知识,岂不是对牛弹琴!而古代虽无文法,但人们照样写文章,韩柳欧苏的文章照样光耀千秋,流传万代。何也?笔者敢断言,原因之一,得力于他们对语感的深厚积淀。然而培养语感的前提在于熟读成诵,没有大量的背诵作基础,语感从何而来!对于语感与背诵的关系,梁实秋先生曾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求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也说:“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关于对联的事情。中国人有贴对联的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总要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小学生且不说,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有多少人会撰写对联?不说撰写,就连贴也贴错,往往把左边的贴到右边,右边的贴到左边,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学生能背诵大量的古诗,能够背诵一些像《滕王阁序》那样的骈文,语感培养起来了,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由之路
我们常听人们作报告,有的人的报告言辞畅达,文采焕发;有的人的报告却语言滞涩,枯燥无味。何哉?前者语言材料积淀深厚,后者语言材料蕴藏浅薄。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由之路。学习语言有一个由“死”到“活”的过程。先要“死”,才能“活”。所谓“死”,就是要多读多背多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方能“活”。没有深厚的语言材料积累而想语言文采斐然,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幻想。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背诵,清代的郑板桥在《自叙》中说他“每读一书,必千万遍”。“千万遍”,虽有夸张,但熟读成诵则是无疑的。古往今来,大凡在语言文学上卓有建树者,无不满腹诗书。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十岁左右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文学巨匠茅盾,能背整部《红楼梦》;蜚声文坛的巴金,能背诵两百多篇的散文集《古文观止》,这还仅是他所能背诵的书的一部分;著名作家李准说他《古文观止》基本能背,中国的诗词民歌他能背七八百首,等等。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足见熟读背诵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背诵,当然是指古诗词名篇,文言经典作品,现代美文精品。这些作品,字字珠玑,句句玉语,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这些东西不多积累,焉能为文?没有厚积,焉有薄发?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现在的学生作文。现在学生也学修辞,修辞中有一种叫“引用”的辞格,然而学生学了却用不上。什么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脑子里无“米”,拿什么做“炊”!故现在的学生作文,语言多无文采,味同嚼蜡。如果能背诵大量古诗文,作文时定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何至于此!
三、背诵是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
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读书读到难懂处,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再读,便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似有所悟。每读一遍,理解便加深一层。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此,古今文人学者多有心得,如苏东坡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朱熹的“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也谈到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他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落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忆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所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背诵,对于古诗文阅读尤其有用。古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视为畏途。之所以如此,从文言文来说,主要是语言的障碍。背诵,是对付文言文阅读的高招,只要多读多背,就可以打破文言文难懂的坚冰。从古诗词来说,除语言障碍的难处外,意境、风格的领会也是难点,然而只要熟读成诵,难点自然冰释。对此,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永贤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也洗磨不掉。因而才有可能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
以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背诵的作用还不止此,例如背诵能锻炼记忆力,背诵能增长智慧,等等。
背诵之于语文,犹如加减乘除法之于数学,加减乘除法都不懂,还学什么数学;连文章都不能背几篇,还学什么语文!为了使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实践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成效,为了切实提高国人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呼唤背诵!
[作者通联:湖南郴州师范]
然而时至今日,它却遭到了种种非议:有人认为背诵是读死书,死读书,是愚笨落伍的教学法;有人认为背诵拘系思考,残害性灵,使人变得机械麻木;更有甚者,把语文教学水准日渐低落、语文素质江河日下的账算到它的头上,认为与它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摒弃背诵的呼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于是人们对它嗤之以鼻了,对它白眼相向了;于是它被冷落了,从雄踞几千年的历史舞台的中央站到一边去了,消尽了昔日的风采。这一切都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危言耸听,试看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多少课文要求背诵?试看我们的语文老师,有几个在备课中体现了背诵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作出了背诵的要求?有几个在教学中进行了背诵的训练?试看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多少人在早读课上认真朗读?有多少人能背很多文章?笔者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几乎每篇课文都能背;读中学时,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远比现在多得多。记得那时老师对学生的背功非常重视,抓得极严,凡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学生一一要在老师面前过关。也记得,那时早读课上,校园里书声琅琅,声震霄汉。然而这一切都成了历史,怎不教人伤心泪落!
造成今日之局面,原因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背诵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够,对背诵的重大价值认识不足。其实,背诵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一、背诵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
古代,蒙童入学后,大字不识几个,先生就带他们读课文了。熟读之后便要求背诵,名曰“温书”。温书是学生的日常功课,先生要求极严,如果不符要求,先生的戒尺是不认人的。待学生背诵后,先生再开讲(讲解文句的意思)。学生识字不多,句子意思也不理解,为何就要求学生背诵呢?原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尽管在古代尚无语感这一概念,但经验告诉人们,学习语言,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蒙学阶段是儿童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期让学生多读多背,增强其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懂得: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哪个词跟哪个词相搭配,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是有规则的。虽然这些规则学生尚不懂得,但读得多背得多了,潜意识中便会模糊地感受到。这种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文法知识)要重要得多。事实上,古代尚无文法,即使有文法,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作基础而跟学生去谈抽象的理性知识,岂不是对牛弹琴!而古代虽无文法,但人们照样写文章,韩柳欧苏的文章照样光耀千秋,流传万代。何也?笔者敢断言,原因之一,得力于他们对语感的深厚积淀。然而培养语感的前提在于熟读成诵,没有大量的背诵作基础,语感从何而来!对于语感与背诵的关系,梁实秋先生曾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求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也说:“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关于对联的事情。中国人有贴对联的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总要贴上对联以渲染气氛。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小学生且不说,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有多少人会撰写对联?不说撰写,就连贴也贴错,往往把左边的贴到右边,右边的贴到左边,令人啼笑皆非。如果学生能背诵大量的古诗,能够背诵一些像《滕王阁序》那样的骈文,语感培养起来了,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由之路
我们常听人们作报告,有的人的报告言辞畅达,文采焕发;有的人的报告却语言滞涩,枯燥无味。何哉?前者语言材料积淀深厚,后者语言材料蕴藏浅薄。而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由之路。学习语言有一个由“死”到“活”的过程。先要“死”,才能“活”。所谓“死”,就是要多读多背多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方能“活”。没有深厚的语言材料积累而想语言文采斐然,只能是一种美丽的幻想。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背诵,清代的郑板桥在《自叙》中说他“每读一书,必千万遍”。“千万遍”,虽有夸张,但熟读成诵则是无疑的。古往今来,大凡在语言文学上卓有建树者,无不满腹诗书。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十岁左右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文学巨匠茅盾,能背整部《红楼梦》;蜚声文坛的巴金,能背诵两百多篇的散文集《古文观止》,这还仅是他所能背诵的书的一部分;著名作家李准说他《古文观止》基本能背,中国的诗词民歌他能背七八百首,等等。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足见熟读背诵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背诵,当然是指古诗词名篇,文言经典作品,现代美文精品。这些作品,字字珠玑,句句玉语,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这些东西不多积累,焉能为文?没有厚积,焉有薄发?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现在的学生作文。现在学生也学修辞,修辞中有一种叫“引用”的辞格,然而学生学了却用不上。什么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脑子里无“米”,拿什么做“炊”!故现在的学生作文,语言多无文采,味同嚼蜡。如果能背诵大量古诗文,作文时定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何至于此!
三、背诵是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
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读书读到难懂处,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再读,便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似有所悟。每读一遍,理解便加深一层。这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此,古今文人学者多有心得,如苏东坡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朱熹的“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也谈到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他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落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忆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所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背诵,对于古诗文阅读尤其有用。古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视为畏途。之所以如此,从文言文来说,主要是语言的障碍。背诵,是对付文言文阅读的高招,只要多读多背,就可以打破文言文难懂的坚冰。从古诗词来说,除语言障碍的难处外,意境、风格的领会也是难点,然而只要熟读成诵,难点自然冰释。对此,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永贤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也洗磨不掉。因而才有可能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
以上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背诵的作用还不止此,例如背诵能锻炼记忆力,背诵能增长智慧,等等。
背诵之于语文,犹如加减乘除法之于数学,加减乘除法都不懂,还学什么数学;连文章都不能背几篇,还学什么语文!为了使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实践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成效,为了切实提高国人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呼唤背诵!
[作者通联:湖南郴州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