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之物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658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摄影作为对现实的瞬时捕捉,其存在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同某种社会环境或个人处境发生关系,作品仅有在自己的二维空间之外进行挖掘才能在社会、政治、历史、伦理、道德等维度上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蒋鹏奕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全然的自足性,他在作品中不做任何指涉或隐喻,简单地将那些日常可见的寻常之物引入了创作,且不设定任何叙事的场景——楼宇、装饰物、家具、灯饰、烛台、布匹、瓷器、毛线、骨头、纸张、雪、雨、冰、萤火虫……不管是人造之物还是自然之物,这些物在他的作品中仅有其能指,而没有任何所指:这些物不做任何象征,而是安于自身作为一种存在的自足性,安于作品本身的自足性,仅仅是作为物本身而存在。这些物的存在由于这种凸显因而就倍显庄严,而物所处的空间与拍摄的瞬间因而也就被抽象且达至一种停滞、永恒的状态。因此,和一个具体的物的形状或者图像比起来,蒋鹏奕真正关注的是物的存在本身,物在此时此刻存在的力量。
  在他2009年之后的创作中,我们所熟知的能够用形象、文字来定义的物是不存在的;艺术家成了生物学家或是解剖手,将物的最内里呈现了出来,物被解构成了分子、原子的存在。在《自有之物》(2012)中,尽管我们还能够看到纸张、椅子、烛台、床这样的实体之物,但是随着这些物的形态和荧光液的混合,作品呈现的更多的是物的存在在时间中留下来的痕迹。在照片里,物是静态的:可是在观看中,它却是运动的。在这些作品中,具体的形象消失了,我们甚至无法辨认这个物的原型,因而也就无法唤起我们在社会的建构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系统里有关此物的所有阐释:纸仅仅是纸,雨仅仅是雨,椅子仅仅是椅子:仅有能指,与所指无关。于是,我们已经了然于胸的那个物在此刻完全消失了,剩下的仅有其物理性的存在留下的痕迹。在这个意义上,蒋鹏奕是在进行一种解构——在他这些最不具社会性的作品中,他其实进行着最深层、最本质的对社会的解构:他以这样一种去形象的方式解构了我们已有的认知,解构了社会给予物的编码,解构了观看与被观看对象之间的关系。他作品中的物因被过度的放大及长时间的曝光而呈现的细节因而就显得极不自然、不真实,但却是物最内里的形态,最纯粹最本真的物。这些细节对峙着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必须面对的人造的、超自然、超真实的图像和符号,质疑着一个符号化社会对“真实”的物理学和文化学定义。他让具体的形象在图像中消失,这是对摄影再现功能、真实性质的反思,即在今天我们通过这种技术还能如何再现,而再现之现实又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真实。通过去除摄影最大的特征——精确性——蒋鹏奕也去除了图像最大的特征,即形象。他剥除了物或者现实表现出来的最外在的真实,着意于最内在的真实:让物在其作品中变成了一种分子、微粒子层面的存在,融入进了宇宙的肌理之中:物独立于那些被社会和知识定义的形状,完全为自身而存在。蒋鹏奕的创作在这个层面上是一次再拼贴,即在一个图像化的世界中用摄影再建立一个去形象的图像化世界,以一种抽象但却本真的物的真实拒绝现实中图像符号的超真实。因此,如果说在他与城市相关的作品中存在一种社会学层面的批判:那么,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则隐藏着一种更为彻底,也更为有效的社会学批判。而且,在这种批判、解构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进行了重构,即在已有的社会学和认知学之外,我们还能怎样和物相遇?
  蒋鹏奕就此给出的答案是感知学的,尼采式的,即横穿所有元素并让它们在时间的某个刻度上相遇的力量。因此,力量和时间作为两种不可分离的属性构成了其作品中物的存在状态。力量在时间中的运动,本真拍照瞬时的显现,时间在真实维度上的永恒——这是蒋鹏奕的三位一体。在取消了图像的叙事和逻辑之后,剩下的是什么?或者应该说由于取消进而产生了什么?纯粹的抽象?意义的消蚀?……这些最终都指向一种感知的形态学:力量是不可见的,时间是不可见的,如何让这些不可见的变得可见?如何让这些对我们的生命和存在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在艺术的范围里成为视觉化的?蒋鹏奕引入了荧光液这种材料(《自有之物》,2012),把尚在想象中的视觉扔给了偶然性。在艺术家的思考中,的确存在一个抽象的视觉图像:但是,创作中最终实现的是一种实践的视觉,过程的视觉。这种视觉不只是和观看相关,还要深入地去寻找那些给了我们观看和感知力的力量,以及让物成为可感知的力量。因此,不管是起初的荧光液,还是后来的萤火虫(《幽暗之爱》,2013),或是贯穿创作始终的在曝光时的漫长等待,都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和主动性相关的问题,即当一具艺术家的身体与另一种生命或者流动相遇时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当一种力与另外一种力交汇时,会产生怎样的对峙?在蒋鹏奕这里,最终是一种视觉与实践过程的相结合:那些在曝光中等待的时间和思考,以及脑海中有关物的想象最终以抽象的形式刻进了作品,物在瞬时彰显的强度也因其不可否认的本真性而让瞬时成为了永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蒋鹏奕提供了一种与认知学对抗的感知学:认知不是被动的,被给予的;物的定义不是已定的,物不再是一个被认知的客体或现成物,而是去除了概念的规定和形状的知识,仅提供一种可被感知的形态。因此,在蒋鹏奕的作品中,准确、清晰、有力的力量线将形象的精确性排挤在外,让作品从一开始就直奔最真实的本真性而去,逃避开所有那些在一个图像化的世界中被语言和符号过度精确描述的真实。观看这样一件作品,不是去认知一个物,而是要感知一种力:不是局限在一个物之上,而是要将自己解放到孕育了此物的整个世界;不是去探索一个具象的真实,而是要找寻一个抽象的但却本质的真实。在一个一切都变得可怕的真实的时代,仅有穿透这层表象,我们才能真正地抵达内核。蒋鹏奕用其创作实践着这样一种方式。因此,可以说,具备一种形态的水(《白色药丸》,2010)、液体的水(《比雨点更大》,2010)以及固体的水(《止相之时》,2013)这三者在质感、存在的重量、运动的强度,与时空瞬时形成的张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性要远远大于它们在形态上的差别,表象上的相异;而且,在这三件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除了思考、状态和环境等等的不同之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同一个身体,即艺术家的在场,时间在流逝中对身体每一刻中生命力消耗、思维的视觉进入作品的见证。这才是蒋鹏奕的视觉,才是内在于他自身与他作品的真正的图像:力量的运动和时间的永恒。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只是物,物的表象,这只是一种视觉功能与外在形象的相遇。而蒋鹏奕则将物的真实存在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力在时间中留下的痕迹:他的创作正是要通过自身生命力在时间中的消耗让这些不可见的力量和时间成为可见的。这种时候,他的作品就像是抽象绘画:背景是平涂的大片色彩,前景则是线条的勾勒或者光点、形状的描画;前者是无止境的蔓延,后者则是对束缚的挣脱;前者显示着永恒的时间状态,后者显示着流动的时间状态——它们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挣脱又相互牵引、见证的关系之中。
  因此,蒋鹏奕并没有以形象的方式让一个物成为可见的,而是通过表现存在的力量让物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一个不嫁接于任何意义的非符号学的存在。一个物或者空间或者这二者构成的形态,以及这个形态可能指向的东西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感兴趣的是这其中真实的存在感,在静谧的存在当中看不见但却的的确确存在的、活生生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暴力的,因为它强行介入了艺术家及其作品:这种力量也是温和的,因为它以一种静默的态度作为其自身运作的方式。这同时也构成了蒋鹏奕作品的张力;诗意却又动荡不息。
其他文献
尼康1系列相机、索尼黑卡系列相机都采用了1英寸感光元件,近日,三星也加入1英寸阵营,推出了NX mini相机。这款新机以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与三星APS-C画幅的NX系列无反光镜相机形成了掎角之势,更好地带动三星相机事业的发展。  轻灵随拍  相对于普通无反相机,具有五种时尚色彩外壳的NX mini最薄处只有22.5mm,机身重量只有158克,和一部传统的卡片相机差不多,能够被轻松的放入用户的口袋中随
期刊
对静物的凝视是摄影发明之初就有的摄影传统。这一方面源于西方静物画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静物是最方便长时间曝光和精细对焦的拍摄对象。对物件的质感、纹理、形状的视觉精准还原,使静物摄影成为呈现摄影技术特性的重要领域。同时还因为方便对拍摄对象摆布、控制,摄影者在拍过程中的坦然和从容,让被摄物件往往成为摄影者沉思的对象,从而使静物摄影成为摄影者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而物件一旦成为摄影的对象,其背后与观看者自
期刊
这些年,我有幸作为摄影辅导者与国内知名旅行社合作,带团先后旅拍尼泊尔及柬埔寨之吴哥窟等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国家。期间除当摄影指导外,我个人也在随走随拍,用心灵旅行并引导我发现和记录。  旅行类人文作品是我喜爱的题材,同时我也一直崇拜着美国国家地理摄影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希望自己的随拍也能充满人文关怀精神,除了照片表面的内容希望观者可以通过照片了解更多。这组儿童类人像也是我旅拍中的意外所得。虽然可以说
期刊
冷林:你的创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在这20多年当中你的成果相当丰富,其中转变的轨迹也非常清晰:从最初的作为一种想象国际关系的方式的《藏经》系列,到90年代中期,在一种寻找自我身份的冲动下、有意识地进行角色扮演的摄影系列,再到2001年开始刻意地收集,扫描身边的生活用品,直接表现这些器具的物理性,而消隐了自我意识的这种创作方式。这其中的转变非常有意思,是什么样的理由促成了
期刊
《观山海》的作者青花瓷,是一位喜欢使用胶片创作的摄影师,他惯用4×5和8×10英寸大片幅相机拍摄。多年前,当他第一次接触到胶片的时候,就被这种传统工艺之美打动,开始有瘾成癖地研究、拍摄。由于工作的限制,他只能利用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创作,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摄影的热情。他对秋冬的北方情有所依,这苍凉萧瑟的季节就成了他创作的兴奋期与高峰期。在苦夏渐渐离开之后的每一个周末,他都无一例外地背着大机器跋涉在北方
期刊
也许每个决定拿起照相机做自我表达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失明,事物的潮水经由这个狭小的取景框重新涌来时,变得更加广阔、对立和稍纵即逝,而你拍下了什么,就意味着什么构成了你自己。刺青、割脉所留下的伤痕、香烟的烫疤、脊背上的烙字……这是董文胜以照相机的眼睛看世界时看到的第一批东西,它们已然隐含了他的癖好和自我限定:趋于凝缩与静止的细节化表现,调子阴郁、虚幻,恍然被魔咒的力量所笼罩,但又保留了一些自然主义的痕迹
期刊
这个系列的照片希望表现关于“不存在事物的存在”。自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它就被当作存在事物的证明。不同于绘画和其他艺术媒介,人们认为摄影是脱离于人们主观控制的,它是自然事物的精确复制。尽管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像原来那样相信摄影的客观性,它仍然是视觉信息传达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一个图片爆炸的时代,人们被大量图片包围而逐渐忽略了思考图片的含义。所以我试图使用图片,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方式,来表现去
期刊
Q =陈奇军A =梅生  Q:请问《冰与火的美丽》拍自哪里?  A:“冰”系列拍摄于南北极,“火”系列则拍摄于南太平洋上的瓦努阿图岛的火山。  Q:您为何将“冰”与“火”这两个不同出处的作品编辑成一个主题呢?  A:作为一名摄影师,面对冰川与火山时,会思考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冰川与火山是地球一冷一热两种极端特征的显现,“冰”与“火”与地球有机生命的诞生与进化密切相关,将两者组合到一
期刊
千万不要嘲笑幼儿的姗姗学步,因为也许这个今天走路都不稳定的孩子的名字叫做博尔特。  记得一位摄影师在自己的书里说,昨天是一个过去的总和,因为把握了昨天才能使我们拥有今天。摄影使昨天成为可视的影像。而摄影器材则让这些可视的影像越发得精致与特殊。因为不同的摄影器材,会给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即便是同一位摄影师。  回顾摄影史,就必须回顾摄影器材的发展史,因为摄影器材的发展,我们才有了与昨日不同观看摄影历史
期刊
问:你在1980年中期就开始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而且你有西方绘画的科班背景,为什么你不同意用“极简”,而是用“素工”来概括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答:素工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术语,指的是那种没有任何雕饰的工艺。素工是明代家具的精神本质。  极简是指工业社会制造业所产生的形的纯粹性,工业制造生发出高效率,现代化。明式素工家具也被认为有现代感,我认为这是表象错觉,本质误解。我们对明式素工家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