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政治家办报 政治倾向
什么是政治家办报呢?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57年6月与胡乔木、吴冷西的谈话中提出的,他认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毛主席所说的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质,是说,报纸、广播、电视和出版社等新闻媒体,要有高度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灵敏的政治头脑,犀利的政治眼光、高明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社会现象面前,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一下子抓住矛盾、明辨是非,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并非人人都要成为政治家。
任何一份报刊都是有倾向的。政治家办报也是如此。他们有非常鲜明的政治立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自己的政治理念是什么,都是明确的。他们认为,新闻是要讲究客观公正,但公正不是削弱政治倾向,而是加强政治倾向,公正而不中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从事报刊宣传活动。她的机关报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倾向,公开承认他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刊,1922年9月13号创刊于上海。党的许多领导人,如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等都先后参加过《向导》的编撰工作。《向导》作为党建初期和大革命最主要的刊物,在它发行的5年间。为宣传“二大”提出的纲领,鼓舞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宣传国共合作,报道工农群众运动,总结群众斗争经验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群众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是真正的“革命的向导”。它从创刊一开始就注意坚持党性原则,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性高于一切。它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民主联合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以无比的热情宣传和支持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群众运动。
据有人统计,《向导》登载的有关工农群众运动的文章有200多篇。对“二七”罢工、“五卅”运动等都作了详细报道。对广东、湖南两地的农民运动给予热情支持,反映农民运动开展的情况。总结经验,指出发展方向。从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向导》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党性原则,这些优良传统一直为后续的党报党刊所继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的基本原则。
政治家办报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用报纸来指导实际工作,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语)
共产党报刊在前人办报经验的影响下,注意用言论为革命开道,以革命的宣传鼓动为最大价值,用现实的报道指导革命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指出:“……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或刊物上进行宣传。……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十年内战期间的根据地报纸就明确提出报纸是“战斗动员有力的喇叭”,推动工作有力的武器,充分发挥报刊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在反围剿中红色中华社进行了出色的宣传工作,使“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深入人心,变成了人们的实际行动。在指导作用方面,根据地报刊注意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展开。在抗战中和解放战争中,党也将其继承下来。《新华日报》在国统区出版发行,指导着国统区的对敌斗争,鼓舞国统区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念。《晋绥日报》等解放区报刊通过传播推广土改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纠正缺点和错误,指导和推动着土改的健康发展。从1946年夏到1948年夏,解放区的新闻事业对土改宣传取得了出色成绩。
如上所述,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政治家办报中表现得是比较突出的,因为政治家最大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这一直影响到共产党人的办报理念。但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重视报刊的政治功能,却忽视了报刊的其它的社会功能,如经济功能,因而它们往往要靠筹资拨款。往往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而不能自我发展。我们认为这是政治家办报的一个特别之处,不把它当作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党的一个直属部门。这也是我们今天“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来源。
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在宣传救国图存时,势必遭到国内外两种势力强大的阻力。不屈不挠,发扬坚韧的战斗精神,追求战斗风格,讲究斗争艺术,成了政冶家办报的一个传统。
注意斗争策略,讲究斗争艺术是中国共产党报刊所看重的,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共产党的报刊十分注意对大多数的团结,从而孤立极少数反动顽固势力。十年内战中,党在国统区出版的报刊经常变换和伪装刊物封面,不断转移印刷地点以对付反动派的查禁。使之更好地保存自己,对敌斗争,如《布尔赛维克》就曾用过《少女怀春》《中央半月刊》《中国考古史》等封面。抗战中,在沦陷区,党的报刊挂起了“洋旗”。利用英美苏这些洋商作为办报的掩护。党领导下的《译报》和《每日译报》就挂英商招牌报道中国抗战消息以及群众所关心的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消息,但所用稿件来自外文报刊,使租界当局很难找到干涉借口。
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不断改进新闻业务工作,这也是政治家办报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成为政治家办报的一个信条。延续至今。
用事实说话,将观点寓于事实之中,是政治家办报所强调的。这是尊重新闻规律的表现。事实胜于雄辩,有力的事实胜过空洞的说教。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就指出:“唯物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事实”这其实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力戒空洞的说教。
报纸是与实际生活最为密切的,而实际生活总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报纸工作必须经常改进,才能使版面保持鲜活气氛,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这也是政治家办报所要追求的。《解放日报》曾在1942年发起了改版运动,以改进编辑业务工作,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新华日报》也注重探索新闻规律,以科学的积极进取精神不断改进报纸工作。这样一来,既贯彻了党的政策,又反映了人民的呼声,既是党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团结了绝大多数可以团结的党派团体群众从事伟大的抗日事业。
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讲政治是“政治家办报”所一贯坚持的。今天我们在报纸宣传中主张和要求坚持舆论导向正确,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可以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扬。“舆论导向正确,社会稳定,人民团结,事业兴旺,是党和人民之福”(引自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就始终把把握导向、服务大局作为它的第一位要求,认为导向是《人民日报》的生命,导向出错,一输百输。
当前,政治家办报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任何复杂多变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政治家办报”仍是我们办报的一个基本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下重申了要“政治家办报”,它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壮大我们的新闻产业,不仅要懂得媒介本身的运作规律和经营之道。还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灵敏的政治头脑。这样才能使其媒体机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媒体产业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出版部)
什么是政治家办报呢?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57年6月与胡乔木、吴冷西的谈话中提出的,他认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毛主席所说的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质,是说,报纸、广播、电视和出版社等新闻媒体,要有高度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灵敏的政治头脑,犀利的政治眼光、高明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社会现象面前,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一下子抓住矛盾、明辨是非,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并非人人都要成为政治家。
任何一份报刊都是有倾向的。政治家办报也是如此。他们有非常鲜明的政治立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自己的政治理念是什么,都是明确的。他们认为,新闻是要讲究客观公正,但公正不是削弱政治倾向,而是加强政治倾向,公正而不中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从事报刊宣传活动。她的机关报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倾向,公开承认他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刊,1922年9月13号创刊于上海。党的许多领导人,如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等都先后参加过《向导》的编撰工作。《向导》作为党建初期和大革命最主要的刊物,在它发行的5年间。为宣传“二大”提出的纲领,鼓舞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宣传国共合作,报道工农群众运动,总结群众斗争经验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群众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是真正的“革命的向导”。它从创刊一开始就注意坚持党性原则,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性高于一切。它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民主联合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以无比的热情宣传和支持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群众运动。
据有人统计,《向导》登载的有关工农群众运动的文章有200多篇。对“二七”罢工、“五卅”运动等都作了详细报道。对广东、湖南两地的农民运动给予热情支持,反映农民运动开展的情况。总结经验,指出发展方向。从以上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向导》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党性原则,这些优良传统一直为后续的党报党刊所继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的基本原则。
政治家办报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用报纸来指导实际工作,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语)
共产党报刊在前人办报经验的影响下,注意用言论为革命开道,以革命的宣传鼓动为最大价值,用现实的报道指导革命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指出:“……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或刊物上进行宣传。……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十年内战期间的根据地报纸就明确提出报纸是“战斗动员有力的喇叭”,推动工作有力的武器,充分发挥报刊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在反围剿中红色中华社进行了出色的宣传工作,使“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深入人心,变成了人们的实际行动。在指导作用方面,根据地报刊注意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展开。在抗战中和解放战争中,党也将其继承下来。《新华日报》在国统区出版发行,指导着国统区的对敌斗争,鼓舞国统区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念。《晋绥日报》等解放区报刊通过传播推广土改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纠正缺点和错误,指导和推动着土改的健康发展。从1946年夏到1948年夏,解放区的新闻事业对土改宣传取得了出色成绩。
如上所述,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政治家办报中表现得是比较突出的,因为政治家最大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这一直影响到共产党人的办报理念。但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重视报刊的政治功能,却忽视了报刊的其它的社会功能,如经济功能,因而它们往往要靠筹资拨款。往往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而不能自我发展。我们认为这是政治家办报的一个特别之处,不把它当作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党的一个直属部门。这也是我们今天“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来源。
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在宣传救国图存时,势必遭到国内外两种势力强大的阻力。不屈不挠,发扬坚韧的战斗精神,追求战斗风格,讲究斗争艺术,成了政冶家办报的一个传统。
注意斗争策略,讲究斗争艺术是中国共产党报刊所看重的,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共产党的报刊十分注意对大多数的团结,从而孤立极少数反动顽固势力。十年内战中,党在国统区出版的报刊经常变换和伪装刊物封面,不断转移印刷地点以对付反动派的查禁。使之更好地保存自己,对敌斗争,如《布尔赛维克》就曾用过《少女怀春》《中央半月刊》《中国考古史》等封面。抗战中,在沦陷区,党的报刊挂起了“洋旗”。利用英美苏这些洋商作为办报的掩护。党领导下的《译报》和《每日译报》就挂英商招牌报道中国抗战消息以及群众所关心的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消息,但所用稿件来自外文报刊,使租界当局很难找到干涉借口。
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不断改进新闻业务工作,这也是政治家办报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成为政治家办报的一个信条。延续至今。
用事实说话,将观点寓于事实之中,是政治家办报所强调的。这是尊重新闻规律的表现。事实胜于雄辩,有力的事实胜过空洞的说教。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就指出:“唯物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事实”这其实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力戒空洞的说教。
报纸是与实际生活最为密切的,而实际生活总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报纸工作必须经常改进,才能使版面保持鲜活气氛,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这也是政治家办报所要追求的。《解放日报》曾在1942年发起了改版运动,以改进编辑业务工作,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新华日报》也注重探索新闻规律,以科学的积极进取精神不断改进报纸工作。这样一来,既贯彻了党的政策,又反映了人民的呼声,既是党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团结了绝大多数可以团结的党派团体群众从事伟大的抗日事业。
我们的报纸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讲政治是“政治家办报”所一贯坚持的。今天我们在报纸宣传中主张和要求坚持舆论导向正确,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可以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扬。“舆论导向正确,社会稳定,人民团结,事业兴旺,是党和人民之福”(引自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就始终把把握导向、服务大局作为它的第一位要求,认为导向是《人民日报》的生命,导向出错,一输百输。
当前,政治家办报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任何复杂多变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政治家办报”仍是我们办报的一个基本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下重申了要“政治家办报”,它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要发展壮大我们的新闻产业,不仅要懂得媒介本身的运作规律和经营之道。还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灵敏的政治头脑。这样才能使其媒体机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媒体产业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出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