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近年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抓住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把生活问题带进课堂,努力使静态教材动态化、趣味化、生活化,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生活。
一、“找”数学——数学生活化
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抓住生活中细小事例进行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想”数学,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学习“折扣”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周老师欲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电脑公司,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公司都有,且标价都是9960元,不过三个公司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公司:全场九折。
B公司: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
C公司: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
周老师应该到哪个公司去购买电脑?并说明理由。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少花钱”这一个特定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进行了认真思考,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60元,而A公司是全场九折,因此周老师如果去A公司购买电脑,那么周老师应该付9960×90%=8964(元);因为B公司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周老师如果在B公司买电脑,需付9960-900=9060(元);因为C公司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周老师在C公司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4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10000×88%=8800(元),所以周老师去C公司买电脑花钱最少。
二、“做”数学——数学活动化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把圆依次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拼的动态过程,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自制钟面,合理安排休息日的时间;学习“元、角、分”时,我把教室布置成文具店,让学生们轮流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的角色,通过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三、“玩”数学——数学情趣化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或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学得有趣、深刻,又愉快、轻松。如在教学“认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积木带到课堂上。课上,学生们玩得特别高兴,有的搭起漂亮的宫殿,有的搭成小船,有的搭起了小动物……各有各的创意。得到了教师充分表扬后,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说:“你们都是用什么来搭成的,能说说它们的形状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学生从教室的实物说起,如铅笔、篮球、铅笔盒等,哪样也没有逃过学生的眼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受益。
四、“用”数学——数学实用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为了实践新课程的理念,为了让学生乐于、善于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我萌发了让学生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创新、求美的想法。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有一块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为美化校园,现准备进行绿化。请问,该如何设计花圃的建造方案?请画出草图。”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二十多种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这一问题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渗透了环保生态教育,培养了思维想象、协同合作、创新等多种能力。
又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我没有纯粹地将这一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将此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表示一日时间的方法,并在课前自己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课堂上进行汇总交流,从而引入到24时计时法的学习中,最后在学生习得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责编蓝天)
一、“找”数学——数学生活化
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抓住生活中细小事例进行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想”数学,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学习“折扣”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周老师欲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电脑公司,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公司都有,且标价都是9960元,不过三个公司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公司:全场九折。
B公司: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
C公司: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
周老师应该到哪个公司去购买电脑?并说明理由。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少花钱”这一个特定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进行了认真思考,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60元,而A公司是全场九折,因此周老师如果去A公司购买电脑,那么周老师应该付9960×90%=8964(元);因为B公司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周老师如果在B公司买电脑,需付9960-900=9060(元);因为C公司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周老师在C公司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4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10000×88%=8800(元),所以周老师去C公司买电脑花钱最少。
二、“做”数学——数学活动化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把圆依次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拼的动态过程,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自制钟面,合理安排休息日的时间;学习“元、角、分”时,我把教室布置成文具店,让学生们轮流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的角色,通过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三、“玩”数学——数学情趣化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或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学得有趣、深刻,又愉快、轻松。如在教学“认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积木带到课堂上。课上,学生们玩得特别高兴,有的搭起漂亮的宫殿,有的搭成小船,有的搭起了小动物……各有各的创意。得到了教师充分表扬后,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说:“你们都是用什么来搭成的,能说说它们的形状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学生从教室的实物说起,如铅笔、篮球、铅笔盒等,哪样也没有逃过学生的眼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受益。
四、“用”数学——数学实用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为了实践新课程的理念,为了让学生乐于、善于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我萌发了让学生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创新、求美的想法。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有一块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为美化校园,现准备进行绿化。请问,该如何设计花圃的建造方案?请画出草图。”课堂上,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二十多种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这一问题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渗透了环保生态教育,培养了思维想象、协同合作、创新等多种能力。
又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我没有纯粹地将这一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将此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看到的各种表示一日时间的方法,并在课前自己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课堂上进行汇总交流,从而引入到24时计时法的学习中,最后在学生习得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