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亮:影子的风景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晓亮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有些像影子的叙事曲,虽然画面中诉说的内容各不相同,调调都是温情、悠长;另一些作品则有着真实与超虚构的并置,它们看起来更像是影子的风景。比方说《人间景》之离乡,好像是在湘西老房子的一个转弯的墙角投上一些情节,作品再现的其实是一个改装的现场。再比如《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之十六,那可能是一堵现实里的墙,一匹跑着的马影子和现场另外一些建筑和物体的影子共同构成了一幅影子的风景。虽然作者本人更倾向于将这些不同手法的创作融会到某一组作品中完成一个大故事,但是当我想到在“影子的风景”现场,“导演”黄晓亮如何摆布那些道具和真实的布景,再把它们左拍右拍的,就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么开始摄影的?喜欢吗?摄影给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我中学的时候就喜欢摄影了,只是买不起相机。读高三时,隔三岔五的,同学都喜欢聚会。大家知道我学美术会构图,带着相机让我给大家拍照。我拍得很认真,拍完了给同学们分照片,大家都说我拍得好,我很高兴。后来就买了99元一套的柯达4个胶卷送一台塑料相机的套装,随身带着专给同学拍照。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绘画多些还是摄影多些,到现在也还不知道。不过不知道也好,画画、设计、写东西,没有被某种媒介的技术所限制,这样就可以让创作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考虑如何展示技术是多么地完美。
  
  2009年你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毕业,《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就是你的毕业创作?你怎么看待你的这段学习经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是我的毕业创作,但不是为了毕业作品而创作的。这个系列从2008年开始就有了计划和尝试,2008到2009年这个时间段的生活过得很浪漫、很理想。没有刻意地去学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这样东西的获得过程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于是无论到哪里我都将自己交给当下的那个环境,感受到什么就表达什么,有时候写两个句子或者一首诗,有时画些画,拍张照片等。我觉得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明白自己最喜欢和最关注的,也是最能代表自己的是什么。到了后来发现自己特怀旧,也特理想,一个理想的人才会那么念旧,从回忆中看到有关未来的希望。所以我很喜欢那句话——“回忆最终会是一种希望。”这个时期之后我的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浪漫。上午领毕业证,下午就回湖南开始谋划创业的事了。好多人都怀疑我的做法,包括我的家人。但我就干了,脑子里完全没有失败和成功的概念,所以我的公司能存活到现在。不少人问我为什么要又做艺术又做商业性质的工作,因为我认为人生就是一门艺术的事儿,战争都有美学,人生当然更美了。在创业之前的那个时期正好完成了作品《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那个时候最单纯,单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样板戏》、《丛林日记》也差不多都是你毕业前后的创作,当时好像你写了很多诗,目前你的影像作品似乎更受关注一些。就你自己的喜好来说,你更喜欢哪个形式?我很喜欢你的一些诗句:无奈我遇见的时代/好不好都是徘徊;飞机逃脱湘西的引力/将我带入寂寥的三万英尺……
  当时是写了很多诗,写诗有时就像写日记一样,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有些东西视觉上难以表达或者其他的形式更能突出要表达的内容。诗和影像以及绘画我都喜欢,不同的创作用不同的材料媒介。比如很有故事情节和记录性质的我喜欢用影像去创作,或者是诗。你看到的那些诗大部分是记录了当时的心情和遇到的事,句子有时就是在一点点触动的过程中诞生的。
  
  你作品的表现方式很有特点,可以和我们讲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比如,《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之一?
  大四和同学一起去西北旅行,那是我头一次去西北,看到那边的阳光极好,极美。在午后的阳光下感觉那里的农村像极了我回忆中的童年所生活过的环境,立马就决定要创作些东西,让同学帮忙一起完成了一部分的前期创作。回到了湘西之后我又去寻找童年时候玩过看过的地方,在那里把作品的后部分也完成了。很多人问我是如何拍的,要不要后期?当然要后期,但前期更重要。前期我需要很多的时间去选景、选素材、布景,然后就是拍摄。当时在西北和湘西用了数码和胶片相机,拍的都是黑白的。这些照片有的是在现场用带好的道具或者利用当地固有的材料灯光投影一次完成,有的是在拍摄素材后制作成影子,通过投影机或者胶片投影仪结合我自己布置的场景再投影在选定的墙面上或者空间里,然后再拍摄。比如《春——人间景》系列,是在我湘西老家的旧房子里完成的,素材都是拍摄于湘西的民间戏剧和风景。
  
  在你找到这个方法之前,尝试过其他方式吗?可以举例说说吗?为什么最终决定采用这样的表现形式?
  以前有过很多的创作方式,尝试过油画、插画、录像、水墨、摄影、文字等。到后来以摄影为主了,我喜欢四处游走,摄影可以满足我这个爱好。相对于其他艺术,摄影在中国是门新艺术形式,在国际上来说也算比较新的。上大学时我选了数字媒体,我想我也画了好多年的画了,要学点更新的东西,后来学的看的东西多了,就决定用影像来表现我的作品。
  
  
  后来在《人间景》中你用了宝丽来相机,为什么采用这一媒介?它与你之前的媒介形式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宝丽来复产之后的相纸没有之前的好,不易保存也不稳定,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朦朦胧胧的味道正是我需要的。当时宝丽来公司给我提供了复产后的最新产品让我试片,恰巧我正在湘西过年,就去拍闹春了。之前的是用数码和传统胶片,这些媒介相对来说都比宝丽来稳定得多,看到的效果和拍出来的偏差不会很大。而这次的宝丽来相纸就不同了,控制难度相当大,等到的结果意想不到,又很符合我作品内容的需要。
  
  你小时候生活在很美的湘西农村,有一次你说:“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地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然而都市化进程正是今天带给我们的恐惧,而又不愿去停止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温情。温情在哪里?都在那悠远的过往岁月。”听你这么说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出现那些朦胧又很温情的画面了,在我看来,你所有的作品都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变奏?
  我同意啊,哈哈。从《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到2011年的《春——人间景》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会脱离原来的主题。变化是随着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的。《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是我在上学时候创作的,那时候没有工作也没有独立经济来源,更没有接触多么复杂而丰富的社会,所以创作的作品单纯,几乎是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同时也是在想象我自己。即将要毕业了,要走出校门开始另一种生活,像冒险也像充满期待的旅行,所以就取名“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很符合当时的阶段与所处的环境。到了《丛林日记》就开始涉及一些有关当下社会的感受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创业的路上,第一次真正地踏入社会工作。《春——人间景》系列大部分以当代社会的生活为背景来创作了,这时候我已经创业两年。
  
  你认为自己是摄影家还是艺术家?
  我认为是个艺术家。摄影家单以摄影创作,对摄影技术十分讲究,因为技术也是摄影史的一部分。我不太讲究技术的完美,只要能够满足作品内容的表达就可以了,还是以内容以及内在的需要去选择媒介和技术特性。目前我大部分的作品是以摄影的形式呈现,但我没有故意去深究各种技术,艺术家还是要以创作为主,技术为辅。两者的不同之处只是艺术家会涉及多种媒介,而摄影家只以摄影为媒介。
  
  哪一个摄影潮流最令你感兴趣?以摄影术、数字技术为媒介来创作,其中的什么东西最吸引你?
  什么流派我都喜欢。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情感方式,它们都很美。摄影术在创作上的可能性比较大,空间也很大。特别是后来的数字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的发展让艺术家在技术上有很多的选择,每个媒介有每个媒介的特性,不同媒介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艺术家不再需要苦恼于媒介技术问题,只要有想法都可以实现。
  
  下一个创作计划会是什么?
  从《春——人间景》系列开始,后来创作了“夏”系列。接下来就是“秋”、“冬”,每一个季节都会有每个季节的故事,我想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视觉的形式表达出来。
  
  可否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摄影家/艺术家,或是你正在看的书?
  好多我都喜欢,每个艺术家都有他的特点。比如荣荣、斯宾塞·图尼克、村上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安迪·沃霍尔、王庆松、卢彦鹏、他们艺术小组等等我都喜欢。最近阅读较少,买了韩寒的书在看,上学时候都没看过他的书,现在想读,当代年轻作家里我比较喜欢他。
其他文献
摄影师自述    世界如此辽阔,以你的哲学来思考,仍然有想不透的事情。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如果这些照片之间真的有一根线将它们串联,那么这条线无疑是光与影的互动,揭示着人们肉眼所未见的现实世界。“未见”是因为人们将自己陷入各种日常活动中,被迫习惯性地挖掘事物本质,反而忽略了“看”的感官体验。  “看”暗示着停止——在扑面而来的各
期刊
摄影术在日本的早期发展  1839年8月,达盖尔摄影法在巴黎科学院公布。仅仅九年后,摄影的这种最初形式便在远东地区的日本登陆了。当时西方国家中唯一与日本通商的是荷兰,1848年,一艘来自荷兰的轮船将达盖尔摄影器材运抵长崎。商人上野俊之丞曾为把达盖尔摄影法带入日本出力,他也是日本摄影先驱之一上野彦马的父亲。他在笔记中记载,一台达盖尔相机1843年在运送过程中途经日本,而当时他只画了几张相机的草图而没
期刊
与许多摄影师一样,刘展耘也是喜爱养猫并与猫相处的一位摄影师。曾经最多一次养过15只猫的他,现在与家里的两只分别叫做罗拉和布丁的猫朝夕相处。在微博上关注刘展耘的朋友也一定经常看到他拍摄的猫倩影。摄影师与猫的关系一直是微妙的。许多摄影师都从猫的身上获取灵感。与一般的家庭宠物相比,猫更是独立精神、探索精神的代表。  刘展耘出生在上海,年幼随父母移居到香港,初中时参加学校的摄影兴趣班;由于小时候对父亲使用
期刊
新华社历史与共和国历史联系紧密,新华社摄影记者完整地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与瞬间,这些图片对于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至关重要。  这是新华社的奇迹:1950年起,从新闻摄影局到新闻摄影编辑部,无论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编辑部从来没有停止一天发稿;无论发生了什么,中国照片档案馆保存了全部发稿照片和底片。  60年来,几代新华社摄影记者继承了新华人特殊的素质和品格:忠诚、无私、精神内守
期刊
2012年3月22日,索尼发布数码单电相机新品α57。这款相机是对A55的升级,延续了约161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的CMOS影像感应器,最高感光度范围则进一步拓展至ISO 16000,但是使用了全新的机身设计,以及全新的Bionz处理器,每秒12张的连拍速度(远摄变焦连续拍摄优先AE模式下),带来更好的易用性和连拍性能。  从2005年接触索尼R1电子取景相机之后,试用α57是我第一次实际操
期刊
近日新进了一台佳能PowerShot S100V轻便型数码相机,以替代原有性能早已落伍的卡片相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佩枪”。选择这款相机的理由是,它是佳能PowerShot中S系列的最新款,它的镜头等效焦距达到24至120毫米、光圈F2.0~5.9,采用了全新1/1.7英寸高感光度CMOS影像感应器和佳能最新的DIGIC 5处理器,有效像素提升至1210万,并具有丰富的滤镜功能。它符合我对高清晰度、高
期刊
拍摄《二人转》这组作品的摄影师吴章杰显然花了很多功夫跟随照片中的几个主角,从卧房到舞台,时时刻刻地捕捉他们生活的瞬间。我很喜欢摄影师接近这些人的方式。  这一次,我将采用和前两期不同的编辑方式,不再逐张点评了,也不确定最终选出的照片,只是提出我的基本意见。  在编辑这组图片故事的过程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照片摊开,然后将它们分类。这组照片一共有40张,其中大约有13张是舞台表演的照片,有4张拍摄
期刊
蜘蛛侠原本是一个纯粹的漫画角色,从20世纪60年代被创作出来后,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家喻户晓。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除了本质上人们对于超自然英雄人物的向往与渴望,也有出于对蜘蛛本身的探奇心理。因为蜘蛛几乎无处不在,如同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古代侠客,身怀绝技、神出鬼没。加上很多蜘蛛具有毒性,更是让人敬而远之,它们的神秘面纱才得以保留。英文原意的“蜘蛛人”译
期刊
拍摄照片时,合理利用照明形成不同的阴影,可以产生多种效果的画面。例如,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在白炽灯或荧光灯照射下的曲面物体,观察当它们的摆放位置变化时整体感觉的变化。通过观察画面感觉和立体感的变化,你也许马上就会明白到底该如何制造明暗层次,以及如何完美衔接画面高光部与阴影部。如果照片的画面没有阴影,那照片也就和绘画无异了;而且,明暗的层次效果在增强画面表现力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具体要怎么做
期刊
在缅甸或是在国内,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段老总”,他就是2005年前后担任我国驻缅甸曼德勒总领事的段稚荃先生。图1为段总领事2005年间应邀出席缅甸民族节庆的照片,镜头捕捉的瞬间可见他乐观、随和及幽默感,可见他与驻在国的青年们相处得很和谐。前不久,笔者为本刊专栏撰文请段老总到我工作室看远征军老兵照片,这是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近年中国在缅远征军老兵荣归祖国的照片(本专栏上期有关于远征老兵归来图文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