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计算和解题的前提。但是由于其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搞好概念教学,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本文总结其几个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一、提供范例,尝试归纳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生来说,感性经验在形成概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安排学习材料。例如,“分数概念”的教学,单位“1”的理解比较抽象,这个“1”并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一个整体。为了说明这一点,可结合学生自身经验进行举例:一个学校是一个“1”,一个班级是一个“1”。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1”。它与其中包含数量的多少并无关系,主要是看它能否构成一个“整体”(单位),学生一且理解了“1”的含义,分数的概念也就容易掌握了。
二、运用变式,突出本质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将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变式)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借助比较,全面认识
比较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再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四、类比发现,形成系统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五、注重辨析,发展思维
辨析是概念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包括了辨别和分析两个过程。在辨别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整个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方程概念的教学。教师出示一组算式:
3x 3=17、x=0、7-x>5、3 x、16 7=23、18=27-x。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其中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为什么不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方程必须具有含有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前提条件。
六、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概念学习中要加强应用。帮助学生在深化中突破难点。因为虽然在呈现概念的实例和非实例之后,我们根据关键属性给概念下了定义,但是呈现定义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一学就会。所以在呈现定义之后。还应注意概念的应用。以防止学生把概念的外延扩大(把非实例也归为实例)或把概念的外延缩小(把实例也归为非实例)。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引导学生运用它的稳定性,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出示一张摇摇晃晃的椅子,让学生想办法使这张椅子能够稳定。许多同学都想到了在椅子上钉一根木条,木条和椅子脚之间组成三角形。可是有学生认为,用一根木棒斜在椅背后面,将它撑住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和许多学生立即表示反对,在这里隐含的一个三角形许多人都看不到,从而使三角形的外延缩小了。因此,概念教学要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一、提供范例,尝试归纳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生来说,感性经验在形成概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安排学习材料。例如,“分数概念”的教学,单位“1”的理解比较抽象,这个“1”并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一个整体。为了说明这一点,可结合学生自身经验进行举例:一个学校是一个“1”,一个班级是一个“1”。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1”。它与其中包含数量的多少并无关系,主要是看它能否构成一个“整体”(单位),学生一且理解了“1”的含义,分数的概念也就容易掌握了。
二、运用变式,突出本质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将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变式)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借助比较,全面认识
比较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再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四、类比发现,形成系统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五、注重辨析,发展思维
辨析是概念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包括了辨别和分析两个过程。在辨别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整个环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方程概念的教学。教师出示一组算式:
3x 3=17、x=0、7-x>5、3 x、16 7=23、18=27-x。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其中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为什么不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方程必须具有含有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前提条件。
六、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概念学习中要加强应用。帮助学生在深化中突破难点。因为虽然在呈现概念的实例和非实例之后,我们根据关键属性给概念下了定义,但是呈现定义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一学就会。所以在呈现定义之后。还应注意概念的应用。以防止学生把概念的外延扩大(把非实例也归为实例)或把概念的外延缩小(把实例也归为非实例)。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引导学生运用它的稳定性,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出示一张摇摇晃晃的椅子,让学生想办法使这张椅子能够稳定。许多同学都想到了在椅子上钉一根木条,木条和椅子脚之间组成三角形。可是有学生认为,用一根木棒斜在椅背后面,将它撑住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和许多学生立即表示反对,在这里隐含的一个三角形许多人都看不到,从而使三角形的外延缩小了。因此,概念教学要加强应用,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