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动下,听说读写思,增强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语文活动;自主意识;自主能力
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动下,听说读写思,参与到课堂上来。就“听说”而言,其实有的所谓“差生”,说出话来,滔滔不绝,挑别人说话的“漏儿”,更是有条有据的,这就足以证明他们身上节育着很大的语文潜力,只是我们教师讲的太多,作业太死,他们的语文潜力,不能得到发挥,所以,我们有必要找一找自身的不足,多发现生活中的新话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各抒已见。例如,今年三月十日,轮到我们班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到底应该讲些什么?围绕这个话题,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当时,有的学生主张写“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有的学生主张写“雄先烈”……最后我们采纳了一个“后进生”的建议,谈环境与植树问题——因为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他们的建议被采纳之后,一群“啥也不会”的学生,积极帮着找材料,出谋献策,果然,这个讲话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校国旗下的讲话,也一改往日的假大空,有了新意。
就“读”的训练而言,读书最有力于培养参与语文活动的自主意识。学生喜欢诵读,但是,学生到了初三,则应侧重培养默读能力(古诗文例外)因为默读可以提高读书的速度、质量,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就读书的形式来说,读书有速读、跳读、精读(研读)、复述、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我认为学生 读的时候,应把读目标、读学法、读课文、读习题结合起来。在读书之前,我都嘱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之中,要结合几种读书形式;读书之后,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或信息交流、或质疑讨论、或深刻挖掘……为了使学生读书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采用多种检查措施,例如学生读《春》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出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描绘五幅春图,然后再让其他学生依据课文,紧扣景物征,评论这五幅图画的。这样,使学生动眼看、动手画,在活动中增加参与机会,掌握新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用了两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想《皇帝的新装》一文的行文思路:“皇帝爱新装—骗子织新装—皇臣看新装—皇帝游行穿新装—小孩议新装”,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理清《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思路:“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通过讨论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放开教学目标的限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假如于勒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二、假如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三、假如于勒、菲利普都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这样在讨论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对小说的深入理解。总之,读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容易展开。
就写的训练而言,我觉得目前中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作文实践中,一是尽力完成后面规定的作文训练,二是常常结合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穿插自已的见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搞一些或说、或写的训练。要想把这些活动开展起来,老师必须经常使学生充满生活的源头活水,只要加强引导、督促、检查,自主的写并不难。但要让学生在作文方面,“自主的发展”,使之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就不太容易了。我在引导学生训练时,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向较长、较大的写过渡;二、提高学生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他们的自主写作愿望;三、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不感到写作之难。我主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一些小论文,因为我想,将来的我的学生中,当文学家的不会有几个,甚至可能一个也没有,大多数学生将走上科技、事业、企业等社会性的岗位,对他们来说,论文的写作不仅重要,而且是个重点、难点。虽然我们的教学大纲对论文文的写作没有更深的要求,但是我常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写一些知识性的小论文,例如《怎样阅读说明文》、《也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人)不是一首格律诗》、《浅谈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小论文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好写、实用,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掌握,又为学生练笔提供了广泛的内容,还有利于养成学生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的习惯。
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言,新一轮课程改革给素质教育开拓出广阔天地。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老师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语文学科,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更决定了它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我的做法是:一、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模式。一定的行方式,以一定的思维观念为基础。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缺乏与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当前,广大老师应真正树立这样的观念: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二、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有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关键在老师如何当好“向导”。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一是起决于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敢于创新的勇气,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功夫在课外,既平时也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亦师亦友,互相信任。这样良好的气氛,对于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作钧、戴建平 《活动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12月。
作者简介:高俊芳,河北省曲周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 85年参加工作后 任“语文”课的教学,03年曾获县长特别奖及嘉奖,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语文活动;自主意识;自主能力
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的催动下,听说读写思,参与到课堂上来。就“听说”而言,其实有的所谓“差生”,说出话来,滔滔不绝,挑别人说话的“漏儿”,更是有条有据的,这就足以证明他们身上节育着很大的语文潜力,只是我们教师讲的太多,作业太死,他们的语文潜力,不能得到发挥,所以,我们有必要找一找自身的不足,多发现生活中的新话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各抒已见。例如,今年三月十日,轮到我们班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到底应该讲些什么?围绕这个话题,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当时,有的学生主张写“文明古国、四大发明”、有的学生主张写“雄先烈”……最后我们采纳了一个“后进生”的建议,谈环境与植树问题——因为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他们的建议被采纳之后,一群“啥也不会”的学生,积极帮着找材料,出谋献策,果然,这个讲话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校国旗下的讲话,也一改往日的假大空,有了新意。
就“读”的训练而言,读书最有力于培养参与语文活动的自主意识。学生喜欢诵读,但是,学生到了初三,则应侧重培养默读能力(古诗文例外)因为默读可以提高读书的速度、质量,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就读书的形式来说,读书有速读、跳读、精读(研读)、复述、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我认为学生 读的时候,应把读目标、读学法、读课文、读习题结合起来。在读书之前,我都嘱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之中,要结合几种读书形式;读书之后,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或信息交流、或质疑讨论、或深刻挖掘……为了使学生读书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采用多种检查措施,例如学生读《春》的时候,我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出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描绘五幅春图,然后再让其他学生依据课文,紧扣景物征,评论这五幅图画的。这样,使学生动眼看、动手画,在活动中增加参与机会,掌握新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用了两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想《皇帝的新装》一文的行文思路:“皇帝爱新装—骗子织新装—皇臣看新装—皇帝游行穿新装—小孩议新装”,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理清《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思路:“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通过讨论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放开教学目标的限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假如于勒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二、假如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三、假如于勒、菲利普都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这样在讨论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对小说的深入理解。总之,读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容易展开。
就写的训练而言,我觉得目前中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作文实践中,一是尽力完成后面规定的作文训练,二是常常结合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穿插自已的见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搞一些或说、或写的训练。要想把这些活动开展起来,老师必须经常使学生充满生活的源头活水,只要加强引导、督促、检查,自主的写并不难。但要让学生在作文方面,“自主的发展”,使之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就不太容易了。我在引导学生训练时,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向较长、较大的写过渡;二、提高学生对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他们的自主写作愿望;三、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不感到写作之难。我主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一些小论文,因为我想,将来的我的学生中,当文学家的不会有几个,甚至可能一个也没有,大多数学生将走上科技、事业、企业等社会性的岗位,对他们来说,论文的写作不仅重要,而且是个重点、难点。虽然我们的教学大纲对论文文的写作没有更深的要求,但是我常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写一些知识性的小论文,例如《怎样阅读说明文》、《也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人)不是一首格律诗》、《浅谈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些小论文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好写、实用,既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掌握,又为学生练笔提供了广泛的内容,还有利于养成学生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的习惯。
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言,新一轮课程改革给素质教育开拓出广阔天地。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老师如何创造条件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语文学科,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更决定了它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我的做法是:一、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模式。一定的行方式,以一定的思维观念为基础。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缺乏与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当前,广大老师应真正树立这样的观念: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二、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有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关键在老师如何当好“向导”。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一是起决于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敢于创新的勇气,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功夫在课外,既平时也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亦师亦友,互相信任。这样良好的气氛,对于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作钧、戴建平 《活动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12月。
作者简介:高俊芳,河北省曲周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 85年参加工作后 任“语文”课的教学,03年曾获县长特别奖及嘉奖,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