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诊治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48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造影术、彩超检查等方式诊断复发原因,并根据患者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原因行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复发原因主要为交通静脉功能不全、隐静脉主干及部分属支残留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所有下肢数量的比例分别为98.1%、71.7%和43.4%。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后半年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VCSS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和隐静脉主干及部分属支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诊断时要针对深、浅、交通静脉做主要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复发原因;交通静脉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一种由血液向心回流障碍所导致的周围静脉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1]。传统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手术多为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虽然这两种治疗方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据研究发现[2],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手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复发率也较高,复发率最高可达40%。为总结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原因和诊治经验,文章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48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患者,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7例和21例,患者年龄在17至73岁,平均年龄为53.14±11.52岁;左下肢和右下肢分复发患者分别有30例和13例,下肢均复发患者5例;从出院开始计算,复发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为41年,平均复发时间4.86±7.25年。患者平均VCSS(1至19分)为6.89±4.15分。
  1.2方法
  (1)诊断方法。综合运用双功彩超、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以及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
  (2)治疗方法。在患者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每个患者确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第一,对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依据术前的超声定位结果在患者的体表做好标记,给患者行结扎扩张交通静脉手术,通常在深筋膜的上部或下部行该手术。6例患者出现溃疡症状,且溃疡直径超过1cm,先清理溃疡表面后,取切口边缘皮肤植于溃疡表面,同时使用弹力袜辅助治疗。第二、对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行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环形缩窄术进行治疗。第三,对于累及浅静脉患者,采用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及属支的残留和曲张静脉剥脱。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表148例患者下肢造影和彩超诊断结果
  病因 下肢数量[n(%)]
  深、浅、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20(37.7)
  浅静脉、交通功能不全 18(40.0)
  深静脉、交通功能不全 4(7.5)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10(18.9)
  浅静脉功能不全 1(1.9)
  复发原因主要为交通静脉功能不全、隐静脉主干及部分属支残留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所有下肢数量的比例分别为98.1%、71.7%和43.4%。
  2.2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3周内全部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患者。6例溃疡患者在出院前溃疡全部愈合。44例患者接受了术后回访,44例患者均未复发溃疡,患者的平均VCSS(0至5分)为1.87±0.44分,低于复诊时患者的平均VC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CVI主要由深静脉、浅静脉以及交通静静脉三个系统功能不全导致,任一系统出现功能不全都会导致CVI[3]。因此,这三个系统功能不全也是导致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接受多功彩超和顺行造影检查后发现,有98.1%患者由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引起,71.7%的患者由隐静脉主干及部分属支残留引起,43.4%患者由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而且三个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术后复发可能由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功能不全引起。在本次研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功能不全引起术后复发的患者有87.5%。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发现,造成患者术后复发原因可能由以下两个原因所致。一是手术治疗不彻底。传统治疗CVI手术为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治疗,但是本次研究中有超过70%的患者出现了残留情况。造成手术残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发生变异。二是缺乏对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全面认识。患者出现淤血和皮肤营养不良正是由患者的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所致,而淤血和营养不良部位和静脉性溃疡多发区重合,因此,在手术中要做好逆流交通静脉结扎这一关键环节。本组研究中绝大多数患者出现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也证明这一点。在确定患者复发原因后,根据患者的复发原因采取相应的高位结扎隐静脉,剥离残留隐静脉主干、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筋膜上或下交通静脉结扎以及剥离手术后,所有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术后半年的随访发现,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患者平均VCSS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腔内激光灼闭术逐渐应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复发的诊治中。陈磊[5]等人使用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4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腔内激光灼闭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CEAP临床分级以及VCSS评分。但是腔内激光灼闭术的近期疗效虽然显著,但是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总而言之,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和隐静脉主干及部分属支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诊断是要针对深、浅、交通静脉做主要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时德,赵渝.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04(02):124-125.
  [2]笪波,宋海屏.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进展[J].安徽医药.2010,11(06):1254-1255。
  [3]林欣潮,杨博华,杨巧慧.282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CEAP分级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3(07):282-283.
  [4]时德,赵渝.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02(03):79-80.
  [5]陈磊,高建国,张青云,杨植,郭风玲,刘彦春.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44例临床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03(13):297-298.
  作者简介:焦利武(1991.04)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省曲靖市。
  
其他文献
摘要:我院手术室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了请手术医生填写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方法,广泛征求手术医生的意见,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使护士认识到自身价值,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潜能;使的后进的护士受到震动而增加了职业进取意识。反馈表也为护士长制订努力方向提供了依据。两年的实践证明,运用护理质量反馈表,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关键词: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临床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论:通过采取人性化护理的方法,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0例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54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乙组27例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相比,乙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乙组实施综合护理。
期刊
摘要:通过对骨折患者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使患者尽早减轻病痛,恢复健康。65例骨折恢复期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基础护理及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经过系统康复护理后,除1例老年病人合并心衰卧床不能站立外,其余64例均能不同程度的参与社会活动。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要的,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骨折;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分期护理;
期刊
摘要:高血压是目前全国最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也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工作压力的提高,现如今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对高血压患者护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36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开展前,且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使剖宫产产妇能很好地处于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的状态,为手术后康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方法:通过2013年3月—2013年6月问随机选择89例准备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了术前心理分析,对不同的个性心理分类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本组89例均愉快接受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精神躯体并发症,其中术后较疼痛38例,诉轻微疼痛34例,24~48小时肠蠕动恢复。结论:宫产患者心理复杂多变,对其术前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患者高位瘘的护理特点,提高血透患者高位瘘护理的质量。对象无法进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方法对我 科23例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位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高位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ICU收治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ICU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5.4%,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4.6%,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