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郭一天忽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把这些年在各种传媒上发表的作品选编成书,邀请我写个序。并说选编的目录和文章都发到《今传媒》杂志的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写序时好有个针对。写序我不敢当,但为小郭出书祝贺,我倒真想说几句话。
和小郭认识是缘于《今传媒》杂志。2003年中办国办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用于指导报刊审读的刊物《报刊之友》杂志,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划转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同时更名为《今传媒》。杂志更名、划转,不仅编辑方针做了较大调整,而且办刊经费也不能使用过去的审读费,要靠走市场自筹解决。没钱没人,一切得从头开始。2004年正式出版《今传媒》。和我志同道合的林远副总编利用人脉关系,物色了几个笔杆子,其中就有小郭。每个星期天,大家要到编辑部集中讨论和领受选题,尔后分头执行;下一个周末再聚会,汇报选题执行情况,或继续完成,或变更选题。
小郭是学法律的,研讨问题,总有一些独到的视角,获得大家的赞许。他执行的一些采访选题,都能出色完成。《一位女记者的爱与执著》《女记者,美丽无所畏》《赤水河酒:一出“作秀”的品牌戏》《单调色彩的一半是责任——记述报纸校对人员的故事与思考》等稿件,是在那难忘的一年半时间里,小郭采访撰写刊发于《今传媒》的作品,其思想力、执行力和文章的可读性,至今仍令我感动、感慨!
我们那个每逢周末才集中一次、大家几乎没有报酬的编辑部支撑《今传媒》走完2005年上半年,终于因为有了新的合作者而完成使命。大家各奔西东,小郭被留下继续帮助做《今传媒》网站的一些事。一段时间后,我们虽然换人接替了他的工作,但还经常保持联系。小郭创办的中国新闻人网影响一天天在扩大,网站5周年庆典时邀请我参加并聘为网站顾问。去年第四季度,我在书店发现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把《今传媒》杂志网络版和中国新闻人网写进《媒介批评》(该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考研参考用书)一书中,打心底为小郭的成功而高兴。后来,中国新闻人网协办《今传媒》杂志的“媒介人生”栏目,虽然我和小郭直接见面不多,但我抽空总去他的网站浏览,每每看到不断更新的信息,就默默为他的辛勤奋斗祝福。
这些天,我挤出时间读了小郭即将出版的《远光媒话》大部分内容(可惜还有一些文章没读完),对小郭的认识也比原先更加深入和全面。我把小郭本人和《远光媒话》联系起来,从中读出了不少启示:
一、定位目标:“做新闻人,是我真正的选择。”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心愿,就是能够事业有成,发展顺利。而要实现这一宏愿,最主要的策略就是确立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许多年轻人,在日常的忙忙碌碌中,很难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很大程度上是盲目地忙碌。小郭和别人不一样,他在上大学时就有着美丽的“新闻梦想”,上学期间即开始校园新闻报道和文学写作,毕业前应聘进入媒体,开始了“新闻人生”。正是心中的梦想、人生的目标,推动和激励着小郭这些年朝着“做一名新闻人”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二、坚守理想:“我相信我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走得更远!”通向目标之路不是笔直的,实现理想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小郭踏进新闻人之途,屡遭艰难与困惑:开始不足三个月被单位“涮”了下来;后来曾一度做到一家日报的部门负责人,在市场竞争中媒体怆然倒下之后,自己仍然难逃失业的噩运;再后来参与创办一份周刊却因为考虑不周,不会运作和没有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而仅仅办了12期就被“拆了台”;更有采编中明明看出一些人的丑恶嘴脸和伎俩却无能为力,不愿泯灭法学学人的严谨和传媒人的良知,内心承受隐痛与无奈的煎熬……尽管如此,小郭却视新闻为生命。小郭在遭遇和煎熬面前,不“另栖他枝”,“对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抉择一直没有后悔过”,“不言放弃”。他在《噩梦之后还做新闻人》一文中写道:“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世界,好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可我觉得,这句话实在的让人一想起来就有些心痛,灼热的心痛……感情是我的灵魂,但新闻却是我的整个生命,没有了灵魂,人或许还有救,而没有了生命,我们还拥有什么?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世界,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新闻(纸),但我还是深爱着,还做新闻人,是我真正的选择。”由此可见,持之以恒地坚持理想,“真实地走了下来”,是小郭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追求进取:“让我这块‘璞玉’有更大的光彩吧”。人,只有永不满足,求新求变,才能不断“充电”,不断前进。小郭保持着一种清醒,认为自己只是新闻行业的新兵,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时间不长,水平和阅历很浅,敬佩所有成功的人,也希望这些师长能教给一个新闻后生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小郭自比“璞玉”,时时有一种自我琢磨、自我修饰、自我完善的努力。小郭结交了一大批朋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说别的,我读《远光媒话》中《媒体之痛与新闻之幸——西安翻译学院传媒与文化专题讲座》、《营养不良的陕西期刊市场化》两篇稿件,自愧不如小郭对陕西报刊业的熟悉程度和研究见解。短短几年,小郭当记者、当编辑、办网站、办杂志,还有新闻、文字和学术作品百万余字见于海内外媒体。这一切,与他虚心进取、超越自我,不断开辟人生道路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四、不断总结:“作为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小郭在本书的“后记”中有这样几段话:
“将自己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新闻及传媒学术作品整理成册,作为多年新闻工作的回顾与纪念,亦作为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
“了无根基,求学,工作,创业,漂泊西安13年,虽艰难无比,但一路上感念师友众多,惟有扬鞭策马以证明自己。”
《远光媒话》是小郭人生一个阶段成功的自我总结和展示。从中使我们看到了小郭所拥有的能力和才华,一方面在别人心目中留下对小郭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励小郭自己朝着人生更高的目标勇敢前行。
以上几点是我读小郭本人和他的作品发现的积极品质及其给人的启示。其实这些语言,没有什么新话,道理也都懂得,但未必就能做到。这正应了先贤们说的那句老话: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无论你的志向如何高远,设计如何无懈可击,只有真正行动起来,一点一滴落到实处,才是最可贵的。但愿更多的人不要仅仅只是“想”成功,而要像郭远光那样,用行动创造成功。
(作者系媒介批评学者、今传媒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和小郭认识是缘于《今传媒》杂志。2003年中办国办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用于指导报刊审读的刊物《报刊之友》杂志,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划转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同时更名为《今传媒》。杂志更名、划转,不仅编辑方针做了较大调整,而且办刊经费也不能使用过去的审读费,要靠走市场自筹解决。没钱没人,一切得从头开始。2004年正式出版《今传媒》。和我志同道合的林远副总编利用人脉关系,物色了几个笔杆子,其中就有小郭。每个星期天,大家要到编辑部集中讨论和领受选题,尔后分头执行;下一个周末再聚会,汇报选题执行情况,或继续完成,或变更选题。
小郭是学法律的,研讨问题,总有一些独到的视角,获得大家的赞许。他执行的一些采访选题,都能出色完成。《一位女记者的爱与执著》《女记者,美丽无所畏》《赤水河酒:一出“作秀”的品牌戏》《单调色彩的一半是责任——记述报纸校对人员的故事与思考》等稿件,是在那难忘的一年半时间里,小郭采访撰写刊发于《今传媒》的作品,其思想力、执行力和文章的可读性,至今仍令我感动、感慨!
我们那个每逢周末才集中一次、大家几乎没有报酬的编辑部支撑《今传媒》走完2005年上半年,终于因为有了新的合作者而完成使命。大家各奔西东,小郭被留下继续帮助做《今传媒》网站的一些事。一段时间后,我们虽然换人接替了他的工作,但还经常保持联系。小郭创办的中国新闻人网影响一天天在扩大,网站5周年庆典时邀请我参加并聘为网站顾问。去年第四季度,我在书店发现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把《今传媒》杂志网络版和中国新闻人网写进《媒介批评》(该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考研参考用书)一书中,打心底为小郭的成功而高兴。后来,中国新闻人网协办《今传媒》杂志的“媒介人生”栏目,虽然我和小郭直接见面不多,但我抽空总去他的网站浏览,每每看到不断更新的信息,就默默为他的辛勤奋斗祝福。
这些天,我挤出时间读了小郭即将出版的《远光媒话》大部分内容(可惜还有一些文章没读完),对小郭的认识也比原先更加深入和全面。我把小郭本人和《远光媒话》联系起来,从中读出了不少启示:
一、定位目标:“做新闻人,是我真正的选择。”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心愿,就是能够事业有成,发展顺利。而要实现这一宏愿,最主要的策略就是确立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许多年轻人,在日常的忙忙碌碌中,很难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很大程度上是盲目地忙碌。小郭和别人不一样,他在上大学时就有着美丽的“新闻梦想”,上学期间即开始校园新闻报道和文学写作,毕业前应聘进入媒体,开始了“新闻人生”。正是心中的梦想、人生的目标,推动和激励着小郭这些年朝着“做一名新闻人”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二、坚守理想:“我相信我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走得更远!”通向目标之路不是笔直的,实现理想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小郭踏进新闻人之途,屡遭艰难与困惑:开始不足三个月被单位“涮”了下来;后来曾一度做到一家日报的部门负责人,在市场竞争中媒体怆然倒下之后,自己仍然难逃失业的噩运;再后来参与创办一份周刊却因为考虑不周,不会运作和没有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而仅仅办了12期就被“拆了台”;更有采编中明明看出一些人的丑恶嘴脸和伎俩却无能为力,不愿泯灭法学学人的严谨和传媒人的良知,内心承受隐痛与无奈的煎熬……尽管如此,小郭却视新闻为生命。小郭在遭遇和煎熬面前,不“另栖他枝”,“对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抉择一直没有后悔过”,“不言放弃”。他在《噩梦之后还做新闻人》一文中写道:“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世界,好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可我觉得,这句话实在的让人一想起来就有些心痛,灼热的心痛……感情是我的灵魂,但新闻却是我的整个生命,没有了灵魂,人或许还有救,而没有了生命,我们还拥有什么?这不是我想象中的世界,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新闻(纸),但我还是深爱着,还做新闻人,是我真正的选择。”由此可见,持之以恒地坚持理想,“真实地走了下来”,是小郭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追求进取:“让我这块‘璞玉’有更大的光彩吧”。人,只有永不满足,求新求变,才能不断“充电”,不断前进。小郭保持着一种清醒,认为自己只是新闻行业的新兵,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时间不长,水平和阅历很浅,敬佩所有成功的人,也希望这些师长能教给一个新闻后生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小郭自比“璞玉”,时时有一种自我琢磨、自我修饰、自我完善的努力。小郭结交了一大批朋友,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说别的,我读《远光媒话》中《媒体之痛与新闻之幸——西安翻译学院传媒与文化专题讲座》、《营养不良的陕西期刊市场化》两篇稿件,自愧不如小郭对陕西报刊业的熟悉程度和研究见解。短短几年,小郭当记者、当编辑、办网站、办杂志,还有新闻、文字和学术作品百万余字见于海内外媒体。这一切,与他虚心进取、超越自我,不断开辟人生道路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四、不断总结:“作为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小郭在本书的“后记”中有这样几段话:
“将自己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新闻及传媒学术作品整理成册,作为多年新闻工作的回顾与纪念,亦作为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
“了无根基,求学,工作,创业,漂泊西安13年,虽艰难无比,但一路上感念师友众多,惟有扬鞭策马以证明自己。”
《远光媒话》是小郭人生一个阶段成功的自我总结和展示。从中使我们看到了小郭所拥有的能力和才华,一方面在别人心目中留下对小郭的良好印象,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励小郭自己朝着人生更高的目标勇敢前行。
以上几点是我读小郭本人和他的作品发现的积极品质及其给人的启示。其实这些语言,没有什么新话,道理也都懂得,但未必就能做到。这正应了先贤们说的那句老话: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无论你的志向如何高远,设计如何无懈可击,只有真正行动起来,一点一滴落到实处,才是最可贵的。但愿更多的人不要仅仅只是“想”成功,而要像郭远光那样,用行动创造成功。
(作者系媒介批评学者、今传媒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