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课改下,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新课改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新课程的设置出了传统的学科得到了体现外,高中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对以前重成绩考试为主,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关键字:高中新课改;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综合实践活动与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组成,是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综合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上具有独立的地位,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需要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实施方式。
  一、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属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有明显的不同,不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等分科课程的显著特征。它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不强调课程组织的指令性。但这并不是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同样需要学科基础,因此不能绝对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开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间的结合,而是经验的综合或整合,即强调学生自主选择知识和经验,重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共同参与,成为实践——感知——思考、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和“全人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产物,应寻求广领域的、复合的、交叉的课程组织形式,这就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的交叉和渗透,很难对四部分内容加以严格的区别。
  二、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成为一个创造者;要求教师积极探究未知,成为研究者;要求教师还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多方互动,成为合作者。综合实践活动无论在目标指向、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都与学科教学存在明显的差别,要求教师实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一种全新的角色。
  如果说学科课程更接近于制度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期望给予学生主体性充分张扬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来自自身现实生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式,自主设计、实施活动过程。教师应当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完全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让学生放任自流。
  三、实践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课程实施是课程研制的一个环节,既是课程规划的延伸、又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社会实践的规划是地方和学校主持制订的,与实施有直接的利弊相关,教师能直面规划和实施的各种关系,由这种关系引发的不同认识形成了社会实践实施的不同价值取向,从中也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可以从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基地建设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管理
  社会实践的教学组织既是松散连接型的又是紧密连接型的。从课程特点来看,社会实践活动应采用相对松散的结构,运用富有权变性的适当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共同决策的形式,提出各种备择方案,并加以评估,最后达成一致的决策,其教学活动通常是在宽松的情形下进行,学生能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获得活动的愉快感。但是,社会实践中的非教学活动(如学生管理)是紧密联结型的,应建立活动的规范,严格活动的纪律,强调统一的"刚"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因此,必须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社会实践教学管理中"柔"性和"刚"性的平衡点,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办法,这是社会实践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2.场地建设和教学内容
  军训和社会生产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两大部分,此外,效游、参观、调查也可以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选择社会实践的内容一般应从课程内在特征、教师和领导的因素,外界条件支持和历史文化因素几方面综合考虑。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要考虑与其他部分的互补性,统筹规划,明确职责,并制定可以操作的内容选择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应获得领导和教师的认同、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并建立与内容相适应的师资培训计划,选择能担当教学重任的教师。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远规划考虑,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将成为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瓶颈"。限于当前工农业生产现状,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一些麻烦,在生产劳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形下,很难强求企业或个人能给学生提供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空间,这就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朝着理想状态发展。因此,只有依靠稳定的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进入规范化轨道。基地建设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可以利用校网调整后空余的校舍,作为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的空间,配备一定的人力、物力,提供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必要的硬件设施,并建设一支社会实践辅导员队伍。
  3.教学评价
  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比重。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评价不能等同于学科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学校应当为综合实践活动建立与学术性课程相区别的独立的评价体系,不能仅关注学生在去情境化的传统纸笔评价中的表现,更应关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的表现;不应只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要侧重保持学生探究兴趣,增进研究信心,关注学生的优点与特长,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合作意识的协调发展;特别倡导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评价,促进学生监控自己的活动过程,学会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承担责任。此外,评价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实用性、可行性、正当性与准确性等四个标准,避免过于形式化、繁琐或随意的做法,避免把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填表活动”。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而综合实践活动毫无疑问是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表现场域,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要充分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考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比重,提高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辅工具也异彩纷呈、日新月异。投影仪、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产物也纷纷出现在课堂上。但无庸质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
期刊
沈尹默先生在《谈书法》一文中说:“我们的文字,不但字音与民族生活有密切关系,而字形的关系也极其重大,我们民族的生命根本也就连续在这个上头……我们在书法中看出我们民族和平直的特性。”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记得2012年10月24号第449期《中国教师报》上有一篇对
期刊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过程,不断反思,不断地发现困惑与不足,正所谓“学然后而知困”,“温然后而知新”。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反思“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在学生日常学习数学中,听讲、解题构成了主要方式。学生通过选择大量练习来达到提高数学水平的预设,但结果往往是经验不足,效率低下,简单、重
期刊
初中化学由于是新开设的学科,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积累,这无可厚非,也很有必要。但教学实践也证明,有些学生记得很多,但越学越困难,反映在记住的知识不会用,特别是对下册的酸、碱、盐部分的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在考试中表现为读不懂题意,实验探究题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答非所问,严重刺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对知识学得太死,学生能力不够所致。这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密切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的到来,我不断地学习着、实践着、反思着、总结着。正是从这无数次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才使我及时地转变了教育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使我不自觉地融入了课改的潮流中。只有改革课堂教学,才能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应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呢?  一、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近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
期刊
书法与网络多媒体的结合简直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看似矛盾实为不可分割的互助体。如果我们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能是被淘汰。所以在当今社会必须更新观念,建立网络下的书法教学,我觉得这对于提高书法教学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下来的历代书法名作数目繁多,代表着各个时期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受到众多外国人的青睐,有人甚至直接将二者画上等号。学习
期刊
我觉得,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对于每一位数学教师而言,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先进方法,但要上好每一堂数学课,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因数组成的系统,各个因数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教学技能,特别是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内型,教学策略中的一些要素,并在这基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我们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味”。  何谓“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就作了阐释: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共存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
期刊
要真正促进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和进步,需要打组合拳,最为关键的是评价,把学生的书法教育摆在必修课位置,并将学生的书法水平纳入学科评价之中,真正的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书法教育贵在落实,“三令五申”是良药。  当我们的教育被逼朝着高考的独木桥方向发展的时候,终究难逃失去比收获更多的结局,孩子缺什么,什么重要,补什么,成了一些教育决策者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