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患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研究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成人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21例成年(年龄≥16岁)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随访患者运动耐量、N末端脑利钠肽、心脏超声、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平均峰值摄氧量为(19.9±3.6)ml · kg -1 · min-1,百分预测值(52.5±8.9)%;重度运动耐量下降6人,轻中度下降15人;SF-36评分生理健康74.4±23.2,心理健康73.6±22.3;术后间隔时间是重度运动耐量下降危险因素(P=0.022)。

结论

成年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患者活动耐量明显下降;SF-36量表评分良好,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找出更多能很好预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指标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其他文献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用,使得煤矿开采效率大幅度提高,在煤巷掘进过程中,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但是在岩巷掘进中,多数煤矿还在采用炮掘扒装工艺,机械化程度较低,施工速度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量化分析软件分析风湿性瓣膜病及退行性病变致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风湿组21例(重度狭窄9例,重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6例)、退行性变19例(均为二尖瓣脱垂伴大量反流)与正常对照组20例均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使用TomTec-Arena 1.0-4D MV-Assessment 2.3量化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结果风湿性二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科技时代,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建设过程之中.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成形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中心共对9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术,其中男36例,女58例,年龄6~75岁,平均(51.3±18.0)岁。术前主动脉瓣存在不同程度关闭不全:重度2例(2.1%),中度88例(93.6%),轻度4例(4.3%)。主动脉瓣病变共110例,包括瓣环扩大31例,瓣叶穿孔1例,赘生物形成1例,
便携性始终是电子设备发展趋势之一,无论是传统设备还是新兴的移动终端,都在为便携做出努力。打印机这种摆放在桌面上的电子设备在经过数年的发展后,传统的打印机依然无法兼顾便携性因素。可是这并不代表打印机便携化只能是个梦。近年流行的热升华打印机给消费者带来了突破性的转变,让移动打印成为可能。  Epson PM310  Epson 在打印技术领域的地位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带头大哥,其推出的PictureMat
目的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评价迷宫Ⅲ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17例,其中窦性心律患者145例为对照组,房颤患者中同期行迷宫Ⅲ手术28例为试验组。以16项参数作为协变量,计算倾向性评分,找出最匹配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结果共28对匹配成功。两组均无住
目的比较微创全胸腔镜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治疗的手术结果及远期随访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1 096例(微创组胸腔镜405例,正中开胸组691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入组404例病患(微创胸腔镜组202例,正中开胸组202例)。收集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资料,随访及SF-36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微创组比正中开胸组在体外循环时间[(
目的总结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合并单发左侧椎动脉的BC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结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6年9月,共12例合并单发左侧椎动脉的BC型夹层患者,急性7例,慢性5例,在中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接受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50.9±6.1)岁(42~59岁)。术前下肢缺血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体外循环(143.1±26
7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分析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部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