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宫奔驰女”事件引爆舆论后,有人又抛出了这番论调,在网上激起不小的讨论。
事实上,这类针对“舆论监督”的监督——不将矛头对准特权本身,而是对准民众的论调,在涉耍特权事件中并不鲜见。
这就很尴尬了。當我们以为我们是在批评不公、伸张规则时,有人指出来,其实你的动机也不纯,进而发出“灵魂拷问”:如果把你换成此次事件中的当事人,你确定你不会这么做?这样的拷问很有杀伤力。在道德逼视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但这种反思,与舆论监督的目的毫无关系。
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确实是洞察了人性。但以特权破坏规则,在任何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天然就是舆论监督的对象。从舆论监督的触发机制来讲,事情本身的不义,从来都是公众情绪的第一触发点。
相对于“由嫉妒引发的痛恨”,那种对由于规则被破坏而带来的不安全感,才是人们发声的关键。
好比前段时间网红进机舱拍照事件,舆论也对此展开猛烈批评,但批评的动机是因为“她能够进机舱而我们不能”吗?大概没有人会羡慕别人享有了这项昂贵的特权,人们关心与紧张的,是此种行为带来的生命危险。
再者,批评特权与出于哪种动机,只要没有付诸突破底线的行动,便无可指摘。
说到底,将舆论监督说成是对自己没有享受特权的不忿,是将严肃话题庸俗化解读,它会模糊舆论监督的焦点,甚至将舆论监督陷入一种“不可知论”的境地:如果认为每个人批评特权的动机都是恶意的,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到底在哪里?
舆论批评特权享受者,是因为特权让公共利益受损,这不一定要配上什么特别的赞许,但也绝不能遭曲解贬抑。对特权的敏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拿“你痛恨的不是特权,是自己没特权”对其诛心,没有太大意义。
就像电影《辩护人》中的台词:我们批评享受特权者,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享受特权,只是因为想要世界变得更好。
(摘自《新京报》)
事实上,这类针对“舆论监督”的监督——不将矛头对准特权本身,而是对准民众的论调,在涉耍特权事件中并不鲜见。
这就很尴尬了。當我们以为我们是在批评不公、伸张规则时,有人指出来,其实你的动机也不纯,进而发出“灵魂拷问”:如果把你换成此次事件中的当事人,你确定你不会这么做?这样的拷问很有杀伤力。在道德逼视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但这种反思,与舆论监督的目的毫无关系。
看起来,这种观点似乎确实是洞察了人性。但以特权破坏规则,在任何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天然就是舆论监督的对象。从舆论监督的触发机制来讲,事情本身的不义,从来都是公众情绪的第一触发点。
相对于“由嫉妒引发的痛恨”,那种对由于规则被破坏而带来的不安全感,才是人们发声的关键。
好比前段时间网红进机舱拍照事件,舆论也对此展开猛烈批评,但批评的动机是因为“她能够进机舱而我们不能”吗?大概没有人会羡慕别人享有了这项昂贵的特权,人们关心与紧张的,是此种行为带来的生命危险。
再者,批评特权与出于哪种动机,只要没有付诸突破底线的行动,便无可指摘。
说到底,将舆论监督说成是对自己没有享受特权的不忿,是将严肃话题庸俗化解读,它会模糊舆论监督的焦点,甚至将舆论监督陷入一种“不可知论”的境地:如果认为每个人批评特权的动机都是恶意的,舆论监督的正当性到底在哪里?
舆论批评特权享受者,是因为特权让公共利益受损,这不一定要配上什么特别的赞许,但也绝不能遭曲解贬抑。对特权的敏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拿“你痛恨的不是特权,是自己没特权”对其诛心,没有太大意义。
就像电影《辩护人》中的台词:我们批评享受特权者,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享受特权,只是因为想要世界变得更好。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