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思维或者说求知欲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提高。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教学实际、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上进行考虑,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提问。
  
  一、设置障碍,活化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开篇就可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不是为刘和珍作的传?不是的话,文题又是什么意思?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想研读课文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们会发现,和传记不同,这篇文章并不只是写刘和珍一人,而且和一般传记的写法也截然不同;最后大家明白了,鲁迅只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其目的在于对“三·一八”惨案作评述。本来一篇看似言语晦涩、枯燥无味的杂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就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曲线提问,引人入胜
  
  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他们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找出答案。如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了,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她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學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了。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还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提问,化难为易
  
  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发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在学习《庖丁解牛》一文中,提出“庖丁技艺为何如此高超”这个问题时,我是一步步的问下来的。首先提问:“庖丁是几年后才做到‘目无全牛’的?这说明了,做任何事情,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必须怎样?”这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三段,能从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且通过联系实际,大家很容易明白,达到技艺高深的境界是需要时间来积淀的。接着再提问:“庖丁解牛的过程中,有没有遇见过困难?遇见后,他是怎样表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出答案。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组合恰巧就是我们最初想问的“庖丁技艺为何如此高超”这个问题的答案。
  
  四、联系广博,培养思维
  
  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还有《邓稼先》一文,写了主人公热爱祖国、甘于奉献、不好张扬的特点。在学生阅读完作品后,可以先这样发问:“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达到了想得“深”、想得“广”的层面,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还加强了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再例,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因此,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刘宇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广大师生从中受益匪浅,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教学过
历史人物的探究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加之人教版教材在人物线索的显示上不够突出,使得历史人物教学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教学理念主要是提倡由学生来自主探索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将教学的探索权利还给学生,找出教学的终极启示,为提升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历史人物灵魂深层探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评价人物更为深刻全面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对人物的评价往往都不够全
数学教育不仅要求教学生掌握一些数理知识、数形知识,更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判断、分析、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一把钥匙.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这也表明数学新课程体系已革新了传统的课程体系,从传输数学知识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数学教育家郑毓信说过:“相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而言,思维训练显然更为重要.”因
期刊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树立观念,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教育教学当中,使教育教学能够“枝叶茂盛”。 然而,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整合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思考,目的是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得更好。一、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中出现的问题1.教育理念陈旧,或忽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性理
Web应用模式下,安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Intranet和Internet两种典型的Web应用模式,从用户与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和权限控制三方面,介绍了在Oracle环境下,如何利用PL/SQL
针对现有UML建模工具对Web应用程序设计支持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Web设计面向对象化的方法,抽象出Web应用程序中结构相似的、功能相近的可复用的内容·通过绘制UML示图进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英语课堂上单词读不准,句子说得磕磕巴巴,意群停顿错误,声调不准,使得教学活动很难顺利开展,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音不过关”。学生因为发音不准而不愿开口,不愿参加各项课堂活动,从而导致兴趣减退,成绩下降。如果学生掌握了音标和拼读方法,就能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巩固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实际上学生总有一种要用外语表达思想的愿望,只要保证他们在课堂上体验到使用英语的成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并根据滑模控制原理, 研究了满足匹配条件的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滑模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在该项工作中,模糊集理论和滑模控制理论同时被引入观测器的设计中,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