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低学年段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学生所能掌握的识字数量和识字阅读的速度,会对学生以后的语文水平与学习能力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象征,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生通过汉字了解汉民族的文化形态、社会历史、思维模式。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蒙养之
时,识字为先”,因此,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建设充满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使识字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但是却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识字目标理解片面,加重学生负担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把识字教学中关于写字与认字的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小学分三个阶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其中的800个字左右的;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会写其中1600个字左右;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2500个字左右。”明确地将认字与写字分开,有其科学的依据,降低了低年级段的识字难度与压力并且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但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本身发展规律,将认字与写字两个目标合二为一,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不能准确记忆,容易出现汉字回生情况。
二、过多注重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忽视识字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并且目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课程展示,让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顺序及笔画的书写,而是表现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流于表面形式,以学生观看多媒体的展示或是让学生做游戏、猜字谜、表演,占据了上课的大量时间,课堂很活跃,学生忙来忙去。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识字书写和指导,当学生在课下练习和书写时往往会不知道笔画、笔顺的正确与否,只是依样画葫芦,书写的错误率很高,随意性很大,导致了学生识字基础的一些缺失。
三、运用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高耗低效
在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识记生字,而与学生一起“解析”字形。比如:将“姿”字解释为每“次”下课出门都能看到漂亮“女”生,“腰”字解释为“要”“月”亮,学生只是按字形进行了联想与拼凑,不符合汉字本义。正确的解释是:“腰”本义是指人身体的中部,以(肉)月为形,以要为声;“姿”本义是指人的姿态,以女为形,以次为声;都是形声字。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汉字的音、
【关键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象征,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生通过汉字了解汉民族的文化形态、社会历史、思维模式。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蒙养之
时,识字为先”,因此,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建设充满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使识字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突破和发展,但是却也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识字目标理解片面,加重学生负担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把识字教学中关于写字与认字的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如小学分三个阶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其中的800个字左右的;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会写其中1600个字左右;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2500个字左右。”明确地将认字与写字分开,有其科学的依据,降低了低年级段的识字难度与压力并且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但是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本身发展规律,将认字与写字两个目标合二为一,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的负担加重,不能准确记忆,容易出现汉字回生情况。
二、过多注重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忽视识字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并且目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课程展示,让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顺序及笔画的书写,而是表现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流于表面形式,以学生观看多媒体的展示或是让学生做游戏、猜字谜、表演,占据了上课的大量时间,课堂很活跃,学生忙来忙去。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识字书写和指导,当学生在课下练习和书写时往往会不知道笔画、笔顺的正确与否,只是依样画葫芦,书写的错误率很高,随意性很大,导致了学生识字基础的一些缺失。
三、运用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高耗低效
在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识记生字,而与学生一起“解析”字形。比如:将“姿”字解释为每“次”下课出门都能看到漂亮“女”生,“腰”字解释为“要”“月”亮,学生只是按字形进行了联想与拼凑,不符合汉字本义。正确的解释是:“腰”本义是指人身体的中部,以(肉)月为形,以要为声;“姿”本义是指人的姿态,以女为形,以次为声;都是形声字。教学中教师没有将汉字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