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赛前训练内容影响赛前训练质量,而赛前训练质量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第11届全运会冠军陆斌为个案分析,分析其全运会赛前训练手段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赛前训练手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研究结论如下:1.赛前训练强化训练阶段前期以一般身体素质和积极性恢复训练为主,后期逐步提高整体机能为主要训练,加强躯干力量和小肌群的平衡发展;2.巩固训练阶段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强化专项能力,逐步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技术;3.赛前调整训练阶段以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专项能力,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完整技术。
关键词 赛前训练 训练内容 短跑
赛前训练内容是由比赛的赛制、目標、对手的情况和运动员状态等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
许沛声在其对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中还进一步细化了不同阶段赛前训练安排的内容。他认为赛前训练初期应主要以结合和提高专项成绩密切的方法来提高专项素质和技术[1]。韩刚在其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的研究中指出,赛前训练一般以有氧训练为主,结合专项有氧训练,保持一定的训练量,通过训练内容的合理交替,使运动员能够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在一定时期内承受多次负荷,更加有效地发展专项竞技能力,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2]。
综述所述,赛前训练是比赛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田径队郭文俊教练指导的短跑组运动员陆斌赛前训练安排为分析、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探讨的内容,通过中国知网、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收集查阅相关期刊论文、图书和学位论文等前人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题立论提高相应的理论基础。2.个案分析法。本研究对陆斌11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差异的重点分析,为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提高改进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由表1所示的三个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力量训练以早期的躯干和部分小肌群的平衡发展,进而发展到要求核心力量以及躯干与各小肌群力量的协调发展,再到备战后期的维持专项力量的规律,体现了短跑专项力量的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在对世界优秀短跑和跨栏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的研究中认为,提高技术动作是实现提高运动身体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运动技术既是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目的,也是检验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发展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是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核心内容。如表1所示,江苏省短跑组备战第11届全运会三个阶段的速度训练都依循了这一思想。强化训练阶段主要发展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巩固训练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的速度力量训练重点为提高技术动作。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有研究证明柔韧性直接影响关节运动幅度、身体平衡能力,进而影响短跑运动中的步频、步幅和技术动作。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平衡步幅与步频之间的关系,同时预防运动伤病的产生。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的训练计划中,对于运动员柔韧素质主要集中在对步幅的要求上。在备战的三个阶段都作为重要训练内容得以体现。
协调能力是为完成特定的运动,不同的肌肉在一起协同工作的能力。力量素质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运动机能单位的同步活动,而且还取决于运动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改善。协调性是提高速度力量的关键,从而可以直接影响到短跑的跑速。单位时间内募集肌纤维的能力和做功肌肉间的协调工作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江苏省短跑组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三个练阶段都在强调运动员神经对肌肉的快速调动能力,从而提高步频和送髋能力。
三、结论
(一)赛前训练强化训练阶段前期以一般身体素质和积极性恢复训练为主,后期逐步提高整体机能为主要训练,加强躯干力量和小肌群的平衡发展;(二)巩固训练阶段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强化专项能力,逐步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技术;(三)赛前调整训练阶段以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专项能力,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完整技术。
参考文献:
[1] 许沛声.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研究——谈我国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赛前训练安排[J].体育科研.2002.23(4):13-15.
[2] 张大明,韩刚.中国优秀长跑运动员韩刚北京马拉松赛前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03):145-146.
摘 要 赛前训练内容影响赛前训练质量,而赛前训练质量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第11届全运会冠军陆斌为个案分析,分析其全运会赛前训练手段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赛前训练手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研究结论如下:1.赛前训练强化训练阶段前期以一般身体素质和积极性恢复训练为主,后期逐步提高整体机能为主要训练,加强躯干力量和小肌群的平衡发展;2.巩固训练阶段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强化专项能力,逐步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技术;3.赛前调整训练阶段以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专项能力,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完整技术。
关键词 赛前训练 训练内容 短跑
赛前训练内容是由比赛的赛制、目標、对手的情况和运动员状态等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
许沛声在其对短跑项目赛前训练的研究中还进一步细化了不同阶段赛前训练安排的内容。他认为赛前训练初期应主要以结合和提高专项成绩密切的方法来提高专项素质和技术[1]。韩刚在其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前训练的研究中指出,赛前训练一般以有氧训练为主,结合专项有氧训练,保持一定的训练量,通过训练内容的合理交替,使运动员能够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在一定时期内承受多次负荷,更加有效地发展专项竞技能力,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2]。
综述所述,赛前训练是比赛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田径队郭文俊教练指导的短跑组运动员陆斌赛前训练安排为分析、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探讨的内容,通过中国知网、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收集查阅相关期刊论文、图书和学位论文等前人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题立论提高相应的理论基础。2.个案分析法。本研究对陆斌11届全运会赛前训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差异的重点分析,为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提高改进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由表1所示的三个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力量训练以早期的躯干和部分小肌群的平衡发展,进而发展到要求核心力量以及躯干与各小肌群力量的协调发展,再到备战后期的维持专项力量的规律,体现了短跑专项力量的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在对世界优秀短跑和跨栏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的研究中认为,提高技术动作是实现提高运动身体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运动技术既是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目的,也是检验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发展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是短跑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核心内容。如表1所示,江苏省短跑组备战第11届全运会三个阶段的速度训练都依循了这一思想。强化训练阶段主要发展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巩固训练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的速度力量训练重点为提高技术动作。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有研究证明柔韧性直接影响关节运动幅度、身体平衡能力,进而影响短跑运动中的步频、步幅和技术动作。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平衡步幅与步频之间的关系,同时预防运动伤病的产生。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的训练计划中,对于运动员柔韧素质主要集中在对步幅的要求上。在备战的三个阶段都作为重要训练内容得以体现。
协调能力是为完成特定的运动,不同的肌肉在一起协同工作的能力。力量素质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运动机能单位的同步活动,而且还取决于运动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改善。协调性是提高速度力量的关键,从而可以直接影响到短跑的跑速。单位时间内募集肌纤维的能力和做功肌肉间的协调工作能力是高水平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江苏省短跑组在备战第11届全运会三个练阶段都在强调运动员神经对肌肉的快速调动能力,从而提高步频和送髋能力。
三、结论
(一)赛前训练强化训练阶段前期以一般身体素质和积极性恢复训练为主,后期逐步提高整体机能为主要训练,加强躯干力量和小肌群的平衡发展;(二)巩固训练阶段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强化专项能力,逐步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技术;(三)赛前调整训练阶段以巩固和发展专项素质、专项能力,提高整体机能和完善完整技术。
参考文献:
[1] 许沛声.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研究——谈我国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赛前训练安排[J].体育科研.2002.23(4):13-15.
[2] 张大明,韩刚.中国优秀长跑运动员韩刚北京马拉松赛前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03):145-146.